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秋英雄志×淳于髡篇×無雙國士

春秋英雄志×淳于髡篇×無雙國士

如果一切能夠假設的來的話,齊湣(min)王也許會說一句:使淳于髡(kun)在,不使孤至此。

淳于髡,齊國之滑稽者也,身高是一米四,算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侏儒。古代不跟現在一樣有那麼節目,就算是國君忽然想聽一首歌,也只得招來相應的歌者,這一來一回起碼半小時。

而且,也不是說找個人就能唱的,同一首歌不同的人唱起來,梁靜茹暖暖的語調和周杰倫暗啞的音質,各有千秋,可人也各有所好。國君可能更喜歡聽另一個版本的,自從李夫人走後,再也聽不到人唱出「佳人難再得」的味道,自然感傷不已。

跟如今的我們一般,太深刻的電影看多了也沒什麼意思,喜歡尋找一些簡單的快感。宮廷宴會之中,一曲已吧,下一首還要準備,那麼就需要籃球寶貝們上台秀秀熱舞,或是接吻屏讓觀眾有點參與其中的樂趣存在。

而侏儒們一般擔任這種丑角,奇異的外型再加上滑稽的動作,頂尖的表演者一定不亞於卓別林,在宴會中也是大放異彩,而且也是有預約的,一般大臣祝壽還要提前預約,以防沒有檔期。

故而淳于髡生活的也不錯,之前提過髡刑是指將頭髮剃掉以示懲戒,可能他還剃了光頭或是做個前衛的造型,故而人家稱呼他為淳于髡,淳于是姓,漸漸地忘了他的本名。

據說那時候有一個習俗,就是家中長女不能出嫁,要招贅婿留在家中主持祭祀,學名叫巫兒。以我所見,大抵是家中女兒多的要為家中續香火的含義。贅婿的名字聽起來就不好聽,子女要跟女方的姓,即便是在鄉村,也少有人願意去做,故而大戶人家也只能降低要求,淳于髡於是光榮中標。

其實這位淳于兄弟說來也是上層人士,每日里接觸的是達官顯貴,君王也喜歡他,算是成功人士了,便是入贅也不辱沒大戶人家的女兒,何況人家博學多才呢。

齊威王剛即位的時候,每日里沉湎酒色宴飲,引得四方前來攻打。於是淳于髡上前說,國有大鳥,三年不飛,大王猜這是什麼鳥。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似曾相識。

齊威王說,不飛則已,一飛從天。

於是鳥人召集齊國七十二個縣的長官,賞賜一人,說三年來你一直兢兢業業,寡人看好你,而後誅殺一人,說三年來劣跡斑斑,該殺。

於是全朝悚然,諸侯各國聽說後生怕結怨於齊國,於是將以前侵佔的地退還了,齊威王自此威震天下38年。

楚莊王的這招其實蠻靈的,大多數新人上台大家都要摸摸人家的脾氣才好辦事,誰也不想當火鍋底料,如同闖紅燈,都在等第一個邁步大膽的往前走的。

於是虛驚一場後,大家濤聲依舊,這不本性就出來了,然後再下手,猶如曹操說的我好夢中殺人一樣,誰也不敢懈怠,哪怕看到人家在打盹也要想明白,這傢伙睡著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自此淳于髡入了齊威王的法眼,被視為一個不入流的知己,慢慢的齊威王也改變了看法,因為淳于髡言辭犀利,腦袋轉的快,而且從不吃別人虧,忽然想起了,當年晏嬰不也是一個矮個子嘛,晏嬰能當賢臣,淳于髡不能嘛!

終於機會來了,齊威王在位八年的時候,楚國來打齊國。

那是公元前349年,孫臏和田忌已經玩過一次圍魏救趙了,回來後被鄒忌打壓,此時還在閉關修行。

齊威王想到了趙國,當初是我拉你一把,如今該你報恩了,於是叫來淳于髡,給了他黃金百斤,四匹馬拉的車子十駕讓他去趙國求援。

其實大國之間也知道不欠人人情的,可是大家也要客客氣氣的,你救了過我,我心中感激,可你也不能總是念叨啊,到哪裡都擺出救命恩人的架子。

於是淳于髡仰天大笑,帽子都掉地上了。

齊威王問,你是覺得給你的東西少了嗎?

