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MIT媒體實驗室高級顧問:區塊鏈泡沫在推動大家的想像

MIT媒體實驗室高級顧問:區塊鏈泡沫在推動大家的想像

Michael Casey是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數字貨幣計劃」高級顧問。

2018年1月,Casey在混沌創業營&創投營矽谷模塊為80多位創業者、投資人解讀了他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泡沫和未來的理解。

Michael Casey在矽谷為混沌創業營、創投營同學授課

授課老師 | Michael Casey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數字貨幣計劃」高級顧問

我把區塊鏈技術當作一個真理的機器,為什麼?

這個真理是主觀的,不是絕對的,找到真理意味著達成「共識」。而區塊鏈技術就是一種能使不同的人,就一些事實達成共識的機器。所以是集體追求真理的機器。

區塊鏈技術的本質

達成共識、建立信任

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說,人類的崛起源自於講故事的能力。比如,貨幣只是記錄工具,它發揮作用是要我們相信貨幣的故事,相信它的價值。這就是達成共識的能力。

建立共識的前提是信任,相信錢、價值這些信息是真的。所以信任是幾個世紀以來,我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的問題。

目前社會的信任源於體制,比如政府、註冊機構等等,最重要的代表是銀行。整個現代世界就是銀行業建立起的信任發展來的。

他們控制了所有信息,誰做什麼事情、得到什麼,都是由他們決定的。但他們建立的信任可以打破,就形成了信任的問題。例如雷曼兄弟,形成了2008年次貸危機的起點。

雖然這樣的信任危機可以用審計等監管來解決,但這種解決方式並不完美。

怎麼樣能夠建立一個體系,不需要外部的監管,但是同時其內部的機制可以完成自己對自己的監管?

在這種情況下,又怎麼避免造假、編造或者拷貝?怎麼避免雙重支付?

建立一種分散式賬本,讓每個人都記賬。

這就是區塊鏈所達到的一個目的,用一個去中心化的解決方案,解決一個幾世紀以來的這種集中化的問題。

具體怎麼操作?

舉個例子,比特幣就是每個人的電腦都在做賬,記賬的過程,都應該去做一定的計算,於是有了「挖礦」的概念。

挖礦不是創造出比特幣,而是在維護一個分類記賬。整個去中心化系統中計算的任務非常重要,而且挖礦,相當於你去認證你的工作。如果你有能力挖礦,提供更多的計算能力是沒有問題的。

計算提升了造假的成本。在比特幣的網路中,如果有人想去掌控超過50%以上的認證,可能要幾億美金。

比特幣相當於建立了一個非常好的去中心化的賬本,每一個挖礦者為了自己的利益去提供算力,他們只是在挖比特幣。但是同時,作為結果,他們又在做系統維護的工作。

這種去中心化的結構強大並且安全,因此從未被黑客成功侵襲過。

區塊鏈的顛覆之路

數字化貨幣、智能合約和供應鏈改造

數字化資產

這樣的技術創造出了數字化資產的概念。

資產的特徵是什麼?稀缺,不可複製,代表價值。

在遊戲中購買代幣算資產嗎?算。只要你不能創造出假的版本、無法複製就有價值。

例如,遊戲在區塊鏈上有認證環節,讓區塊鏈認證你的遊戲是真,而不是複製出來的假版本,你在這個遊戲中的代幣就是數字化資產。

這相當於把現實中的價值分配給數字世界,形成一個價值鏈的市場平台。比特幣和以太幣等電子貨幣都如此。

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新概念,比特幣是數字化資產的第一個應用案例,數字化形式,代表價值。

智能合約

合約是什麼?雙方或者多方達成協議,包括義務、權利等很多條款。

確認條款並不容易,因為一旦某些條件改變,可能就無法執行義務。即使合約合法,也必須信任對方依照合約做事。

去中心化的系統是不可逆的記賬,且沒有一個人能夠篡改。因此智能合約是把條款放入整個數字化系統中,有條件改變,計算機可以進行。比如,某些價格上升,合約方就必須增加支付。

隨之而來的概念就是因提供算力而獲得獎勵的「錢」,Token。Token是有使用的範圍的,它有自己的一套規則和價值,我們可以把它當做一個支付。

Token可以數字化和物聯網的實體進行相連,並且無法篡改。比如電網系統的Token,如果我不支付,電網可能會自動不給我配電。

還有什麼場景適用?

證券的交易,不再需要中間方和清算中心;審計,不再需要每三個月派人進行審計,隨時都可以進行查賬;物權的登記,比如房產證,記賬在區塊鏈上,沒有人能去篡改;版權管理,放入區塊鏈形成智能合約,沒有人能夠去複製;還有物聯網,可以用分散式能源,而不用通過中心化的電力公司或中間商。

供應鏈改造

很多公司在想,「我們做的很好了,供應鏈管理的不錯,也有自己的資料庫,區塊鏈有用么?重新打造需要很多算力,成本也很高。」

但實際上需要考量,在商業環境中,公司的信任成本有多少?有沒有由於信任而導致的問題。

比如說,當你要花幾十天的時間才能去認同給你的發票是否可以,再去確認訂單是什麼樣的,付賬是什麼時候進行的,如果這個過程成本很高,追蹤這些環節的成本也很高時,這就是一個信任問題。

