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古代當個宮女有多慘?

在古代當個宮女有多慘?

宮女,也稱宮人,狹義上指君主及其家庭的女僕或女奴,廣義上指君主後宮包括妃嬪的所有女性。較為高級的宮女則稱為女官。

最開始宮女是通過征戰戰敗一方的女俘成為戰勝帝王的嬪妃和宮女。漢代以後,改為由朝廷派出大批人員,於百姓鄉土之中挑選良家之美女,年齡13以上20以下,擇入宮內。美女一旦被選為宮女,便再也不能同家人團聚,深鎖宮中,與外界隔絕。唐代曾有詩為:"一入深宮裡,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

宮女的家族大多數是普通百姓,但必須是良家,就是非醫(什麼鬼)、非倡、非商賈和百工,歷代都規定宮女取自良家子。例如漢代王昭君就是良家子。

東漢每年八月,派內廷官和精通相術者到洛陽鄉中閱視良家女,選擇年齡在十三到二十歲之間,姿色端莊者。

唐玄宗派遣使者到全國各地選拔美女,稱號「花鳥使」。

明代經常在皇帝大婚前,派太監到各地,按照嚴格的標準篩選民間女子。

女子入宮的途徑通常是這樣的:禮聘、採選和進獻。

禮聘:一般禮聘的女子入宮是最有希望成為皇后的。 她們有的來自皇親國戚,有的來自權門貴族,其他以德、才、美色聞名而禮聘入宮的則是士宦人家的女子。

採選:從唐代開始,宮廷定期向民間採選良家女入宮。 各代皇帝都選良家女充實後宮和太子東宮以及諸王王府,再從入選的良家女中選取更好的冊為嬪妃、太子妃、王妃。

進獻:這樣的女子通常是被當作禮物送進宮中的。 唐代著名詩人和大臣崔氵是出於個人前程的考慮,甘心將美艷的妻子、女兒獻給太子,送入太子東宮,從而獲得高官。

明朝選十來歲的女子入宮做宮女,選三四十歲的做女官,沒有規定的放出宮的年紀,只有看皇上高興,不然就得在宮裡呆一輩子,這些宮女大約就像有錢人家買來的奴才,是一輩子的事情,而且沒有尊嚴和最基本的生命的保障

宮女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打殺。明成祖朱棣愛妃暴死,因懷疑宮女在茶中摻毒,一次就殺掉宮女、宦官幾百人。

清代每三年選一次秀女,選擇範圍是在八旗以內。

古來民間對於皇室選宮女之事,一致的反應是:唯恐避之不及。每當選宮女之事落到哪一個地區時,該地區的百性就紛紛趕在欽差來之前,把女兒嫁出去。因為人們大多都能預料到,女兒被送入宮中沒有可能像人一樣的自由,必將幽居一生,最終是在那裡。

宮女,就是在皇宮中專門服侍皇帝一家子的,漢朝剛建立的時候,整個皇宮中只有十幾個宮女,但到了唐玄宗時,數量已經高達4萬多。

這其中不乏一些被皇帝看中最後躍升嬪妃的,比如明朝萬曆皇帝的生母就是宮女出身。但皇宮中畢竟只有這麼一個男人,能被皇帝看上或者臨幸的幾率跟買彩票差不多。所以,絕大多數的宮女只能在深宮中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也許有朋友會說,宮女是底層雜役,怎麼會有空閑時間。這個其實是誤區,因為除了那些當紅的宮女需要時時陪在妃嬪身邊,多數宮女是輪值當班的,有的可能三天一次,有的可能五天一次。

而且宮女並不是皇宮中地位最低的群體,像一些重體力活通常都掖庭女役來完成,她們都是犯重罪的大臣妻女或者戰爭俘虜的女性。

宋朝時,就出現了宮女與侍衛私通的情況,宋仁宗知道後本來要誅殺這對男女,但由於宮女苦苦哀求,宋仁宗最終心軟放了他們一馬。

而那些連男人都接觸不到的宮女就可憐了點,有的只能同性戀,《漢書》就明確記載說當時出現了官婢房與宮女對食的情況。

可是同性間對食畢竟是少數人才能這麼「前衛」,到了明朝,宮女開始和同樣需要寄託情感的太監談起了戀愛,當時叫「菜戶」,雖然沒有夫妻之實,但也形如夫妻般共同生活,皇帝即使知道了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過多干涉。

古代帝王最渴望的是什麼?不是女人不是財富,因為這些東西他們早就享受夠了,他們最渴望的是經久不衰的生命,也就是長生不老,於是許多皇帝為了追求長生,信道煉丹,例如秦始皇當初就派徐福尋找長生不老葯,然而最痴迷其中的當屬明朝的嘉靖皇帝,他迷戀修仙練道的程度可以用走火入魔來形容,最終也因為食用太多的丹藥中毒而死,然而有一次,他卻差點被手無縛雞之力的宮女給勒死,這是怎麼回事呢?

