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一次,德國真慌了!聯手法意,陰中國!

這一次,德國真慌了!聯手法意,陰中國!

西方國家一向優越感爆棚,批評起中國來,完全不照鏡子看看自己。比如,他們曾經抱團譴責中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標榜自己「信仰」自由貿易。

沒辦法,中國人依舊玩得轉!西方再怎麼遏制中國,還是擋不住中國經濟的發展——怎麼辦?

德國率先慌了!

1月29日,德國聯手法意,拋棄了他們引起為傲的信仰——「自由貿易」,要求歐盟對外國直接投資進行更為嚴格的監控,矛頭直指中國,想方設法遏制中國投資者在歐洲的收購行為。

目前,德法意三國共同起草了一份相關立法草案,已遞交國會審議。

一、德國何必這麼緊張?

1、因為中資「橫掃歐洲了?

事實上,2017年,中企在整個歐洲的總投資金額為576億美元,比2016年減少約1/3,其中,中資收購或參股德國企業54家,比2016年創紀錄的68家少了14家。

中國在德國的投資增速快,但是仍在起步階段,總量佔比依舊很小據德國聯邦銀行統計,來自中國大陸的投資存量,還不足德國吸收外資存量的1%。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在歐洲的收購熱情2015年上升,2017年已經減退。

但是,德國卻稱「中方掀起收購熱潮」,於是想出聯手法國、義大利的辦法,「上書」歐盟。

所謂「中資橫掃歐洲」,就是找個借口罷了。德法意這三國,吃相太難看!

正如外交女神華春瑩所說:中資企業投資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和稅收,希望歐方客觀對待企業的商業行為。

2、西方國家越來越不自信了?

想把重拳砸向中資,明面上是保護本土經濟,其實就是對自己不自信了,暴露了歐洲大國對中國製造的升級、經濟崛起的擔憂。

這幾個西歐大國推的草案,在歐洲範圍內不得人心。西歐國家一些人想把他們的對華恐懼症擴散到整個歐盟,但相信其他國家不會像他們那樣「被豬油蒙了心」。

中國製造2025,是中國政府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中國製造早就挺起,相反號稱世界第一的德國製造卻一直止步不前。但是,「中國製造」還沒有趕超德國,只能說已經「肩並肩」。要是再經過幾年探索,中國製造趕超德國完全有可能。

比如,中國的高鐵技術、基建技術深入世界各國,我國技術勢必會趕超歐洲各國,領先世界。

德國與其有閑心自欺欺人,倒不如好好想想如何解決自家的7200噸級別的護衛艦「廢鐵」呢。

2018年1月12日,《華爾街日報》報道,德國海軍決絕接受該艦交付,被退回船廠。原因眾多,其中軟體不符合要求,「模糊且無法接受到指令」。

最重要的缺陷在於,軍艦的一邊居然是是「傾斜」的。德國官員和海軍用「災難」和「完全失敗」形容該艦的的建造成果。

二、別光說漂亮話,做鍵盤俠!

歐洲國家中,不乏不同的聲音。

比如,中東歐十分歡迎中國的投資,而法德等傳統西歐強國,特別是德國,則憂心忡忡。但是,那些被中資收購的企業嘗到了甜頭,它們都感謝中國投資,這種聲音被壓制了。反對中國投資的,渲染中國投資威脅的,大多是一些紙上談兵的學者、媒體人以及別有用心的政客。

如今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衰落了,中國崛起了——歐洲需要調整好心態,格局提升。

過去,在貿易上,歐洲實力強,想的都是如何打開別人的大門,不必考慮自家用不用設防;如今,現在中國企業變強了,剛開始進入歐洲,一些歐洲人就緊張兮兮的,要在家門口圍起兩圈柵欄。

在自私狹隘的歐洲人心裡中,他們希望將中國製造固定在勞動密集型的中下層產業鏈上,而自己則控制產業鏈的上層。

但是!這可能嗎?正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歐盟制裁俄羅斯損失了7823億元,這就忘了?

特特:誒?這是我故意借烏克蘭坑歐盟搞俄羅斯的啊!

我一個人默默賣軍火多好!別再說了!都暴露了!

壓制中國製造升級,所需消耗的成本將是不可承受之重,且註定徒勞無功。其次,中國製造的升級,帶來了競爭,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大量的合作。比如中國高鐵,就盤活了德國和日本的不少精密器件企業。

無論是中國,還是歐洲,都需要從戰略層面研判和處理中歐關係,致力於擴大合作面,管控分歧。在強調中歐整體利益的前提下,管控分歧不是白說的。對這次的事,中國要展示鮮明的反對態度,並且和歐洲展開交涉,致力於讓歐盟通不過這個法案,如果最後沒擋住,也要努力掏空它的傷害性。

GIF

梅姨:連我這昔日的大英帝國,都主動示好中國了!

默大媽突然玩這招?是不是有點看不起局勢?真叫人不明白!

資料來源:環球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強國夢 的精彩文章:

TAG:強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