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媒體應為被統治者服務,而不是統治者」,這部年度最佳讓人熱淚盈眶!

「媒體應為被統治者服務,而不是統治者」,這部年度最佳讓人熱淚盈眶!

媒體應該為被統治者服務,而不是統治者

梅完梅了的梅麗爾·斯特里普不受韋恩斯坦性侵案影響,毫無懸念獲得第21個奧斯卡提名,這部讓她又雙叒叕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電影就是《華盛頓郵報》。

梅麗爾·斯特里普+湯姆·漢克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穩贏,《華盛頓郵報》光看陣容就是大寫加粗的靠譜,三個優等生只要正常發揮這片子就差不了。

(《華盛頓郵報》豆瓣評分8.1)

《華盛頓郵報》講述了美國新聞史上著名的「五角大樓文件事件」,是一部政治驚悚片、傳記片。

提起「五角大樓文件事件」大家應該比較熟悉。

1971年6月,《紐約時報》揭露了越戰最高機密文件,文件顯示美國政府早就知道戰爭是贏不了的,可依然源源不斷的送美國士兵去戰場送死。

這些機密文件是有一個名為艾爾斯伯格的國防部官員泄露出去的,他去過戰場,無法忍受政府對民眾的蒙蔽,既然無力改變領導的決定,那就鋌而走險將真相公佈於眾。

斯皮爾伯格沒有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位冒著危險揭露真相的英雄艾爾斯伯格或者第一個發聲的《紐約時報》,而是對準了當時還遠遠無法與《紐約時報》抗衡的《華盛頓郵報》身上。

梅麗爾·斯特里普飾演了《華盛頓郵報》當時的發行人凱·格雷厄姆,在丈夫自殺後凱接管了《華盛頓郵報》,她正在準備公司的上市。

湯姆·漢克斯飾演了《華盛頓郵報》的主編本·布拉德利,他對待工作嚴謹苛刻,比起凱的各種顧慮,他只想做出有價值的報道。他一直想要提升《華盛頓郵報》的影響力,尤其是要超過《紐約時報》。

不怪本這麼執著,當年的《華盛頓郵報》跟《紐約時報》差距蠻大的,當《紐約時報》即將要掀起躍然大波時,《華盛頓郵報》的編輯還正因搞到了尼克松總統女兒的婚禮現場照開心呢。

很長一段時間,《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們都處在一種只能「看新聞」,而不是「跑新聞」的狀態中。事到如今,《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們該跑起來了。

在大家焦頭爛額尋找文件時,文件從天而降。

一個陌生的女孩將部分文件放在了一個記者的桌子上,與此同時,資深記者本·巴格迪肯也通過各種線索分析出泄露機密的人,並且找到了他。

當《紐約時報》被司法部限制出版時,《華盛頓郵報》拿到了文件加入了戰場。

之後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華盛頓郵報》拿到文件後用10小時整理了內容接棒《紐約時報》繼續揭露文件與當局對抗。


為良知賭上事業和自由

在本帶領記者們整理文件時,《華盛頓郵報》的掌舵人凱·格雷厄姆在幹什麼呢?

從影片開始甚至進行到一半,凱的態度一直有些「畏縮」,尤其是對比天不怕地不怕,一心要搞「大新聞」的本。

對於凱的態度,我們不能撇開當時的社會環境。大家並不認為一個女性能夠擔當什麼重任,開會時凱往往是在場唯一的女性,且並不怎麼發表意見。

投資人並不信賴凱能為他們帶來收益,他們覺得凱之所以能接管《郵報》完全是因為她的父親把《郵報》交給凱的丈夫,而凱的丈夫去世了,而已。

哪怕在聚會時,男人們談起政治,女人們總會自覺離開飯桌:到點了,該給家裡的頂樑柱騰地兒了。

當事情剛剛爆發,凱並不希望《郵報》踏進這趟渾水,不想把父親和丈夫的心血毀掉。可當她發現越來越多被掩蓋的事實,明白自己也是政府的受害者之後,她選擇與身居高位的老朋友對立,助力《郵報》加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一向和氣的凱找去對這一切都知情的老友,少有的堅定立場,甚至有些嚴厲的說:我是在徵求你的意見,而不是你的同意。

