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生意想成功,心裡得「有我」

做生意想成功,心裡得「有我」

1

曾經有個小夥子早年因家貧讀不起書,只好去做買賣,他借錢創業,開了一家小小的米店,當時他們小鎮上有近30家米店,競爭非常激烈。因為啟動資金極少,他只能在一條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個很小的鋪面。他的米店開辦最晚,規模最小,更談不上知名度了,沒有任何優勢。這個小夥子背著米挨家挨戶去推銷,一天下來,人不僅累得夠嗆,效果也不太好。生意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怎樣才能打開銷路呢?

當時大米加工技術比較落後,出售的大米里混雜著米糠、沙粒、小石頭等,買賣雙方都是見怪不怪。他每次賣米前都將夾雜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類的雜物撿出來,然後再賣。

當時還沒有"送貨上門"這種說法,基本都是顧客上門買米,他無論颳風下雨,主動送米上門。這一方便顧客的服務措施大受歡迎。

他給顧客送米時,並非送到就算。他先幫人家將米倒進米缸里。如果米缸里還有米,他就將舊米倒出來,將米缸刷乾淨,然後將新米倒進去,將舊米放在上層。這樣,米就不至於因陳放過久而變質。他這個小小的舉動令不少顧客深受感動,鐵了心專買他的米。

如果給新顧客送米,他會在一個本子上記下這戶人家米缸的容量,並且問明家裡有幾個大人、幾個小孩,每人飯量如何、何時發薪等。據此估計該戶人家下次買米的大概時間,到時候,不等顧客上門,他就主動將相應數量的米送到客戶家裡。等到顧客發薪的日子,再上門收取米款。

這個小夥子就是後來的台灣首富王永慶。

從這家小米店起步,王永慶最終成為今日台灣工業界的"龍頭老大"。後來,他談到開米店的經歷時,不無感慨地說:"雖然當時談不上什麼管理知識,但是為了服務顧客做好生意,就認為有必要掌握顧客需要,沒有想到,由此追求實際需要的一點小小構想,竟能作為起步的基礎,逐漸擴充演變成為事業管理的邏輯。"

為什麼王永慶能將生意做到這種境界呢?關鍵在於他用了心!用心去研究顧客,研究顧客的心理,研究顧客的需要,研究如何去滿足顧客的需要。不單純賣給顧客簡單的產品,而是將顧客的需求變成自己的服務項目,與產品一同給予顧客。

2

沒有平時對顧客上心的必然,就不會有成為首富的偶然。

讓顧客,讓員工覺得老闆心裡有「我」,真的那麼重要嗎?

這讓我想到了京東老總劉強東。之前,京東一直在燒投資人的錢,一直在虧損,劉強東說了這麼一句話:「如果把快遞業務外包出去,如果不給京東的快遞員上五險一金,京東馬上可以盈利。」

但最後,劉強東加了一句:

「但我做不到」。

今年,他回老家宿遷請快遞員們吃飯,在席間,他發話:

「我們員工宿舍最差兩個人一間,工作三年以上的一人一間房,工作三年以上的都25、26歲了,平時誰還沒個朋友來玩。」

說完,全體快遞員都站起來鼓掌。

一個身價400多億的老總,竟然會替員工想到「下班後,你們都需要私人空間」這種層面,怎能不讓員工心頭一暖。

本來是簡單、冰冷的勞資關係,瞬間給人一種「老闆好為我們著想」的既視感。劉強東沒有說漲工資,但是員工卻很開心,原因很簡單:他們感覺劉強東心裡有自己。

劉強東很明白,京東的快遞員是最直接接觸消費者的人,他們的服務態度和質量將直接影響到京東的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沒有了,在資本市場,劉強東還怎麼玩?

勞資關係只能談錢,「心裡有我」就可以談情。為錢工作,員工只是完成任務,帶情工作,才會捨身賣命。

今天,你的員工可能明天就不是你的員工,你的客戶明天也可能成為你的員工。某種程度上說,心裡有員工就是心裡有客戶。

所以,首富王永慶也好,老闆劉強東也好,對他們來說,做到讓客戶和員工「心裡有我」非常重要。有時候,成功就是偶然中帶著必然。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洞察其妙 的精彩文章:

財商心理:怎麼用100萬買300萬的東西?

TAG:洞察其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