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葡萄酒佳作,法國人終於把勃艮第拍成了電影!

2017葡萄酒佳作,法國人終於把勃艮第拍成了電影!

Red Red Red (Générique début)

 Ce qui nous lie est là

Kraked Unit;Piers Faccini 

00:00/04:31

勃艮第,絕大多數的酒庄都為家族經營:歷久百年,傳承一脈,有的一直堅持門戶自立,有的與他家合併共謀發展,但不論左右,這裡的「繼承者們」永遠不跨越風土的池田……如此複雜、生動、有趣的傳承故事被一部電影用1小時53分鐘的時間解碼,你看不透的酒鄉,就在熒幕前!

電影《濃情酒鄉》(法文名:Ce qui nous lie)法國籍導演Cédric Klapisch執導拍攝,早年轟動歐洲的愛情三部曲:《西班牙公寓》、《俄羅斯娃娃》、 《紐約愛情拼圖》都出自他的鏡頭之下。這次的故事Cédric繼續了他極具個人特色的法式幽默「輕喜劇」,更將整整一年的膠片全都泡在勃艮第的葡萄園里,於人與土地之間拉出了微妙的焦距。

拍攝國家:法國

首映日期:2017年6月14

時長:1小時53分

「Ce qui nous lie」 法語直接翻譯過來意思是「那些牽繫著我們的(人、事、物)」,小蘊禪意,隱喻著故事中生命情感的張力與能量。

幕後語 | 導演Cédric Klapisch

關於葡萄酒:我父親幾乎只喝勃艮第產的葡萄酒,他是我葡萄酒世界的啟蒙人——我對葡萄酒最初的記憶大概是在十七八歲的時候,有天父親讓我品嘗他的葡萄酒……後來他偶爾會開車載著我和姐姐們去勃艮第當地的酒窖里品酒,並且漸漸地成為家庭慣例,大約每兩年一次。

葡萄園裡,鏡頭一舉就是春、夏、秋、冬

我遺傳了父親身上的「葡萄酒分子」以及他對勃艮第的鐘情,以至葡萄酒對我個人而言很早的時候就已形成了一個有關「傳承」的概念。並且直覺告訴我,如果在未來想拍一個葡萄酒的電影,那它要給大家講的故事大概是關於「家庭」的——那些我們從父母輩繼承的東西,那些我們留給孩子的東西。

Cédric Klapisch和影片中的三兄妹

Cédric Klapisch因拍攝電影Cequi nous lie被法國葡萄酒界權威媒體「法國葡萄酒評論(La Revue du Vin de France)」頒發的「RVF年度大獎」授予含金量最高的「2018年度人物」獎項,鼓勵其對法國葡萄酒推廣做出的突出貢獻。

Cédric的鏡頭總有些「偵查員」的特質,將葡萄酒作為一條紅繩,把複雜的親情成長話題穿連在了法國傳統葡萄酒產區勃艮第的一個酒農家庭的三兄妹身上——故事以自然為背景,以12個月真實的釀造過程為節奏,顛覆了勵志成長片的俗套畫面:沒有用力的過渡,沒有掀桌子的矛盾,柔軟地敘述了圍繞在葡萄酒主題邊緣,當代青年的成長與傳承之路。

導演:Cédric Klapisch

影片除了讓觀眾「浸入式」地感受勃艮第產區的里里外外,更在溫情的家族故事之外涉及了葡萄酒新舊世界討論、有機種植、是否帶梗發酵,甚至男女性在釀酒上的地位差異等葡萄酒相關的行業或社會話題。

先來分享一句電影的台詞:「在我小時候,每個早晨我都會靠在窗邊眺望,然後,我發覺每個早晨都在變化。」

葡萄園裡的一棵樹,層次有致地漸入鏡頭:蔥綠飽滿的夏,蕭瑟枯弱的秋,頹白裸露的冬,然後凈澈新燃的春,所有你聽說過的那些關於勃艮第葡萄園裡的溫度與顏色都濃縮切換分秒間的「四季」里……

——這是電影的第一組鏡頭,卻已是經典。

一年,每兩個星期同一時間點1張照片「累積」了這組四季

為了保全你的觀影熱情,影片講了什麼,無心過多劇透。相較於故事線,我們匯組了主演線上「3個他+1個她」的剪影,從熒幕中角色的釀酒人生,到幕後演員真實生活中的葡萄酒淵源,細數這場勃艮第酒事里放映著的感動……

