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玉米時加一物,味道更甜營養全,還能控血糖
喜歡吃玉米的朋友,不在少數。
黃白紫各種顏色,脆糯硬各種口感,味道也分甜和不甜,玉米家族也真是讓人眼花繚亂。
這裡有一點煮玉米的小技巧可以分享給大家,趁著周末各位有空做飯,不妨試試看。
煮玉米時加點它
味道好到不得了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加點鹽!但不要太多。
煮玉米時,在水開後,往裡面加少許鹽。少許的鹹味,能夠更加突顯玉米本身的清甜的味道,入口之後,味道會更好!
另外,燒煮時在水裡加一點小蘇打(食用鹼),可以讓玉米的營養更全面。為什麼呢?下文會有解釋。
煮玉米前,可以先泡上 20 分鐘左右,再開大火煮熟。帶著苞米葉煮,則可以保存下來一種獨特的穀物清香。
甜玉米(明黃色)和老玉米在水開後需要再煮上 8 分鐘左右,黏玉米(白色的)通常要煮得更久一些,水開後再煮上至少 10 分鐘。
煮熟後,記得把玉米撈出,瀝干水分。長時間泡在水裡,玉米的味道和口感會變得不好。
玉米營養挺不錯
均衡飲食更重要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就像小麥和水稻一樣,作為植物的籽粒,玉米中也蘊含了大量的營養物質,以備種子萌發所需。
這裡面最多的成分就是澱粉了,新鮮玉米中,碳水化合物佔到干物質的 74%,伴隨有 9.4% 的蛋白質,與大米和小麥基本相當,或者略有超出。
正因為營養豐富,早在 3000 年前玉米就已經被美洲的瑪雅人當做自己的主食了。
但是相較於水稻和小麥,玉米有一個先天的劣勢——如果不經鹼性溶液處理,玉米籽粒中所含的煙酸就無法釋放出來。這也是之前提到,在煮玉米時加一點小蘇打的原因啦。
不過不加也無妨,在中國人的食譜中,食物構成相當豐富,玉米中的煙酸可以從其他食物中獲取。
用好玉米,能控血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新鮮玉米的升糖指數月 55,屬於一種低升糖食物,用它來替代部分精米白面,可以幫助控制血糖。
玉米面粥、苞谷糝稀飯的升糖指數也不算高,糖尿病人可以利用玉米這一特點,試試用玉米來做替代部分主食。
但是玉米片的升糖指數一下就飆升了,所以,不要以為所有的玉米製品都能控血糖。
對於糖尿病朋友來說,一方面,要注意吃玉米的量;另一方面,選擇非糯性的粗磨玉米碴,熬粥的時間短一點,吃干一點的主食,相對來說,更有利於控制血糖。
玉米須煮水
能降血壓、降血脂?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並不能!
所謂的玉米須其實是玉米的花粉管,作為植物繁殖器官的一部分,玉米須確實含有複雜的化學成分,比如黃酮類物質、氨基酸、礦物質以及部分氨基酸。
但是這些物質在人類身上是否有效,還是個未知數。就更別說,僅有的幾個動物實驗本身,都存在樣本量過少、沒有後續重複實驗等諸多問題了。
簡單來說就是,玉米須煮水的降三高的功效,目前為止仍缺乏確切的證據。喝一點是可以,但別因為這個,耽誤正常用藥。
甜玉米、紫玉米、花玉米
是轉基因嗎?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甜玉米的種植歷史非常久遠,而紫玉米和花粒玉米也是玉米自身基因發生改變,跟轉基因技術本身沒啥關係。
而且,中國還沒有批准這類轉基因玉米的商業化種植,所以是不大可能在市面上買到轉基因甜玉米的。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總結一下,玉米挺有營養也很好吃,但別指望用玉米須煮水來控三高,但是,如果能用玉米來替代部分精米白面做主食的話,控血糖的效果會很不錯。
還有,下次煮玉米的時候,記得用用文章里提到的小竅門哦!
24 個節氣,每個節氣的特色食物是什麼?365 天,每天都會吃到的最家常的食材,又有怎樣的好營養?
傳統又家常的好味道
都可以在健康頭條看到
長按下面的圖片


※這樣的痣可能會癌變,趕快對照查一下
※怎樣才能生雙胞胎?千萬不要這樣做……
TAG:丁香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