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長在鄉下的一味中藥,讓你遠離心腦血管病

長在鄉下的一味中藥,讓你遠離心腦血管病

紫蘇子是我們常聽說的一種中藥材,在我國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中醫常用紫蘇子和紫蘇葉來入葯。《中醫藥典》記載紫蘇性辛,溫,歸肺經,主治:降氣消痰,平喘,潤腸。用於痰壅氣逆,咳嗽氣喘,腸燥便秘。

紫蘇,別名:桂荏、白蘇、赤蘇等;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異的芳香,葉片多皺縮捲曲,完整者展平後呈卵圓形,長4至11厘米,寬2.5至9厘米,先端長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紫色或上面綠色,下表面有多數凹點狀腺鱗,葉柄長2至5厘米,紫色或紫綠色,質脆。嫩枝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

紫蘇葉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於風寒表症,見惡寒、發熱、無汗等症,常配生薑同用;如表症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行氣寬中紫蘇葉用於脾胃氣滯、胸悶、嘔惡。紫蘇葉是一種在中國南方湛江吳川地區廣為使用的美味的調味品,人們常常用它的葉子來做菜,它的美味經常和蛤蔞相提並論。

原產中國,主要分布於印度、緬甸、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等國家。中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台灣省均有野生種和栽培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全球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城市,中國葯都,被稱天下第一葯市!
風濕骨病, 這一野草讓你雙腳生風! 去濁祛濕、驅寒除痹, 解毒散瘀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