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舌尖3》竟賣出天價冠名費,春節將至大家為何如此期待美食

《舌尖3》竟賣出天價冠名費,春節將至大家為何如此期待美食

文/馬慶雲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在2012年剛剛播出的時候,甚至於連它的主創們都沒有想到會那麼火。當時的製作費用只有兩千萬元,而播出尾聲的時候,收視率躥升到0.55%。這個收視率是什麼概念呢?現在最火的綜藝節目,收視率也就在1%靠上一點。該片當年銷售海外版權的時候,單集四萬美元,已經是當年的最高銷售記錄。

等到了第二季的時候,該片拍攝經費上升為三千萬元。口碑發酵十分明顯,2014年剛一首播,收視率就躥升到了1.57%。等於說同一時段的綜藝節目,都要紛紛避讓才行了。去年最火爆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我的前半生》等等,收視率也不過如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該片的冠名費最終達到了八千萬元。這也是紀錄片的極值。海外版權分銷單集上升為35萬美元。

《舌尖2》播出之後,舌尖原班人馬在導演陳曉卿的帶領下,便已經開始準備第三季。不過,陳曉卿於去年10月23日宣布正式離職央視,成立自己獨立的影視公司,開始製作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在製作班底上,有了一定量的變動。根據《舌尖3》曝光出來的片段來看,配音老師由原版的李立宏更換為了民謠歌手老狼。

但這些變動,也絲毫沒有影響《舌尖3》的市場價值。從部分正規媒體的採訪來看,《舌尖3》的獨家冠名費用已經拍出,最終落錘在1.18億元。這個數字,再次刷新了中國紀錄片的市場極值。本來已經「不死不活」的中國紀錄片,因為《舌尖》系列的復活劑而強勢回歸了。「舌尖」之後,大量紀錄片也開始重新找到市場價值。

那麼,我們免不得要問,《舌尖上的中國》為何會引起如此之巨的關注?如果將紀錄片比作中國相聲的話,那《舌尖》系列對應的一定是郭德綱。除了《舌尖》系列本身的製作精良之外,也一定存在更根本的內在因素,造成民眾如此需要「舌尖」!那這種根本性的內在因素,到底是什麼呢?

人們對鄉土的眷顧。

隨著最近一些年的發展,中國已經完全從一個農業社會,發展成為了現代的商業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離開故土,去大城市尋找自己的未來。甚至有更多的中國人離開祖國,去世界各地實現自己的「中國夢」。但是,有一個根本性的東西並沒有改編,那就是大家對鄉土的眷顧。

中國人非常講求尋根。不少城市務工人員,往往會在年底回到家鄉,舉家團聚。而不在少數的城市人群,甚至已經沒有了老家的親人,但他們依然願意將鄉村那種出生的地方作為自己的精神故園。中國人的尋根之旅,總是凝結在鄉土氣質上。

而這種鄉土的眷顧感,正是《舌尖》》系列的精髓。《舌尖上的中國》很少拍攝大飯店大酒樓的高級菜,而是經常把鏡頭對準最純然的中國鄉村。美食,成為打開中國鄉土的一把鑰匙,撤掉這把銹跡斑斑的老鎖之後,我們看到的,是鄉土中的人,和鄉土中的事兒。

而人與事的交集,正是中國農業社會的「民以食為天」。等於說,《舌尖上的中國》選擇了中國人精神故園中的最大公約數的地方。我們吃一塊年糕,並不是要為了吃那塊兒年糕,而是想故園的祖母和新年。

看明白這一點,我們也就能理解,為何《舌尖》系列紀錄片在國際上也非常受歡迎了,屢屢刷新國際市場的單片售價。中國的海外遊子,在美食之外,看到的也是他們的精神故國。

人們對慢生活的一種追求。

中國已經放下農耕文明,進入了現代的商業社會。但這個商業社會,讓一切都變得非常迅速起來。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大城市,地鐵上,人們的腳步都如凌波微步。商業社會,讓每一個人都被擰的更緊了,我們成為真正的螺絲釘,高效且主動的運轉在時代的巨輪上。

這塊高效與快速,讓我們更期待一種慢節奏的生活方式。比之於動輒便是幾百的下午茶咖啡,動輒便是成千上萬的紅酒品鑒,可能《舌尖上的中國》是最廉價的慢生活方式了。我們通過屏幕去緬懷一種農耕文明,並且在這種慢節奏的文明中尋找到都市文明的精神家園。

因為沒有時間做美食,所以更需要一些時間去看《舌尖》上的美食。商業文明在很多層面上,都是對農耕文明中的自然與慢節奏退而求其次的。就好比說,農耕文明是沒有動物園的,想看動物,拿起槍,牽上狗,嘴巴子打蠟,大叢林裡邊一聲吼。現在就不行,大家需要去城市動物園,只能看,不能打。這其實就是一種緬懷與退而求其次。

在一個吃飯靠外賣的年代,《舌尖》確實是慢生活的必然需求。每個人都想慢下來,但時代不會因為誰慢下來而放緩自己發展的腳步。不奔跑,就跟不上時代。因此,在春節這樣慢節奏的回歸故土的時間裡,《舌尖》會被如此期待。表面的是美食,背後的,是兩種文明交替後,中國人對精神故園的緬懷與慨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慶雲 的精彩文章:

《一九四二》被刪除的,在《南漢山城》中是如何復活的
《無問西東》:是清華,是章子怡,更是知識分子的家國天下

TAG:馬慶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