嘉靖皇帝為了成仙,在宮內召集了大量的方士,這些人大多都是江湖術士,坑蒙拐騙都有一套,使用一些障眼法就讓皇帝為之信服,於是成為了嘉靖皇帝的師父,傳授成仙之道,這些方士告訴他成仙之路很艱難,煉丹用的藥引子更是不好弄到,可嘉靖皇帝聽了不僅不難過還很高興,對於他來說只要能成仙怎樣都可以,於是術士每天要他採集露水來煉丹,皇帝就讓宮女們去採集露水,露水這種東西本來就少,皇帝一要就得好幾桶,這可累壞了宮女,因為她們不僅僅要採集露水,還要伺候皇帝嬪妃,每天都苦不堪言,導致大量的宮女為此累到病死。

有的妃子被打死了,有的被嚇死了,可是有個叫楊金英的宮女卻和其他人不一樣,她準備勒死嘉靖皇帝。

後宮那些宮女也被嘉靖皇帝虐待得怨聲載道,所以有10幾個宮女參加了楊金英的這次行動,她們商量完後決定趁嘉靖晚上睡著後用繩子打結勒死嘉靖。這天嘉靖又來到了乾清宮,晚上就在這裡過夜。楊金英看嘉靖皇帝已經睡著,就聯合眾人開始了計劃好的行動。可是她們在慌忙間把結打成了死結,就是勒不死皇帝,皇帝醒了來,但是被10幾個宮女按著只能掙扎。宮女們又拿頭上的發簪想刺死嘉靖,可是也刺不死他。

就在這混亂的時候,一個叫張金蓮的宮女害怕了起來,她竟然趁大家慌亂而偷偷的跑到皇后那裡告密。皇后聽說後馬上帶領侍衛來救下了嘉靖,後來這些宮女都被凌遲處死。嘉靖皇帝也因為心裡有陰影,再也不來乾清宮睡了。

明成祖朱棣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兒子,1398年起兵,經過四年艱苦卓越的戰爭,打敗了建文帝奪得了皇位。有人說朱棣是一位暴君,又有人說朱棣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其實這兩者都有。

朱棣在位期間五次征討蒙古,通過遠征漠北之戰,從而穩固了明朝邊疆的安全。在外交上,明成祖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弘揚明朝的天威,並且探索各大海域,進行遠洋貿易。在內政上,明成祖遷都北京,組織各類文官修纂《永和大典》。

但是明成祖在位期間同樣也是一個暴政的時期,朱棣生性殘忍嗜殺,漠視生命,在處死方孝孺一家時,夷其十族。對待建文帝舊臣時,將他們的妻女送入官窯、軍營等,史書上記載:每一日一夜,二十個漢子守著。可想她們的悲慘程度,生不如死。

明成祖死的時候還拉了30多名宮女陪葬,可見其殘忍嗜殺的品性。

眾所周知,古代主僕觀念比較重,處在深宮之中的妃子,唯一可依賴的就是身邊這些僕人,所以要培養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圈子,來完成自己無法獨立完成的事情,而僕人也把這種信任當做榮譽,願意為主人付出一切。由此可見,古代妃子要是面臨殺頭的重罪,基本上都會牽連到身邊太監、宮女,她們比妃子更慘,更無辜,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嬪妃被處死後太監、宮女的幾種結局。

第一,如果妃子犯了「滔天大罪」,貼身僕人也逃脫不了懲罰,基本上都會一起和妃子處死,這是因為在宮裡妃子的所有行動都是需要太監或者宮女來執行,有些僕人還特別積極的為自己的主子出謀獻策,盼著有飛黃騰達的一天,可是事與願違,主子垮台了,她們也會被剝奪生命。迎接她們的是最為嚴厲的刑罰:凌遲而死。這個慘無人道刑罰想想就讓人腦皮發麻,她們作為無辜的陪葬者,沒有辦法去選擇自己的命運,能做的也只是討主人歡心,執行主人意思而已。

第二,如果有幸避過這個可怕的刑罰,一樣會面臨其它方式進行處決,在清朝時期,就設有杖斃、絞決、斬決三種,前兩種雖死但可以落下全屍,相對來說,斬決較為嚴厲,將犯人頭顱砍下,使她們身首異處。

第三,妃子死罪,周圍僕人罪不致死,那也會被罰做苦役,讓她們從事比較繁重或下賤的體力勞動,情節重一些的僕人還會被發配到邊遠地區做奴隸,基本上也是生不如死。

第四,犯罪較輕的僕人會被被月銀或者降職,有極少數腦子靈活的僕人,為了眼前的利益,在主子即將倒台前便拋棄原來的主子,轉投新主,甚至為了討新主的歡心,不惜對原主落井下石,她們這麼做無非就是希望在宮中找到靠山,得到主子的庇護。但是這樣的人雖然逃避了懲罰,卻無法得到新主人的重用,最終也是雞飛蛋打,人人唾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80後作家煙灰說文化 的精彩文章:

王昭君為何嫁給了祖孫三人三代皇帝?
卓偉這次把事情鬧大了,劉嘉玲事件背景太深,這事不好整

TAG:80後作家煙灰說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