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起源 起初

世界起源 起初

第一部

創 造

很多國人以為,科學已經將聖經所啟示的創造論否定了,於是對基督教嗤之以鼻。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科學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當到達世界起源時,所有的科學原理都將失效。

讓我們再看創造,再思創造,發現奇妙又真實的世界起源,科學不過是發現上帝創造的指紋罷了。

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創世記一章1節

這是整本《聖經》開篇的第一句話,是一個莊嚴的宣告:上帝開始了一項工程。

在《創世記注釋》中,加爾文如是強調,「借『創造』一詞,先前不存在的現在被造出來了」。上帝的僕人摩西沒有使用「構造」,而是使用「創造」,以強調世界是從無到有被創造出來的。這種從無到有的世界觀否定了異教之「世界永存」的觀點。

詹姆士.史密斯在《致年輕加爾文主義者的信》中強調,改革宗神學的根本是恩典。不僅對救贖而言是如此,對所造萬物自身也是如此,一切都取決於上帝,是祂按照自己的豐富所賜的。這從另一個角度強調了上帝有計劃的創造世界,並用恩典托住萬有,使其嚴格地按照上帝恩典的計劃逐步完成。這種創造觀啟示了一位充滿愛,並且主動投身創造的上帝,從而否定了人對上帝錯誤的揣測。

時至今日,人們仍然很難相信這位充滿愛和恩典的上帝,是祂親自啟動了整個宇宙的發條並呵護它的運轉。然而,「宇宙有始」的觀點已經漸漸被廣泛接受,這種與古代文明不同的世界觀得益於當代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取得的一系列偉大成就和發現。

宇宙初生

就像今日科學界普遍認同的,宇宙似乎起源於一場巨大的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並仍處於大爆炸的影響之下——星系不斷遠離,宇宙不斷膨脹,空間不斷冷卻。大爆炸理論依據星系的紅移量與星系間的距離成正比的哈勃定律,推導出星系都在互相遠離的宇宙膨脹過程中,從而反推出大約在137億年前,原始宇宙凝聚為一點,以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態存在的物質組成高密度、高溫度物質團。

圖1.1 宇宙大爆炸之時空奇點

該理論基於兩個基本的假設:物理定律的普適性宇宙學原理。然而我們必須知道的是,目前所存在之宇宙維度的「時間」和「空間」——基本物理定律的重要參數——都是在大爆炸之後產生的,所有基於現有時空觀的科學理論和計算公式都在大爆炸這個「奇點」失效了。

我們所有的知識都在這樣一團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溫度無限高、時空曲率無限大的物質團那裡停止了腳步——它從何而來?停留何處?在大爆炸未發生以先如何存在?在那一刻發生之前,即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在爆炸的那一刻,整個宇宙以及宇宙的時空都隨之產生,這背後是怎樣奇妙偉大的力量?如果人們用一個平行宇宙的毀滅與另一個平行宇宙的誕生作為解釋,那只是將這背後的動因放到了一個更偉大的維度。

按照現有物理模型的預測,宇宙大爆炸發生後的極短時間裡,空間急速膨脹,物質隨空間的膨脹而快速四散,物質的密度隨之越發稀薄,宇宙的溫度也開始從熱轉冷。經過億萬年的持續,宇宙達到如今的樣式。

圖1.2 大爆炸之後宇宙的發展

大爆炸理論仍然只是一個最合乎觀測數據與天體物理模型的猜想,它仍然需要更多的證據。最新的研究和觀測似乎提供了關於宇宙大爆炸可信度很高的證據。2017年2月11日上午,當地時間10點30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在華盛頓特區國家媒體中心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

圖1.3 引力波的圖形表述

引力波是時空的漣漪,它不僅能夠扭曲時空,還能揭秘宇宙的終極奧秘。這個重大發現為宇宙大爆炸理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而大爆炸理論似乎窺見了上帝創造的影兒——「宇宙並非永恆存在,而是從虛無創生」,這其中蘊含的是「時空有始」的神學含義。

承認宇宙源於大爆炸,是不能否定上帝創造宇宙萬物這個事實的,看似矛盾的兩種對於宇宙起源的解釋,因為引力波的發現似乎指向了永恆的唯一——上帝是宇宙產生的根源。祂創造了時間,也創造了空間,祂比時間更偉大,比空間更廣博,人類目前所有宇宙認知的起點起源於「上帝創造天地」。正確的認識上帝在時空中的超越性,對於人類理解祂的全知、全智、全能是非常重要的。