他的成長:愛,需要多一點時間

故事人物一:讓(Jean),哥哥

熒幕初印象:不滿父親的兒子,逃避世界的哥哥

「我為了逃離他而離開,卻又因為他回到這裡」——三十歲的「旅行者」讓,從來不願意像父親一樣做個釀酒人。他受夠了從小父親丟給他的「哥哥的鍋」於是逃跑世界,十年幾乎音訊全無,卻在父親即將離世之際,突然地被妹妹茱麗葉的電話再次召回了「這裡」。讓是一個內心矛盾的人物,他很愛父親,卻因父親負怨遠走;一心逃離勃艮第卻在澳大利亞買下一塊葡萄園;看上去「厭鄉」,卻逼5歲的兒子本(Ben)學說法語…… 影片里可以聽見許多來自讓的內心迴音:孩童的讓、成年的讓同屏交織於往今的姊妹父子情之間,互相對話一樣又不一樣的成長世界。

大小讓:童年是用一生治癒的傷疤,或者回尋的夢

經典畫面回放:讓在醫院與父親的回信「對話」:一邊是讓的聲音:「這樣(躺著)說不了話了對嗎…… 反正你習慣不聽別人(我)講話,為什麼你一直沒給我回信?……幸好你沒給我回信,(不然)永遠都有接納不完的『你的意見』……」 另一邊是父親的聲音,開始娓娓對兒子讀起他那封沒寄出的回信——

讓從弟弟熱雷米(Jérémie)手中接過父親的回信

「我的兒子,天涯海角,你永遠是我的兒子。我該如何回答你來信里的所有疑問呢?我並沒有太明白你離開的原因,但在看過你的來信後,我了解到你對我有諸多不滿。不過,對我而言,每當憶起所有我們曾一起做過的事情,尤其是我帶著你去葡萄園裡……實際上,我一直都為你而驕傲,確實我從來沒對你說過,我應該對你說的…… 現在,你不在身邊了,我才發現那些早應對你講的話,不過等你回來我們再聊,我們有的是時間。

我的孩子,請盡情地去享受你的旅程吧。祝願你遇見更多更好的人,了解更多有趣的事,那些我沒來得及教給你的事情。去吧,去世界環遊吧,做你一直想做的。然後,我希望你還是會回來,我這樣希望,是因為即便我知道你對我很不滿意……我愛你,並且我將永遠愛你。」

收起父親的信,電影音樂再響起,人生旅途的音樂再響起

幕後語 | 讓飾演者Pio Marma?

關於角色:讓是酒庄年輕一代的反光鏡——那些被旅途中的情感、工作,經歷所再塑形的年輕一代。對於讓,故鄉也許是勃艮第,但自出了家門後,走過的地方都可以是「故鄉」。澳大利亞有他開始發展的新世界,勃艮第是他考慮繼承的舊世界,是否拿起家族酒庄的韁繩,傳承不僅僅是家業,更是厚重的情感。而觀眾在讓身上看見的這些焦慮與疑惑,在我自己或者Ana(茱麗葉飾演者)又或者Fran?ois(熱雷米飾演者) 身上都多少有相似的折射。

Pio Marma?飾演的讓

關於葡萄酒:釀酒人,電影人二者其實有很多交集之處。我最欣賞釀酒人身上尊崇「手工」的釀酒哲學和務實的勞作態度——如果行不通,他們就另闢他法。關於葡萄酒雖然有書可循,但是實踐是另一回事:在近一年的拍攝時間裡,劇組有幸泡在勃艮第大小酒窖內,從A到Z了解有關釀造的每一個步驟。而當我真實地經歷過這一切後,我才知道表演中自己在說什麼。所以,認識葡萄酒,個人的建議是儘可能地去喝(電影拍攝中我們可以說是喝了「噸」位數瓶的葡萄酒),然後花時間去了解我們喝的那些酒並去會會那些釀酒的人。

一些傳承在你還不懂事的時候其實就已經開始了

她的成長:做茱麗葉自己

故事人物二:茱麗葉(Juliette),妹妹

熒幕初印象:順著爸爸的「劃線」走路的小女兒

女人也能釀酒這在勃艮第已不是新聞,比如產區的紅白玫瑰:樂樺酒庄(Domaine Leroy)的Lalou Bize-Leroy與雙雞酒庄(Domaine Leflaive)的Anne-Claude Leflaive…… 而這回在電影Ce qui nous lie里是茱麗葉。電影唯一的女主,年輕的她嘗試挑起酒庄的擔頭,但一開始就觸礁在葡萄園裡一些性別歧視主義環伺的目光下,對自己缺乏信心。並且很長的一段時間茱麗葉顯然消沉在失去父親的陰影中。