這種事怎麼能直說呢,於是淳于髡說,我見有個農夫那一個豬蹄一杯酒祈禱說讓自己五穀豐登,糧食多的車子都裝不下,祭祀的東西那麼少,也不怕神怪罪,於是發笑。

齊威王想想也是,乾脆給了淳于髡黃金千溢,白璧十雙,車馬百駕以示誠意,讓他去趙國求救。

淳于髡帶著東西到了趙國,別的不說,光拿出禮單就能夠讓人正視的。好的關係要維護,有錢的就不要吝嗇錢,沒錢的就要多展示情義了,齊國富有天下都知道,真要只拿那麼點禮物,到趙國也會成為笑話,就算人家這次派了兵,那下次呢?

趙王很感動,沒有說物資不夠、士兵回家過年等問題,發兵十萬,革車千乘,前來援助齊國。

坦白說齊楚也就是平分秋色,趙國兵還沒到楚軍就回國了,沒把握的仗鬼才願意打。

齊威王大喜,畢竟兵戈一動,日費千金,楚軍能夠知難而退,自己雖說破了點小財,但是消了災啊,那點錢就當和趙王聯絡感情吧,以後楚國再來,自己再破點小財,趙王自然樂意白收禮物,楚軍自然又會回去,那麼以後就再也不用擔心楚軍了。

功臣歸來,齊威王自然設宴接風洗塵,視其為寡人的晏嬰。不得不說淳于髡還真有點晏嬰的遺風,一樣身高矮小,一樣善於外交,一樣善於勸諫。

於是宴會的形式就按照齊景公和晏嬰的方式走了。

齊威王稱呼都變了,問,先生酒量怎麼樣?

淳于髡說,一斗也醉,一石也醉。

我之前查到秦國一石為109公斤,一石為十斗,也就是11公斤,對此我十分無語,只能用各國度量衡不一來安慰自己。

齊威王自然好奇。

淳于髡:大王賜酒,執法在傍,御史在後,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斗徑醉矣;若是家中有了親戚,我捋起袖子,能喝兩斗;若是朋友來了,那麼五斗都行;最妙的是鄉間飲酒,男女老少全不拘謹,投壺罰酒,握手無罪,前有墮珥,後有遺簪,髡竊樂此,飲可八斗而醉二三;真正暢快的要是宴會後,女兒家送客而獨獨留我,兩人相對而飲,意亂情迷,微聞薌(xiang)澤,那時可飲一石。

齊威王大笑,酒能亂性,性亦能使人暢飲,實情確實如此。

淳于髡因而說,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

齊威王深以為然,命左右撤下宴飲,今日已然盡興。

相對於晏嬰的當頭棒喝,淳于髡的勸誡更使人如沐春風,很愉快的就能接受,這才是勸誡的王道——潤如細無聲。

淳于髡也因此被看重,奉為上卿。

齊威王還有一個重臣鄒忌,也是從生活中小事入手,引申出令人深思的道理,因而備受賞識,說來走的就是跟淳于髡一樣的道路而已。其實君王也是普通人,我們的生活軌跡是公司——家,偶爾處處差,周末打打球,君王的則始終在宮殿之中,了不起出馬遊街,去祭天祭地祭鬼神,去和別的國君會盟一下,聊下感慨心得。

你的所知所見所聞,大多也是網上看的朋友說的小說里寫的,父母家人也在勸你買房結婚,同事教導你如何正確對待工作,大多數人都在一點點學習,有時候也很不耐煩這種教導,那你就應該知道,為什麼君王不願意聽別人的。

高中的時候,父母說你要一心學習,靠個好大學,於是家中三年沒開電視,頂多看看新聞聯播,你說好煩,人生就是學學學,有啥意思;大學的時候,父母說依舊要好好學,你想大學了要把以前沒玩過的全都補回來,於是也只是敷衍;工作了,父母說要談戀愛,要好好工作,你想有好的我自然會談,可是沒有啊,至於好好工作,上上班就好,下了班我還有好多事要做呢,朋友聚會生日,一起打球,玩遊戲,這都是聯絡感情,總不至於不參與吧……

你當然知道他們勸你是為你好,可是你願意聽嗎?

