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昌起義街頭景象 房倒屋塌到處都是廢墟

武昌起義街頭景象 房倒屋塌到處都是廢墟

本組照片由1911年任英國駐漢口領事助理的斯坦利·懷亞特·史密斯搜集整理,一部分是他購買來的,也有一部分是他拍攝的。

武昌起義街頭景象 房倒屋塌到處都是廢墟

1911年武昌起義時,革命軍的炮兵。

1911年10月10日,以推翻清朝統治為目的的武昌起義爆發,革命軍與清軍在武漢三鎮展開了爭奪戰,從這些記錄起義現場的老照片來看,當時的戰況非常激烈。

武昌起義街頭景象 房倒屋塌到處都是廢墟

漢口,大戰之後留下的廢墟。

起義最先在武昌發生,10月12日漢口也起義了,革命軍和清軍雙方在漢口的爭奪戰歷時最長、戰況最激烈。這些幾乎被夷為平地的房屋就是最鮮活的說明。

武昌起義街頭景象 房倒屋塌到處都是廢墟

革命軍的傷兵被送往醫院救治。

初期,革命軍的形勢非常好,很快控制了武漢三鎮。但是從10月下旬開始,形勢開始逆轉,進入12月份只能守御武昌城。

武昌起義街頭景象 房倒屋塌到處都是廢墟

漢口,遭受炮擊之後。

房屋被炮火摧毀,百姓失去家園,他們在廢墟里挑揀著有用的東西。革命軍缺乏統一有效的指揮,以及袁世凱出山、清軍援兵不斷增加等,都是導致形勢惡化的原因。10月28日黃興抵達武昌坐鎮指揮,但是效果不佳。

武昌起義街頭景象 房倒屋塌到處都是廢墟

站在廢墟里的清軍軍官。

起義發動後,革命軍為解決兵力不足問題,曾在短期內招募大量新兵入伍。由於訓練不到位,新兵戰鬥力不強、紀律也不好,這也是導致革命軍後期失利的重要原因。

武昌起義街頭景象 房倒屋塌到處都是廢墟

漢口,雙方炮擊之後,街道兩邊房倒屋塌,滿目瘡痍,電線杆上隱約可見掛著「仁丹」廣告牌。

10月13日,著名報人于右任寫《長江上游之血水》的短論,其中說道:「秋風起兮馬肥,兵刃接兮血飛。蜀鵑啼血兮鬼哭神愁,黃鶴樓頭兮忽豎革命旗。噫!長江上下游,七、八月間真多事哉!吾其歌乎?吾其哭乎!」他通過痛斥「倒行逆施之政府」,含蓄地表達了對革命的歡迎。

武昌起義街頭景象 房倒屋塌到處都是廢墟

漢口的一個碼頭被炮火毀掉。

武昌起義的同時,湖南、陝西、江西等十餘個省份先後宣布獨立,脫離清朝統治。11月30日,各省代表在漢口英租界召開了一次會議,商議組織新政府問題。

武昌起義街頭景象 房倒屋塌到處都是廢墟

漢口,戰鬥中被摧毀的建築。

12月初,武漢戰事基本停止,戰鬥歷時40多天。此後,開始了「南北議和」的階段,最終促使清帝遜位,也造成了袁世凱獨攬大權的局面。

武昌起義街頭景象 房倒屋塌到處都是廢墟

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漢口街頭掛滿了五色旗。

這一段路倒是沒有留下戰爭的痕迹。臨時參議院通過專門決議,使用五色旗作為臨時國旗。參考資料:賀覺非、馮天瑜《辛亥武昌首義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歷史 的精彩文章:

晚清「小矮人」全球巡演成大明星 先後娶兩任外國太太
晚清官員和貴婦老照片 氣質優雅的上層人物

TAG:小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