經典畫面回放:拖著今年採下的滿筐滿筐的葡萄果,茱麗葉獨自駕駛著牽引車行在葡萄田間的小路。腦中不受控地回閃著當年父親坐在身後,放手讓幼小的自己第一次「獨立」當司機的情形,而此時此刻父親已永遠地放手,女兒滿屏的淚水淹沒了整年豐收的欣喜。

駕駛一台內置25個離合器踏板的牽引車可以說是非常女漢子了

痛並不一定快樂著,但痛必須成長著——茱麗葉從影片剛開始的那個連定葡萄採收日期都不敢做決定,被讓取笑只會釀「爸爸的酒」的哥哥的妹妹,爸爸的女兒,弟弟的姐姐,在影片末尾蛻變成了拒絕聽從旁人提出的裝瓶時間建議(「我不打算現在裝瓶,我知道我在做什麼,這是我的酒,我不需要總是有12個男人出現在我面前並告訴我接下來該做什麼……」)的篤定的她自己,茱麗葉——「這確實是你的酒,有點兒辛辣,有點脆弱敏感,不過足夠複雜,嗯,沒錯,是茱麗葉。」

新的採收日期她目不猶疑地宣布:星期二!做決定很難,但她學會了也很自然。

採收前,茱麗葉「帶」大家下地品嘗葡萄

幕後語 | 茱麗葉飾演者Ana Girardot

關於角色:每一次拍攝,我總是在找人物與自己的相似之處,就像這次,現實中我也常習慣順著父親「劃線」走路,但我們之間巨大的不同是茱麗葉的父親離世了——二者之間不論是在按照父親的意願去接手父輩的事業,還是在繼承父親「已離去的名字」並想辦法努力將它續存下來都完全不是同一概念。電影要展露的是這個年輕的女孩走出「父親」,自我松解,並在男人主導的葡萄園裡找到「她」的位置的成長,也是這樣一個「重獲自由」的心路過程讓我找到了自己與角色的聯繫。

Ana Girardot飾演的茱麗葉

關於葡萄酒:拍攝期,整個夏天我都在蹲在勃艮第的葡萄田裡看書,只看葡萄酒的書(笑),以及任何與葡萄酒相關的報道與資料,周圍工作在葡萄酒行業的朋友也幫我普及了一些欠缺的概念。雖然理論惡補了,但是缺乏實踐——為了角色我鑽進勃艮第的釀造世界裡紮實地做了8個月實習,從葡萄種植、整枝、採收,土壤維護,到辨認酒精和糖分…… 演完茱麗葉我再也不會用原來的方式去開一瓶葡萄酒了。

踩酒泥絕對是重體力活

他的成長:找到說「不」的勇氣

故事人物三:熱雷米(Jérémie),三弟

熒幕初印象:「未成年」的爸爸,只會對岳父說是的女婿

他很生硬,就像熱雷米在電影中的第一次出場:面對讓的空降茱麗葉是拍手踢腿地歡迎,他卻反其道不走前奏不加修飾地對哥哥的「失聯」一頭狂轟濫炸地討伐,不過也恰恰對比出了人物的耿與其內心深處情感的長久壓抑。他很善良,但他的善是尚未發育健全的幼齒,沒有力量更多的是暴露在生活里的懦弱,受制於初衷被現實而糾纏。他很簡單,卻不會表達自己,常常說過的話變成透明的空氣,一直存在於周圍,卻一直沒有聲音——特別是當他面對坐擁產區名庄的岳父,處處謙忍的拙頓一覽無遺。

酒莊裡,三兄妹兒時曾一起搶過的鞦韆

在家庭中找到自己的擔當;在兄妹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是熱雷米一再摸索的事情。他是三兄妹中,對一切最不確定的那個人,但諷刺的是,他又是三人中「加速」成長的那個——年輕的奶爸,卻依舊是個孩子,即便他在不停地向長輩喊話不要再把自己當孩子了。有的人是多麼渴望長大,可是成長的節奏有時不受意願安排。