而換種方式,公司里的領導說小夥子很不錯,公司里換水搬東西你們年輕人要多做哦,你也不會抵觸;美女說,哎呀你們去早餐的話幫忙帶個早餐唄,你也沒意見,甚至微信主動問今天要幫你帶嗎?

你沿襲著大學的習慣,一周洗三次澡,一天洗了澡上班,公司美女說你今天比昨天帥多了,不會化妝了吧,你自然說沒有,而後以後上班心甘情願的早起洗澡。

其實都是勸誡,只是換種方式,你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也樂於接受的方式,你不僅樂於採納,甚至對勸誡人很有好感,心中恐怕更期望,讓這種勸誡來的更多一些吧!

孔夫子出門的時候要坐車,要著冠,要振衣,在家的時候也隨意的多,幹活的時候自然不會穿的那麼正式,也不會正襟危坐,更不會說肉不正不食——有就不錯了。

說不會去做賠本的事的,只是說說,演唱會上千的門票,粉絲們千里追星,男人為了博取女人好感而各種送花、問候、獻殷勤,不僅是賠本生意,還做得心甘情願,因為不覺得賠本。

吃飯時男人大方地說他請了,其實也是水平一般,只是渴望大家恭維羨慕的神態。人生在世,做事做人其實大多都是給別人看的,也沒到那種看破紅塵的地步。

不過大家也是各有所求,這裡就不一概而論了。

其實大家都很願意接受別人的建議,只要這種建議能讓他在以後如魚得水即可。

比如著裝和髮型,其實大多數人都是模糊的,也都渴望著得體的服裝和髮型,只是自己著實不知道怎麼挑,事實證明自己真沒眼光,挑好的後面都會後悔,尤其是髮型,我也不知道自己什麼適合什麼髮型啊,那就只能你看著減唄,那時候心中肯定在想,若是有人給自己量身定做髮型和服飾多好啊!

還有健身,為了完美身材都在花錢請教練,路邊看一下,發傳單的一半是某健身場所辦理會員,另一半是英語學習班。據聞某個女人微信簽名改成「再也不和男教練上床了」,於是乎每次去健身房很多男教練強著指導……

君主對會勸說的人絕不反感,反而很尊敬,喜歡聽他的,齊景公對晏嬰簡直是盲目的信任,就是相信,有他在齊國不至於亡在我手罷了。

比如鄒忌,自從齊宣王上任之後,對他是怎麼看怎麼彆扭,從楚國請回來叔叔田忌,也開始重用晏首了,對人說,你看鄒忌身邊多少服侍他的人,而晏首雖顯貴,身邊服侍的就那幾個,由此看出晏首人品要比鄒忌好得多。

成龍說最看不慣現在的明星,一出門前呼後擁,住酒店三四個助理每人一間,給製片方帶來很多麻煩,說范冰冰身邊人也很多,但是一見到自己就會趕緊讓身邊的人走,說再這樣大哥又該不高興了。

我們看到的時候也不高興,但是其實想想,你看到的影片大多數都是他們拍的,在戲裡深情流露,就算人家是小鮮肉,但也能吸引流量啊,換其他人或許一個助理都沒有,但是拍出來電影沒人看,製片商不照樣賠的底掉。

鄒忌於是找到齊宣王,對他說,你覺得老人年老後,膝下是有一個兒子盡孝開心呢,還是有五個兒子盡孝開心。

齊宣王說,多子多福,兒子都孝順的話,自然是五個好。

鄒忌說,父子如君臣,我侍奉君王也想別的賢士侍奉君王,所以見到賢士就會向君王舉薦,而晏首向君王舉薦過幾人?

