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收復山河酬壯志,誰賦鄉愁?

收復山河酬壯志,誰賦鄉愁?

或許是因「此地空餘黃鶴樓」中的「空餘」二字,黃鶴樓在心中總有一種蕭索衰敗的氣象,加上三九的寒冬節氣,更添幾分凄涼的意味。因為對荊楚歷史文化的嚮往,心心念念的全是湖北省博物館,到達武漢後的第一站並沒有選擇黃鶴樓。但當他人遊玩歸來,說起黃鶴樓所見的種種,遂心生嚮往。第二日,便急不可耐地去尋找它的蹤影了。

鸚鵡洲、漢陽、晴川閣,看到這些沿用至今的地名和古迹,頓感親切。正是因為唐朝詩人崔顥將它們都寫在了那首千古吟誦的古詩里,人生地疏的隔閡感便瞬間消失。

武漢的寒風不比北方凜冽,路旁仍舊是茵茵的綠色。到達黃鶴樓公園,並沒有急著去尋找主樓,而是在園區緩行,欣賞著臘梅花開時的妖嬈身姿以及紫薇樹形態各異的枝幹。園區內雖養殖仙鶴,以附黃鶴樓之名,但很顯然,仙鶴並不能適應這裡的環境,盡顯垂頭喪氣之態。

沿小路東行,卻見岳飛雕像:他扶鞍勒馬,神情憂憤,戰馬黯然俯首,似有不平之意。岳飛本是河南湯陰人,不知與此地有何因緣。詢問講解員後才知,岳飛曾在鄂州(今武昌)屯兵達七年之久,並從這裡率軍進行了四次北伐。

紹興三年(1133)十月,南宋與金南北對峙。由金朝扶持的偽齊國主劉豫軍隊攻佔了南宋的襄陽等六郡。襄陽六郡,西接秦蜀,東瞰吳越,進可出擊中原,退可掩衛湖廣,其失守對南宋朝廷有著極大的威脅。岳飛接連上書奏請收復襄陽六郡,並言:「恢復中原,此為基本。」奏議得到朝廷許可,但宋高宗又特別規定岳家軍不得稱「提兵北伐」或言「收復汴京」,只以收復六郡為限。次年五月,朝廷正式任命岳飛統軍出征。軍紀嚴明、士氣高昂的岳家軍,在三個月內迅速收復了襄陽、鄧州等六郡,有力地保衛了長江中游的安全,打開了川陝與朝廷的交通道路。此戰大捷,32歲的岳飛被封為清遠軍節度使,成為有宋一代最年輕的建節者。但他並非貪圖功名之輩,始終不忘北伐大業。襄陽六郡的收復,為反攻中原創造了有利條件,再次激起了岳飛直搗黃龍、收復失地的豪情壯志。不料朝廷卻以「三省、樞密院同奉聖旨」的名義要求岳飛收復六郡後班師回朝。岳飛只得率部回到鄂州。在鄂州,岳飛在黃鶴樓北望中原,寫下了《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花遮柳護,鳳樓龍閣」的繁盛景象,我們至今還能在《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東京汴梁城中尋找到,這是後世大多數文人最嚮往的朝代,也是岳飛將軍的魂牽夢繞的北方。中原的凋敝寥落,讓他感受到了切膚之痛,這其中有家國之仇,有壯志難酬之恨,也有隱不去的鄉愁。

紹興六年,岳飛再次出師北伐,攻佔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岳家軍節節勝利,金兵聞風喪膽。正待岳飛要乘勝渡黃河消滅金朝之時,卻接到十二道朝廷催促退兵的緊急金牌。岳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鎮守鄂州時,他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寫懷》——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數次功敗垂成,並未減精忠報國的赤誠之心。報國無門的憂鬱,「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憤懣,讓充滿英雄氣的錚錚鐵漢也心生惆悵,寫下了凄清婉轉的《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一代戰將最終卻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害。「王師北定中原日」,這個文人士大夫乃至無數黎民百姓的終生之願,在整個南宋再也沒有實現。

撼山抑何易,撼軍抑何難,願忠魂常鎮荊湖,護持江漢,雄風大業,先從三戶起;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奉讜論復興家國,留得乾坤,正氣新猷,端自四維張。」民國二十六年,孔庚敬在岳武穆亭題寫此聯,以激勵百姓抗日。可見,英雄並未死去,忠義將永世長存。