岳母每周日的「叫醒服務」讓熱雷米生無可戀

經典畫面回放:在讓於家庭酒會上挖苦並回絕其岳父有意收購父親酒庄的「煽動」下,一向好說話的熱雷米在酒窖里如火山噴發般怒懟了目空無人的岳父大人——

岳父 :「這種重大的酒會,品酒都不懂吐酒,完全不可理喻(吐槽讓)」

熱雷米 :「我也不吐酒,至少我們不往家裡人身上「吐」,這是祖父教我們的……

岳父 : 「你想表達什麼嗎?」

熱雷米 :「不,對,的確,你沒看見你平日對待我的方式嗎……吐不吐酒有什麼關係?如果我們不想吐酒呢(又怎樣?)就這些…… 不,你想讓我說真實的想法嗎?如果我不想,如果讓不想,我們想怎樣做就怎樣做,反正您的作風也是這樣的!您以為所有人都必須聽從您的意願,這樣行不通!就像茶樹(MD)我不喜歡茶樹!就這樣,我們對生活的『口味』完全不同……(走出酒窖口,熱雷米又調頭進來補充)我早就想告訴您這些了!」

成長爆發在「憤怒」的一瞬間

幕後語 | 熱雷米飾演者Fran?ois Civil

關於角色:電影的故事環境與我個人經歷有點不謀而合:我的祖父是法國教皇新堡(Chateauneuf-du-Pape)產區的酒農,我童年的不少夏天就是在那裡的葡萄園與酒窖里度過的。從某一層面而言, 「成為」熱雷米對我並不難,尤其是在關於傳承、分享、家庭等截面。電影中的姊妹兄弟情讓我感觸很深,這是一些很自然但又複雜的血緣關係。

Fran?ois Civil飾演的熱雷米

關於葡萄酒:我很高興能參與到一部一半都在講自然的電影。勃艮第釀酒人的熱忱與耐心讓我為之動容,這塊豐富、多樣的風土下有著無邊的人文窖藏,在這裡自然呈現出「一絲不苟」的狀態,一切都必須是合理而有節奏的。而電影拍攝過程與釀酒異曲同工:一年的時間裡,我們採收了無數畫面、發酵了情節片段、最後把成片裝瓶在各大院線……至於開瓶的味道得趕緊去買張電影票看看!

讓、茱麗葉、熱雷米在勃艮第長大,

也是這塊土地的繼承者

標星的他:酒農、演員都是一個人

故事人物四:馬塞爾(Marcel),酒窖經理

熒幕初印象:爸爸之後的大樹

片中飾演家族酒窖經理的Jean-Marc Roulot除去演員的身份,本身也是一位Meursault的酒農,可以說是釀酒人里最會演戲的,演員里最會釀酒的!拍攝中,除了角色本身,他同時出色地完成了影片技術指導的工作,整合了技術與電影的敘事整體。從剪枝採摘踩皮發酵,到帶梗發酵的行話術語,甚至是公證員開的有關葡萄園產權的小玩笑……整部電影全程沒有一處技術硬傷,用Jean-Marc自己的話說:伯恩丘的莊主們看完電影都必須挑不出(技術)毛病來。

茱麗葉曾問馬塞爾「如果酒庄賣了你去哪兒」?

「反正我不超出三天會看一次天氣」馬塞爾回答

幕後語 | 馬塞爾飾演者Jean-Marc Roulot

在我們年紀輕輕,父母就已離開時,我們會去周圍找一根樑柱,一棵大樹,馬塞爾就是這樣一個安全感的存在……我自己的父親走得很早,曾經也有一個馬塞爾在我父親身旁工作了一輩子,就像影片中常伴在茱麗葉左右的馬塞爾一樣。當我出演這一角色時,嚮導演建議用Marcel這個名字,希望留下一點記憶的痕迹。

Jean-Marc Roulot飾演的馬塞爾

好了,有關電影中他/她們的葡萄酒故事就講到這裡,希望看電影的時候能留給你一絲共鳴。

最後分享一句電影的台詞:「在我小時候,我天真地以為每天都是不一樣的,並且日子會永遠這樣「不一樣」地繼續下去,每天都會變化著……但之後我明白在這裡(勃艮第的葡萄園)什麼都沒有變,什麼都不會變。」

「世界就像葡萄酒,請給它多些時間……」

「Le mode c』est comme le vin, ilfaut du temps……」

文 | 吳曉穎

酒斛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酒斛網 的精彩文章:

勃艮第「醉」負盛名酒庄之一,特級名園百年老藤黑皮諾,年產僅3000瓶!
葡萄酒一箱為什麼是12瓶?大概是因為懶吧……

TAG:酒斛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