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紹為何會敗給曹操?原來和這些有關

袁紹為何會敗給曹操?原來和這些有關

袁紹,字本初,出身於四世三公之家,他年少時便「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進入朝官之後,成八校尉之一,身居高位;董卓禍亂朝綱,他隻身出逃,引起董卓忌憚,被拜為渤海太守。之後,他先奪冀州,後據青州、幽州、并州,一統河北,成為了最大的割據勢力。再加上當時他手下文有郭圖、逢紀、審配、許攸等人,武有「河北四庭柱」,按理說有人才、有地盤的他,想成霸業,並非難事。然而公元200年,官渡之戰爆發,他被曹操以少勝多,不久後病逝,兩年後,他所有的地盤都被曹操收入手中,至此一方諸侯,徹底成為歷史。如此看來,袁紹的悲劇,緣於曹操,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說起官渡之戰,大家都知道這是三國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此役過後實力強大兵力充足的袁紹走向衰敗,兵寡地薄的曹操卻一路發展壯大。有人說袁紹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沒有曹操手下那樣的絕世謀臣。我們就來看看官渡之戰的時候手下的謀臣到底做了哪些事?

第一位田豐,早在袁紹攻打公孫瓚的時候,田豐就建議袁紹儘早把天子接到身邊,這樣可以名正言順的號令群雄。可是袁紹卻覺得天子在身邊,凡事都要啟奏彙報十分麻煩,而拒絕了田豐的建議。如果當初採納計策,估計都不會有官渡之戰的發生。

官渡之戰前夕,田豐又進言於袁紹,勸說主公不要急於和曹操開戰,部隊攻破公孫瓚才沒有多久,軍隊百姓都急需休養生息。曹操雖然兵少但個個身經百戰,以逸待勞才屬上策,結果袁紹不但不聽還把田豐關了起來。

第二位逢紀,逢紀因為與田豐不和,所以趁田豐入獄期間,上告袁紹說田豐故意散布言論說主公討伐曹操必定失敗。袁紹聽後大怒,下令斬殺田豐,眾臣勸說之後才肯作罷。

第三位許攸,在袁紹與曹操對峙期間,許攸得知曹操急缺糧草,於是向袁紹報告這一消息,而且提出夜襲許昌的奇策。袁紹猶豫不決,認為這是曹操擺的的迷魂陣,不敢輕舉妄動。後來還聽信小人之言,認為許攸與曹操有串通之嫌,故意獻計陷害自己。許攸無奈之下只能投靠曹操,這才有了夜襲烏巢。

袁紹帳下的謀士既有良言妙計也有讒言佞語,只是袁紹該聽的沒有聽,不該聽的卻深信不疑,官渡之敗要怪只能怪他自己。

關於郭圖這個人,史學家都一致認為,不管是袁紹官渡之戰的失敗,還是後來袁家三兄弟的內鬥,這個郭圖都充當著相當不光彩的角色。因此,有人說也許郭圖其實就是曹操派過去的卧底。在官渡之戰前,他勸說袁紹不走東路,而是選擇曹操準備充分的官渡進兵,;也正是郭圖不斷的向耳根子軟、疑心病重的袁紹進讒言,才引發後來具有真正才華的沮授兵權被奪;也正是郭圖建議袁紹讓張郃、高覽進攻固若金湯的官渡大營,並且在二人一時半會攻不下就詆毀導致他們投降曹操;官渡之戰袁紹失敗後,又是他進讒言想殺了審配。在袁紹死後,也正是郭圖一個勁的鼓動袁譚,才導致袁家三兄弟內戰不休。從這一系列的事件來看,郭圖這個和郭嘉同姓同族,並且和郭嘉是老鄉的傢伙是真的很有可能是曹操的卧底。

但所謂奸臣的下場都不會太好,雖然郭圖為「曹操的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也許曹操是為了殺人滅口,郭圖最後還是被殺了。而同樣屬於奸臣序列的辛評、辛毗兄弟,卻得到了曹操的重用。

一個政權的覆滅,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政權的滅亡和上位者是否會用人,和政權內部是奸臣多還是重臣多,和政權內部是否團結一致都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因此,在我們現代社會,我們大家一定要做一個「忠臣」,因為組織強大了,我們個人才會跟著有大發展。