黃鶴樓並沒有因為岳飛的故事再添幾分盛名,人們似乎忘記了,黃鶴樓最初是用於瞭望守戍的「軍事樓」。黃鶴樓建成的三國東吳黃武二年,已經離關羽去世有三年的時間了。但是,赤壁鏖戰、單刀赴會、鎮守荊州、敗走麥城這些與關羽、荊楚大地相關的故事卻是歷代傳頌。黃鶴樓與關公並無任何關係,但這裡存有的那股忠義之氣,卻將時隔數百年的關公與岳王連在了一起。近千年來,關帝廟和岳王廟在全國各地多有供奉,後世的信奉正表明了人們對忠義精神的傳承與尊崇。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千年後,再讀此詩,讀到的不僅僅是崔顥當年不得志的惆悵,更多的是去國懷鄉時仍舊葆有的民族大義與家國情懷。從三國至今,歷史上出現的每一個與之相關的人物和故事,都不斷地豐富著黃鶴樓的文化內涵。

唐朝詩人李白也曾到黃鶴樓,遊覽後便想賦詩一首,這時有人告訴他,詩人崔顥曾題《黃鶴樓》,李白見後,甘拜下風,將手中之筆擱置一旁,說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直到多年後,李白才寫下那首著名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康熙年間,著名戲曲家孔尚任遊歷黃鶴樓,見附近有一無名小亭,便以李白擱筆為典,將其命名為「擱筆亭」,並欣然賦詩。此後,擱筆亭成為文人墨客酬唱之所。如今,原有的擱筆亭已毀於戰火之中,現存於黃鶴樓園區的擱筆亭乃1985年重建。

「惟楚有才」,自古以來,荊楚大地就賦予了生於斯長於斯的鄉民們太多的文化自信,這種文化一脈相承,又綿綿不絕。當代作家土家野夫的那本《鄉關何處》,亦是沿用「日暮鄉關何處是」的典故。這個頗有些匪氣的湖北漢子,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他的江湖——故鄉、故人、故事。歷歷見血的文字,呈現出一個前所未見的世界,年少輕狂的我曾被此書感動的一塌糊塗。

今日所見的黃鶴樓,落成於1985年,唐宋元明清時,黃鶴樓都曾毀於戰火,後皆重新修建。黃鶴樓的三樓展廳中,還有根據唐至清時不同朝代的史料記載所建的黃鶴樓模型。黃鶴樓引起歷朝歷代的重視,還是因為它不同尋常的傳說故事。

公元765年,閻伯理奉長官穆寧之命,撰寫《黃鶴樓記》。這篇樓記,將鶴與仙人緊密地聯繫起來,且交代了唐代以前有關黃鶴樓的文字記述,是諸多關於黃鶴樓的史料之中最為吸引後人矚目的文章。「費禕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以名樓。」按照樓記記載,《圖經》、《神仙傳》、《述異記》之中都曾涉及費禕登仙,駕鶴在此休憩的故事,這是最早的關於神仙駕鶴的故事。

唐代之後,與黃鶴樓相關的仙人,不再以鶴為坐騎。在南宋初期,黃鶴樓跟呂洞賓有了聯繫。至於元代,黃鶴樓又成了仙人呂洞賓的升天之地。呂洞賓對黃鶴樓的影響,超過了起初的「駕鶴之賓」。民國之時,黃鶴樓還曾被改造為呂祖祠。

現在流傳較廣的道人用桔皮畫鶴之說,其來源可尋於金代王朋壽《增廣類林雜說·卷十二》和清代褚人獲《堅瓠八集·卷之四·黃鶴樓》。相傳辛氏以賣酒為業,一位衣著襤褸的道士連續半年天天向他討酒。辛氏非但沒有怠慢,還常以大杯酒奉上,從不問酒錢。道士為了感謝他千杯之恩,臨行前用桔皮在壁上畫了一隻鶴,因鶴為桔色,故稱黃鶴。黃鶴從牆壁飛下,為來賓起舞助興。從此酒肆賓客盈門,生意興隆。十年後,道士復來,取笛吹奏,跨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他致富的仙翁,便在此地起樓,取名「黃鶴樓」。

登臨黃鶴樓,往日的硝煙早已散去,瀰漫在大霧之中的「長江天際」也悄然難尋,「沉沉一線穿南北」的武漢長江大橋巍然而立,訴說著新時代的盛世繁華。而在時代背景下,一個人的豪情壯志、憂思鄉愁,才是壯美篇章中最動人的旋律。

山東人shandongpeopl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東人雜誌 的精彩文章:

大隱金門是謫仙

TAG:山東人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