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七年一輪迴!當年忍痛割肉的馬雲,終於迎回了「親兒子」!

七年一輪迴!當年忍痛割肉的馬雲,終於迎回了「親兒子」!

兜兜轉轉又一圈!

七年了,螞蟻金服又回到了「阿里爸爸」的懷抱!

七年前,馬雲背上了「偷走支付寶」的罵名;七年後,馬雲強勢回歸,阿里巴巴宣布入股關聯公司螞蟻金服佔據33%股份。

(一)

說起螞蟻金服,不了解的人或許感到有點陌生。

但提起支付寶、餘額寶,在如今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據官方數據,截至2017年年底,支付寶全國實名用戶已經達到了5.2億。這遠遠高於三分之一人口的數字,為人震驚!

當然,螞蟻金服可不僅僅局限於此。圍繞金融領域的產品,幾乎全涉獵了。比如螞蟻聚寶、芝麻信用、螞蟻花唄、螞蟻借唄、招財寶、網商銀行等。

支付手段有支付寶,銀行業務有網商銀行,保險業務有眾安保險、淘寶保險,證券業務有淘金100指數,借貸有螞蟻小貸,理財有螞蟻聚寶、餘額寶、招財寶等等。也就是說,螞蟻金服在金融行業承擔的業務可不少。

出門不帶錢包、不帶銀行卡,手機支付寶掃碼買單!

上網購物螞蟻花唄,當期先快樂,下期再還錢!

餘額寶的利息往往略高於銀行的定期收入,那就把錢放進去唄!

每次支付,貨幣所有權在改變。也就是說,於你於商家,貨幣的數字在改變,但是於螞蟻金服來說,他仍然可以拿著這筆錢做投資。

總而言之,你能想到的,螞蟻金融都不會放過。這意味著,在金融領域裡,基本上沒有螞蟻金服做不了的業務。而這些領域的市場空間有多大,我不說,你也明白。

(二)

其實到現在,還有很多人沒有釐清阿里集團與螞蟻金服的關係。

在這裡,要糾正大家一個錯誤的概念:雖然螞蟻金服的業務是從舊阿里分出來的,但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並不是一樣的,而是兩個不同的有相互關聯的公司,控股情況也存在著差異。

阿里主要領域為電商,螞蟻金服主要領域在金融,為了鏈接更多的資源,二者的分離也並不意外。

另外,用螞蟻金服CEO彭蕾的話來說:螞蟻金服集團是全內資公司,與阿里是重要的合作夥伴和服務提供商,螞蟻金服和阿里巴巴都是獨立的法人實體企業,也是關聯公司。

注意到重點了嗎?螞蟻金服集團是全內資公司。

在螞蟻金服的投資者名單中,不乏「國字型大小」開頭的資本,比如社保基金、國開金融等。

2015年7月,螞蟻金服宣布完成A輪融資,估值450億美元,投資機構包括全國社保基金持,股比例最高,為5%,這是國務院批准其擴大投資範圍後的第一單直接股權投資項目。吃完,還有國開金融,人壽、人保、太保與新華人壽四家保險公司,各投資約9億元,每家約佔0.5%。

而在2016年4月,螞蟻金服宣布完成B輪融資,此輪融資額超過45億美元,是全世界互聯網公司單筆最大融資額。本輪融資除了A輪戰略投資者繼續投資外,新增戰略投資者包括中投海外和建信信託等。

螞蟻金服之所以能夠獲得今天這番成績,與國有資本的介入還是有一定關聯的。

2003年,淘寶成立,但是面臨著和ebay的正面競爭,也不得不面臨缺錢的困境。2005年,雅虎以10億美金,成為了阿里集團的控股股東。此後,支付寶成為主要支付手段。

