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文物介紹——青花釉里紅瓷倉

文物介紹——青花釉里紅瓷倉

原標題:文物介紹——青花釉里紅瓷倉


釉里紅瓷是漢族傳統陶瓷中的藝術珍品,屬於元代中期景德鎮漢族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之一。製作工序與同時代的青花瓷大體相同。釉里紅的最大特點是燒制難度大,成品率極低。它是以銅為著色劑,在白胎上直接繪製各種圖紋飾,在上面施一層釉,銅在高溫還原焰中發出了紅色,所以名叫「釉里紅」。


江西省博物館收藏了一件在景德鎮出土的青花釉里紅瓷器又稱紅釉堆塑樓閣式倉,是元代瓷器珍品,造型別緻,屬於隨葬冥器。這是1979年9月,豐城縣文化館在省文牧商店的協助丁徵集到的。在倉後兩柱間有正楷直書墓誌,從右到左十二行,共一百五十九字,記載死者為「故景德鎮長薌書院山長凌穎之孫女」,死於後至元戊寅(即後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安葬於南山。



這件樓閣式瓷倉,造型別緻,雖然是隨葬冥器,仍不失為珍貴的工藝品。青花釉里紅瓷器,甚為罕見,作為樓閣式瓷倉,並且有明確紀年,迄今僅為孤例。1974年江西省景德鎮出土,現藏於江西省博物院 。


瓷倉通高29.5厘米,橫寬20.5厘米,進深10厘米。倉頂是廡殿重檐頂,紅柱,瓦由釉里紅點彩串珠組成。兩旁作亭式稍低於倉頂。整個樓閣,形式上是一座宴樂廳。樓的四周有高2厘米的小欄杆。中有隔牆,分為前、後樓。前樓內置寶座,寶座兩側各有一人雙手執翣(shà),座前有二人舞蹈。後樓與前樓相通,有一支四人樂隊,執腰鼓、琵琶、蕭等,正在演奏,正樓兩側的旁樓也各置欄杆。左樓二人演奏琵琶、拍板,右樓二人在吹奏蕭笛。樓上的侍俑高3.5厘米。


樓閣四柱飾紅色,柱高15.3厘米,寬9.4厘米。四柱之內為倉。正面有門,門旁還有二人,手執棍棒,身著紅彩白色衣衫,高4.7厘米。背面的壁上書寫墓誌。志文用青料寫在白底上,呈藍灰色,筆畫重者呈褐色。倉的左側壁上有黑底填紅色正楷直書"五穀倉所",柱前也有二人,高3.5厘米。其中一人執圓形簸箕,顯然是料理糧食的。倉的右側壁上有黑底填紅正楷直書"凌氏墓用"。依壁分立二人,高3.7厘米。這也是護倉的侍俑。



全倉部分施影青釉,部分施紅釉,並以青、紅彩繪點綴裝飾。青料呈藍灰色,釉里紅呈紫紅或紅褐色,色彩調配莊重,使整個樓閣亭台渾然一體,凝重秀麗。樓閣高低相錯,主次有序,充分表現了元代時期江南木結構建築的特色。


倉呈樓閣式,廉殿琉璃作垂檐頂,覆以筒板瓦,設有勾頭滴水。正脊中部塑帶葉仰蓮一朵,上飾扁平矛頭;兩端吻獸飾坐獅。樓上周設欄杆,前後各塑有人物。層樓與倉身分塑,有子母口嵌合。倉底座環設欄杆,正面朱門,柱上有「禾黍豐而倉稟實」,「子孫盛而福祿崇」青料楷書聯語;背面設插入式瓷板,上書青料楷體墓誌文。兩側門樓上,繞以朱欄,各塑兩伎樂人;樓下各塑兩侍者,分別有「五穀倉所」,「凌氏墓用」題銘。此倉設計巧妙,全器集青花、釉里紅、褐彩、青白釉於一身。據倉上墓誌文記,墓主凌氏葬於後至元四年。這尤屬目前僅見的一件有絕對年代可考的元代青花釉里紅神品,使之成為國之寶、世之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故事的翁老頭 的精彩文章:

文物介紹——大英博物館的複式顯微鏡

TAG:講故事的翁老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