之後她面對各種聲音說出了那句:出版吧。

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尤其對於長期被男人們忽視能力的凱來說。

包括本也沒有意識到他們的發行人究竟有多勇敢,直到本的妻子點出來。

當時的社會認為「女人的說教就像狗用後腿走路,做的並不是很好,你會驚訝竟然能做到。」凱已經45歲了,在接手《郵報》之前一直相夫教子,她熱愛報社,所以更加害怕報社因為自己的某些「錯誤決定」毀掉,讓死去的父親和丈夫失望。

當凱艱難的做出一個決定後,大家發現了更加要命的事:《郵報》拿到的文件來源可能跟《紐約時報》是同一個人,如果被起訴,凱、本和很多記者們都將面臨牢獄之災。

但在幾乎所有投資人的反對下,凱保持原來的決定不變:出版。報紙如期被印出來。


媒體應該為被統治者服務,而不是統治者

這部電影,處在爭議中心的尼克松總統始終以一個辦公室里的背影出現,他的命令通過電話傳達,說《紐約時報》的報道是「叛國」,必須嚴懲。

這一幕讓橘子君聯想到《大紅燈籠高高掛》里始終以背影出現的老爺,他不必以某個樣貌出現,他代表了封建社會的大家長。

雖然我們知道尼克松長什麼樣子,但此時,這個背影代表的是所有將總統與國家劃等號的統治者。

《華盛頓郵報》的總編輯本一直很不怕死的跟總統正面剛:我們輸了,國家就輸了,也就是尼克松贏了。

同樣的,如果《紐約時報》因為說真話輸了,下一個消失的就是《華盛頓郵報》。

媒體是為國家發聲,而不是為總統。即使是總統也不能限制言論自由。

當所有媒體團結一心,與《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站在統一戰線刊登「機密文件」時,橘子君哭了。

太多真相被掩蓋,有時候,我們也想當個「反叛者」。

官司的結果顯而易見,《華盛頓郵報》贏了,《紐約時報》也贏了。

在這裡我們當然不能落下布萊克法官的判決詞:「開國元勛們給予媒體自由所必要的保護制度,是為了讓媒體在我們的民主政體中發揮重要作用,媒體應該為被統治者服務,而不是統治者。

凱的丈夫曾說「新聞是歷史的第一草稿」。

五角大樓文件事件讓《華盛頓郵報》不再是一個永遠處於「狀況外」的媒體,這個事件是尼克松政府名譽掃地的開始。

影片最後水門大廈又被盜了,我們會心一笑。「水門事件」讓《華盛頓郵報》享譽國際,也讓尼克松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因醜聞而辭職的總統。


這些影視劇,了解一下?

看完《華盛頓郵報》不少人想到了第88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聚焦》,畢竟兩部電影都是媒體跟一個「權威」正面對抗,揭露民眾可能無法接受的「真相」。

「聚焦」是波士頓環球報的一個專欄,影片根據《波士頓環球報》的一則新聞改編。

「聚焦」小組從一個天主教牧師性騷擾教區里的孩子開始調查,結果發現很有可能全世界的教會都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這部電影最令人震撼的就是片尾,比起「聚焦」發布的600篇相關報道、只波士頓地區就有249名神父被指控性侵這些數字,片尾那一片密密麻麻有受害者的城市,更令人震驚。

除了《聚焦》你還應該關注紀錄片《共犯者們》,因參與電視台罷工被解僱的原MBC記者崔勝浩是這部紀錄片的導演,他拍下了幾位韓國總統對新聞界的限制和打壓。無數有良知的主播離開一線,記者們寫了新聞也不能報,電視台逐漸淪為當權者的傀儡,被民眾唾罵。

可能光明要很久才會來到,可能把一個領導彈劾走之後又會空降另一個總統的傀儡,可能主播和記者們所有的努力都被民眾認可……但至少,我們在黑暗中努力過,抗爭過,沒有沉默,只這一點,已經很有意義了。

如果有時間的話,橘子君還推薦大家看韓劇《Argon》,這部劇只有8集,刻畫了在假新聞泛濫的世界,一群為了追求正義而奮鬥的新聞工作者們的故事。

《Argon》播出時正值韓國公共台MBC和KBS聯合罷工,tvN用這部劇擲地有聲的告訴大家:「沒有事實依據的新聞都是垃圾」


最後一句

作為一個媒體人 真的是 熱淚盈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橘子電影Movie 的精彩文章:

《忘形水》、《不得鳥小姐》,光看港台譯名能猜到哪部電影嗎
《神秘巨星》告訴我們,面對家庭暴力要勇敢的說「不」!

TAG:橘子電影Mov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