但你要知道,國家是不會允許外資染指中國金融的,也就是說,如果阿里巴巴掌控支付寶業務,那勢必會面臨眾多問題。這也正是為什麼螞蟻金服產生的原因之一。

仔細看還會發現,在螞蟻金服的兩次融資中,沒有阿里集團的參與。股東沒有阿里,融資也沒有阿里,二者的關係並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就連馬雲的股份也是被稀釋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三)

雖然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在結構上沒有關係,但經濟上卻存在著很強的聯繫。

2014年8月,阿里巴巴發布的招股書中公開披露了這一潛在的交易安排。根據當時的協議,螞蟻金服每年需向阿里巴巴支付知識產權及技術服務費,金額相當於螞蟻金服稅前利潤的37.5%;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阿里巴巴有權入股並持有螞蟻金服33%的股權,並將相應的知識產權轉讓給螞蟻金服,上述分潤安排同步終止。

而在2018年2月1日,阿里巴巴宣布入股關聯公司螞蟻金服佔據33%股份。

阿里此舉選擇股權,而不是現金,意味著阿里對螞蟻金服的前景充滿信心;另一方面,入股螞蟻金服也將提升阿里的市值。

對阿里集團來說,毋庸置疑是一件好事兒。

那麼,螞蟻金服做了這麼多年的「去阿里化」,此舉意欲為何呢?

首先,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螞蟻金服的財務負擔。

正如我們剛剛所說的,每年螞蟻金服需要支付給螞蟻金服專利和軟體服務費用,阿里巴巴財報顯示,2017財年及過去的三個財年,螞蟻金服給阿里巴巴支付了66億元的費用。

其次,螞蟻金服拿全牌照,滿載而歸。

我們仔細回憶當年螞蟻金服獨立的過程。2011年5月,雅虎提交的一季度財報披露,阿里巴巴集團已經將支付寶的所有權轉讓給馬雲控股的浙江阿里巴巴商務有限公司。雅虎向外發布聲明,稱支付寶重組時並未獲得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和股東批准,不少人認為當時這麼做的馬雲和阿里巴巴缺少契約精神。當年好不容易才獨立出去的支付寶,如今已經拿到了基本涵蓋所有金融領域的牌照,也是時候回來了。

當然,外界的普遍解讀是為螞蟻金服的上市鋪平道路。

一直以來,螞蟻金服的上市之路都備受關注,傳聞不斷。雖然A股、港股和美股都曾經向螞蟻金服拋出橄欖枝,但馬雲於去年11月在香港經濟日報的採訪中示12至18個月都不考慮螞蟻金服上市計劃。「一個公司要上市不難,難的是戰略性產品,我們要宣布的是最重要的戰略性產品,沒有戰略性的產品、業務和思考,公司是走不遠的。」

馬雲都不急,我們急什麼呢?螞蟻金服的未來一片光明,我們都看在眼裡,上市只是早晚的事。

如果未來螞蟻金服上市,估值勢必會達到千億美元。於阿里集團,於螞蟻金服,都是好事一樁。

(四)

螞蟻金服全球化的步調,正在慢慢展開。

螞蟻金服通過兩次投資成為印度Paytm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0%,間接試水國際化,欲圖成為全球第三方支付宏偉目標。另外,近期還入股印度版餓了么Zomato。

收購泰國支付企業Ascend Money 20%的股份,參照螞蟻金服的業務模式,拓展線下支付、小額貸款等多項業務。

支付寶還與多個國際支付機構合作,包括英國的Worldpay、德國的Concardis、法國的Ingenico、日本的Recruit、美國的First Data和Verifone。

想要發展,離不開全球化,螞蟻金服也正向這個方向前行。

馬雲用十餘年的時間創造了阿里巴巴的神話,如今螞蟻金服雖然才成立三年多,但有雄厚的資金、強硬的關係、精妙的運作,要什麼時候能成為下一個阿里?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蜜財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事咖說 的精彩文章:

無懼海爾美的,家電行業殺出大黑馬,5年上漲10倍!

TAG:咖事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