太陽和行星的誕生

從「起初」到「上帝創造天地」,這之間蘊含了一個相當漫長而寂靜的時期。當代科學想方設法描述大爆炸之後宇宙的發展過程,本文將不在此敷述更多的技術細節,因為所有不切實際的猜測都可能被更多的觀測結論證偽。

宇宙空間迅速膨脹,溫度不斷降低,宇宙塵埃冷卻聚集,逐漸形成恆星和行星。恆星經歷生、老、病、死,將熱核反應的產物——用最簡單的原子加工出來的各種元素拋向宇宙空間。時間就在這樣的循環中周而復始的運轉了無數年月,這一切循規蹈矩的運行,分毫不差地預備,無一不在彰顯上帝對整個創造過程的細心呵護。

圖1.4 太陽系在銀河系的位置

按照科學對太陽系形成的猜想,大爆炸近百億年之後,在銀河系旋臂間隙的邊陲,有一片星雲開始了它的造星運動。

很多天文書籍曾經討論這個宇宙區域的奇妙之處。大部分銀行系的恆星與太陽的距離都要超過300光年,如此空曠的恆星間隙確保不會將太陽系的行星暴露在極強烈的宇宙輻射之下導致生命無法形成,同時也避免了其他恆星的突然造訪把星系中的生命燃燒或消滅殆盡。有一派科學家認為,太陽與一顆棕矮星(沒能達到燃燒起來的臨界溫度和質量的失敗恆星)組成雙星系統,以此來解釋以2600年為周期的生物滅亡周期。然而,天文觀測與深空探測器尚無任何有關這顆被稱為「天譴星」的伴星存在的客觀證據。

也許是臨近的超新星爆發,也許是星雲塌陷,在這個被擾動的宇宙角落,因為角動量守恆(接下來還會提到的概念)的緣故,隨著星雲的塌陷,轉動速度不斷加快,原子相互碰撞頻率增加,動能轉化為熱能,在引力、壓力、磁場力和轉動慣量的相互作用下,收縮的星雲扁平化為原行星盤,並在中心形成一個質量佔比極大、熱緻密的主序星——原恆星。在原恆星周圍的扁平空間,剩餘的氣體和塵埃形成的圓盤狀雲在漫長的歷史中不斷地累積,逐漸形成了各種不同類型的行星。

圖1.5 原恆星和原行星盤想像圖

隨著天文觀測發現的增多,人們對宇宙中恆星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除了我們每天能夠看到的太陽和滿天閃爍的繁星,宇宙中還存在很多不同形態和狀態的恆星,原恆星就是指內部熱核反應(氫聚變)尚未開始的恆星。此階段,恆星內部的核反應堆還未開始工作,其溫度和亮度都還非常「低」。若非通過其不斷散發的輻射能,人們很難通過其熠熠的光輝發覺他們的存在。因為上帝的時間還沒有到,所以雖然太陽已存,甚至月亮已在,但是他們還沒有可見的光輝。一切受造物要等待上帝所定的時間,等待上帝的命令。

都需要信心

當我們從宇宙、星系和太陽系的自然形成的角度看上帝創世的偉大宣告時,誠實的說,人類拿不出任何證據質疑上帝的創造。按照科學的定義,科學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的系統。然而宇宙的誕生無法重現,無法檢驗,相信科學對宇宙起源與發展的學說與相信聖經中關於創造的描述都需要人們的信心。

更何況,這兩種對世界起源的表述並不存在根本性的對立。「起初,上帝創造天地」之宣告強調了創世的主權在上帝,同時也表明,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律也是上帝所造,並在祂恩典的護理中有計劃地運行,萬物都全然仰賴祂的旨意,等候祂的命令。而科學之猜想只是在聖經的大框架下發現上帝創造之規律的奇妙罷了。

當摩西提筆撰寫創世記的那一刻,上帝似乎也並不想過多地在技術性的細枝末節浪費筆墨。祂選擇略過那奇妙開始的具體過程,也將與創造有關的所有原理隱藏。這是當時的讀者無法理解的,我們雖然自恃比前人了解更多,但又有誰敢向上帝宣稱能夠完全理解祂奇妙的作為呢?這記載也是不必要的,因為當人存敬畏的心耐心尋求並略略發現創造的奧秘時,人們的心思將被感嘆和讚美充滿——

禰真偉大!何等偉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趣聰明屋 的精彩文章:

世界起源 自序

TAG:奇趣聰明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