齊宣王愣了下,腦袋轉過來彎後才頓悟,我要大臣是幹嘛,是要他們盡心為國,他們能夠艱苦樸素我當然高興,但是你艱苦樸素了,國民也跟著你過苦日子,那有啥奔頭,自此知道晏首閉塞言路,昔日晏嬰發現賢人,即便是車夫都能舉薦給齊景公,你差這位本家先祖太多了,真的只是學到了皮毛罷了!

當然,舉薦人當官也是有風險的,也不是晏首如何如何,可能人家高風亮節,不願意隨便用自己的名義保舉人,擔心所託非人害人害己罷了。

曾國藩率領湘軍跟太平軍打仗初期也很有節操,不枉保舉,打了勝仗之後給朝廷的表章上列上有功的將士,誰有功寫誰,很是實誠。而其他人呢,打了勝仗,恨不得把自己的狗都一併列上去,朝廷自然不傻,但是這種事情也不至於影響軍心,於是半推半就半砍價的就答應了,無功被保舉的自然感謝主帥,送錢送戰利品的表忠心。

後來曾國藩回家之後幡然醒悟,覺得自己太寒將士心了,不枉保舉所以人心不附,於是洗心革面,不能把這個世界讓給那些我討厭的人啊!

曾國藩也開始大肆保舉人,也會玩花樣了,都是為國盡忠,憑什麼啃骨頭的仗就得我去啊,誰官大誰去啊,但是他畢竟是為了建功立業,最後也是他平定了太平軍。我們常說做大事不拘小節,那什麼是小節,之前說的不枉保舉是不是小節呢?

我想是的,也有很多,包括劉邦逃跑,嫌馬車跑得慢就把親生兒子和女兒推下馬車,夏侯嬰立刻停下馬車去把兩個孩子抱上馬車。

劉邦最開始還裝作孩子不小心掉的,見夏侯嬰如此也沒反應,兩三次後也怒了,直接拔出劍說追兵在後面,你他媽的別浪費時間了好嗎?

夏侯嬰說,是你他媽的在浪費時間,殺了我你就自己趕馬車吧,你會的話。

劉邦於是忍氣吞聲,悶悶不樂的坐了回去。

武則天看到的時候稱讚說,偉哉,大丈夫也!

自然,這也是不拘小節。

故事說完,那時候的兒子、女兒都記事了,後來一個是漢惠帝,一個是漢惠帝姐姐魯元長公主,對夏侯叔叔感恩戴德,連呂后都捧著杯子對夏侯嬰說,不是你我一雙兒女不知死在何方了。

呂后將皇宮附近的一所宅院賜給夏侯嬰,名曰「近我」。

而淳于髡聽到鄒忌的故事後,一日之內連續推薦七個賢士給齊宣王。

齊宣王招招手說,你過來,我聽說千里一士,百年一聖,今天你一天就給我推薦七個人,難不成批發來的嗎?

淳于髡說,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我認識的賢士何止七人,後面的後面再一一跟你說。

齊宣王心中估計也是蠻鬱悶的。

後來齊國討伐魏國,魏國於是派人送給淳于髡寶璧兩雙,高級馬車兩駕,淳于髡自然笑納,表示會在齊王面前美言幾句。

自然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了,淳于髡加加工,改成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的事,繪聲繪色,於是齊宣王罷兵了,納諫也是有慣性的,聽人聽多了,有時候人一來你就知道,我要該注意了。

後來有人告密說,魏國人送了東西給淳于髡,他這才挺身而出的。

齊宣王一臉WTF,招來淳于髡說,聽說你拿人東西了。

淳于髡點了點頭。

齊宣王想起鄒忌說的故事,我養官是為國做事,你舉薦人我忍了,如今竟還吃裡扒外,讓我怎麼信你以後說的話,於是問他,你說寡人該拿你怎麼辦?

淳于髡笑笑,那麼君王說我之前說的故事有沒有道理。

齊宣王說,道理我都懂,可是……

淳于髡說,既然對齊國有利,我拿不拿東西有關係嗎?

齊宣王說你等等,讓我捋一捋啊,心想麻蛋,怎麼前一刻還那麼堅定地事心中又變卦了……

此淳于髡之能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哲 的精彩文章:

春秋英雄志×孟子篇×南柯一孟

TAG:公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