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高在上 居高才能臨下 俯瞰上海的西區那些有故事的老洋房會有些些小激動

高高在上 居高才能臨下 俯瞰上海的西區那些有故事的老洋房會有些些小激動

在文化地理學中,城市是由無數個小島組成的就看你所在的那個島有多大有沒有很有趣的歷史,在上海西區能發現很多的小小的小島很有趣的小島。法國人在上海殖民半個世紀多,租界公董局在西擴的道路兩側搞出了和英國人不同的法式生活風情,在李歐梵的研究中就曾指出在英國人在他們租界積極開展工商活動造金融大廈的時候,法國人在植樹和種花,淮海中路的兩側到處是法國人浪漫和幽雅。原話是這樣的:「有意味的是,當公共租界忙於展示高度的商業文明時,法租界卻在回顧文化的芬芳,高等的或低等的,但永遠是法國情調,比英美更有異域風味」(《上海摩登》)

現在知道這個叫文化的軟實力

(這是1937年航拍到上海城市照片很是珍貴,從外灘往西飛到今天的人民廣場原先的跑馬場)

有次記者採訪哈佛李教授(費正清的博士研究生,曾經聶華苓的女婿),他特別回憶了1980年代第一次到上海的情景:

上世紀80年代,李歐梵第一次來上海時,住在錦江飯店。第二天,他去巴金家裡拜訪,一個人沿著淮海路閑逛,一路走到外灘。他說,當時的上海籠罩在沒有燈的世界裡,其中非但有陰影,還有很多情侶的身影。到了外灘,幾乎什麼都沒有,整座城市就像一座鬼城。可他著了迷。一座有文化的都市,能感受到歷史的幽靈,甚至觸摸到幽靈。而嶄新的城市,往往沒有這種感受。

拍攝者應該也是和李教授差不多時間點到上海,1979年。他站在靜安賓館的房間窗口望東拍攝下上海一景,當年彩色照相機對中國人來說很稀奇的,一個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算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捷足先登的那一批人吧。樓下華山路,街道邊的大勝衚衕,遠處延安飯店,南京軍區的定點接待首長的地方。再遠處可以看到當年的上海電視台大院里的電視塔,高230米。

說到「大勝衚衕」絕對是個誤會,口口相傳一百年的誤會。這個誤會最後被認定且寫到了歷史書里了,感覺有點滑稽,要推翻這個說法也有點難度,但我個人認為吳語言發音應該是個正解,以後會專題討論的,也就是洋涇浜英語給了老外的一個很中國的名字,也算歷史的小插曲,洋涇浜就在畫面的左側,現在的延安路。

街道上的老房子外牆至今保持很好的品相,這個不容易的,靜安賓館現在大概只有從某些窗口才可穿過前面的喜爾頓和貴都放眼東方。記得1990年代,大學畢業生以考進喜爾頓為無上榮光,曾有個學姐說,當年她去給裡面的服務員做外語口語培訓,一天的講課費為80元,要知道當時的一般人的月工資才100元。

以下俯瞰上海的照片非常珍貴,因為所站的制高點現在已經被拆除了,上海電視台大院內的電視信號接收塔1997年功成身退,開路電視信號接收的任務轉交給了在浦東的東方明珠電視塔,閉路電視信號靠的是東方有線,現在還有光纖進戶IPTV了。

拍攝者站在1990年代上海最高的建築物上240米高的上海電視塔上看東,曾記得登高老電視塔也是一個旅遊觀光項目,和今天的登東方明珠電視塔的性質一樣的,今天看到的是浦江兩岸,400太高了。他可能是位外賓因為一般想像中中國旅遊者會把自己的身影帶進去表示到此一游的。外國人是看風景的,風景是他自己帶回家的。

也正因為這樣,上海的一些很珍貴的照片除了那些當時的攝影雜誌如上海攝影上海畫報之外,哪家拿出來的風景照里都有個人物在前景的客氣的是和景物一起大全景;中景的話還可以讓今天的人知道點背景的細節;特寫的話那就虛化了背景,雲里霧裡了。

遠東的第一樓,國際飯店以前的PARK HOTEL太矮小了,但咖啡燒制磚堅強得色調和對面的綠色很搭很配。綠色的是原先跑馬場最外圈,現在那裡已經很水泥很廣場了。遠處沒有現在的新世界沒有雷迪生沒有艾美,在地標上的三個老大樓現在都是很不精神了只是古典的美魅和新建築站在一排吸引喜歡她的人。

如下照片的拍攝者站在現在上海曾經最貴的商品房的中間層看東南側,樓下是淮海中路舊時的寶昌路霞飛路林森中路,歷史隨時間流逝到每個過來人的記憶也落花流水無情,很多的故事就隨人物的消失而消失。

眼前的這個樓曾經是私人住宅叫一個很怪的名字巴塞住宅 。

在房子的門口的銘牌上有寫但銘牌沒有記載的一個曾經住過的人一個舊時的大房地產開發商美商普益地產公司(Asia Realty)也是銀行家,那個商人創建的一個銀行名字現在還存世:四川美豐,A股上市公司呢,而那個商人在開發了很多的上海房子後因為金融風暴入獄時間定格在1936年。

商人開發的哥倫比亞圈也就是現在的新華路法華鎮路番禹路一帶外國弄堂是其一手策劃的,鄔達克是他手下的設計師,不過現在的名氣響過開發商也正常的。

而拍攝者所站的鴻藝豪苑,品字結構的三棟高層,當年的趙家橋。說起鴻藝大多數人知道那裡有個很好的鴻藝會,搞得風生水起的,名人很多的。這個房子的東向面是最好的,因為其中的一號和三號是當年對外出售的,二號是大業主自己收租用的。

大業主是澳門賭王何鴻燊,何家在上海的根基也要從1900年開始說起的。以後會慢慢展開·····

曾經住過的有朱玲玲現在和新天地的開發者羅康瑞結婚了,結婚前和霍震霆離婚,是郭晶晶的婆婆。

樓里還住著蕭薔美人 一查1968年的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外灘以西 的精彩文章:

TAG:外灘以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