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冬季的花尾榛雞

冬季的花尾榛雞

花尾榛雞(Tetrastes bonasia)屬雞形目,是中國松雞科中體型最小的一種(36厘米),體型似鴿。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花尾榛雞俗稱飛龍、飛龍鳥。雌雄鳥的主要區別是雄鳥的喉部為深黑色,體羽也更為鮮艷,特別是在春季的求偶期,雄鳥眼睛上部有鮮紅的眼瞼,很好看。

花尾榛雞的食物主要是植物的嫩枝、嫩芽、果實和種子,已經記錄有30多種植物和10餘種動物。在深秋、冬季和早春當地面被雪覆蓋時,幾乎完全是在樹上覓食,與此相適應,它的爪上具有櫛狀緣,可以抓住冰滑的樹枝,這是對冰雪環境長期適應的結果。

長尾林鴞、蒼鷹等猛禽及一些鼬科動物是花尾榛雞的主要天敵。

花尾榛雞曾是松雞科鳥類中,分布最廣、最為常見的一個種,但是自上世紀30年代以後,它的棲息地日趨縮小,被割裂成不連續的島狀或帶狀,生活於歐洲各國的種群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些地方已經滅絕。生活於中國東北的花尾榛雞在滿語中被叫做「斐耶楞古」,意思是「樹上的雞」,後來取其諧音,稱為「飛龍」。因為它的肉味芳香、鮮美,成為東北地區主要的狩獵鳥類,從清朝乾隆年間開始還把它作為歲貢鳥,進貢給皇帝作美味佳肴。由於森林砍伐和過度狩獵,從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長白山的花尾榛雞密度竟下降了84%。目前花尾榛雞的數量極為稀少。(摘自《鳥類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的精彩文章:

群仙畢至自芳華——致參與「留住白鶴」行動的野生鳥類攝影人

TAG: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