官渡之戰本質上是一場國戰,雙方都是傾盡全力,而袁紹方面諸子爭鬥不休,眾臣四分五裂,袁紹本人又搖擺不定,這時候怎麼去和曹操拚命,所以官渡一戰,許攸張郃等人的叛逃豈不是註定的,戰爭永遠是政治的延續,曹操方面難道沒有這些問題嗎?也有,但是曹操很好地解決了或者說壓制了,這樣他就能動員全部力量投入戰爭,就像近代的這場國戰,國軍派系林立,共軍難道就沒有派系嗎?這就要看領袖的領導藝術了,很可惜袁紹並不是頂級的政治家,而曹操卻是,因此他的集團覆滅是肯定的,不是因為一些偶然事件,就這樣說吧正是因為袁紹的領導不力才導致了許攸出逃事件的發生,戰爭正在進行中,都會有這種事發生可見袁紹集團內部的鬥爭已經激烈到了何種地步,而袁紹茫然不知。

退一步說即使官渡之戰袁紹取勝了,就他的那個繼承人問題就能要他老命,真不知道是多傻的人才能想出讓每個兒子各領一州的解決辦法,這不是鼓勵內鬥嗎,還有人說袁紹政治水平高,戰略方針正確,那您說說帶著一群恨自己人比恨敵人還要厲害千萬倍的部下怎麼去跟敵人拚命?

袁紹官渡之戰大敗後,他所管轄的區域有多起叛亂和割據勢力的反攻,袁紹陸續平定了各處的叛亂,而且區域趨於穩定,經濟得到很大的恢復,軍隊人數頗增。袁紹如此的勢力,為何還是被曹操所滅呢?主要歸於這六點。

志大而智小

袁紹素有大志,有一統天下的志向,手下戰將眾多,謀士不盡其數,但是袁紹本人不是帥才,而且不聽諫言。官渡之戰失敗後,袁紹因為自卑,怕謀士田豐取笑他,下令斬殺了田豐,讓很多謀士寒了心,斬殺謀士就是把賢才拒之門外,此後投靠袁紹的謀士越來越少。

色厲而膽薄

袁紹是一位膽小之人,遇事不能冷靜思考,優柔寡斷,善於聽信讒言,不喜歡直言。在很多決策中喪失了一次次機會。

忌克而少威

袁紹和曹操本人比,差距不是一點,曹操是一位梟雄,多疑而且狠毒,遇事善於決策,而且聽直言,有著獨到的見解,愛惜謀士,廣納賢才,在軍隊中威嚴甚高。曹操再一次出征中,命令軍隊不可踐踏莊稼,但是自己的馬車不小心衝進莊稼地,曹操拿刀要砍下頭顱,群將勸阻,最後割發以替,可見曹操軍隊之嚴明,有如此的軍隊怎能不勝。

袁紹在這一點做的很是不足,他遇到事情就是大喊大叫,不斷地變換,有時考慮半天,一旦謀士謹言多個策略,袁紹必然大亂,不知如何是好,作為一個統領者,不能合理的判斷和決策,註定是一個失敗者。

兵多而分畫不明

袁紹兵將雖多,但是分化很不明確,而且統兵作戰時,後方經常叛亂。邊疆區域駐守過於疏忽,對於四州之兵分布,冀州之兵過於集中。曹操在官渡之戰和後期對袁譚、袁尚的用兵,就是看到這個方面的疏忽,出奇兵戰勝的,曹操善用圍城逼迫投降。

善感病死

官渡戰敗後,袁紹也多次出征,袁紹本人多情善感,遇到事情經常會流眼淚,心態一直不好,勝敗乃兵家常事,為將者要拿得起放得下。袁紹晚年一直悔恨自己,惋惜自己沒有一統江山,抑鬱成病,.袁紹在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夏天病死,具體病因不詳,史料記載袁紹是公元146年出生,公元202年去世,具體年齡不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80後作家煙灰說文化 的精彩文章:

魯迅先生對袁世凱的評價,超出了我們的預料
二戰中的日本女兵有多殘暴?戰敗後下場又有多慘?

TAG:80後作家煙灰說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