有一個現象跟上面所說的情況類似,叫公地悲劇,講的是在公共草地上,每增加一隻羊會有兩種結果:一是獲得增加一隻羊的收入;二是加重草地的負擔,草吃完了,土地就沒用了。

經過思考,牧羊者決定不顧草地的承受能力而增加羊群數量。於是他便會因羊只的增加而收益增多。看到有利可圖,其他牧羊者也紛紛加入,草地狀況迅速惡化,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公地悲劇說的就是出於大家互相的不信任,都想先下手,創造優勢,這是人類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但區塊鏈能很好的將這個問題解決:區塊鏈是一個公共的分類賬,就像公共的地區,我們可以在其中做不同形式的活動,比如以區塊鏈為基礎的供應鏈,供應鏈里的每個成員都能夠幫助建立一個架構。

這裡的信息是得到加密的,是值得信任的,企業的身份認證不需要再證明,供應鏈的任何一個節點的信息企業都能夠把握,包括生產多少產品,是不是你這個生產或者供應,是不是已經符合標準等等。

同時帶來的一個好處是效率的提升。供應鏈的運行中因為信息不對稱,會造成諸多浪費,實際需求是100%,要配150%的資源才能保證完成。

如果我們能採用區塊鏈的系統,使信息能夠交流、透明,就可以大大提升效率。這是一種循環經濟,我們所有浪費都能夠循環和再次使用,對環境造成的損害就大大減少。

區塊鏈的問題

誰來擴充區塊鏈?

雖然區塊鏈技術能夠帶來諸多好處,但我們也需正視它所面臨的問題。

垃圾信息的進入

當垃圾信息進入這個不可更改的分類賬時,這個垃圾會被永久的記錄,相當於垃圾進去了,出來的還是垃圾,沒有更改。

需要有一種裝置,要制定一些規則,對於整個信息的輸入,就有了一種雙重檢查。

最後一英里的信任

我們可以信任區塊鏈,但是對於記錄的裝置,我們還要建立一種信任。

需要有一種標準,協議、電腦、晶元都要建立一個標準;信息怎麼能夠進去,也要建立一種標準,這是最後一英里的信任問題。

擴充性

因為區塊鏈是一個分散性的體制,沒有一個人負責,將來怎麼樣的發展,也沒有人去決定。我們怎樣讓它變得更大,使它的信息處理更有效?

MIT(麻省理工學院)正在做這個問題的研究,提出的解決方案是進行層次區分:一個層次做一些處理,另一個層次把一些信息放在區塊鏈以外來處理等等,這樣就解決了擴充性的問題。

集中和分散,這個中間總會有一些取捨。

透明度

比特幣是很透明的,有編碼可以追蹤。但它太透明,人們有時候需要有些隱私,比如供應鏈的公司,他們不想把所有的信息都交流出來。

如何理解區塊鏈泡沫?

泡沫將形成創新技術的基礎設施

我傾向於認為當前比特幣價格的驚人攀升是泡沫,不否認很多人因為攀比、投機買入比特幣。但如何辯證地看待泡沫?

上世紀90年代的.com泡沫讓企業的融資成本變得很低,從而誕生了谷歌、百度、阿里巴巴、亞馬遜等公司,出現了社交媒體、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事物。泡沫幫助我們建立了物理的基礎設施,比如光線、發射塔等等。

這是因為泡沫背後是技術的創新。比特幣的泡沫也是如此,這種貨幣泡沫背後的技術創新就是區塊鏈。

這次泡沫中,價格攀升的同時,大家形成新的社區和想法,實際上也是建立了基礎設施——構建去中心化合作的網路,這是在社會層面,而非物理層面上。

去中心化是一種怎樣的機制?

開放源

大眾激勵

這是非常令人激動的,因為它與原有的狹隘的、追求利潤的資本主義結構不一樣,參與者做出一點貢獻,就能得到一點回報。這種激勵因素用貨幣的方式來起作用。

這個「找出最有效且每人都可以參與的經濟活動」的模型可以應用於很多其他場景。而現在的泡沫實際上是在推動大家的想像。

所以,目前有的這些技術,只有每個人都願意去用,才能形成一個系統,又簡單又安全的。而要實現這些,還有很多的挑戰、問題要去解決。

推薦書目

《區塊鏈技術》 Truth machine ,Michael Casey

* 本文由混沌創業營&創投營矽谷模塊中Michael Casey的演講整理而成。

混沌創業營&創投營矽谷模塊

2018年1月,混沌創業營&創投營80位創業者、投資人,來到Palo Alto,開始為期4天的矽谷模塊。

這四天,知識密度極高,新的思想,海量信息撲面而來。

17位講師——包括兩位諾貝爾獎得主、一位奧斯卡獎得主、11位斯坦福大學、MIT、哈佛大學名校教授。話題從區塊鏈、人工智慧、無人駕駛、新能源,到腦科學、生物醫藥,極為燒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提升倒置變形多結太陽能電池功效,瞄準空間應用
女博士只顧做實驗被人5天連騙85萬,網友評做科研做傻了?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