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孔中有乾坤——文化期良渚神人紋五節玉琮與紅山豬龍孔壁皮殼欣賞

孔中有乾坤——文化期良渚神人紋五節玉琮與紅山豬龍孔壁皮殼欣賞

古代玉器有或大或小的鑽孔,孔中往往有乾坤,帶有或多或少的信息。所遺留的工藝良跡、漿水狀態及自然變化形成的皮殼,是我們鑒定不可忽視的主要跡象。

高古玉器,尤其更久遠的文化期玉器,雖處溫室環境,玉質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表現為玉料的熟舊、玉質的鈣化、玉色的斑駁、綹線的癒合以及器表的皮殼等方面。這些變化必定是自然的。不同的文化圈不同地域,由於玉料不同,地理大環境不同,產生的變化也不同。

同一文化圈,雖在同一地域,由於具體微環境的不同,玉器的變化也存在著差異性。

在諸多變化中,玉器的皮殼更值得我們研究把握。高古玉器的皮殼,是剖料成器後,器表玉料暴露於外,歷經幾千年產生的變化。這種變化給人以「皮」的感觀,與內部玉料存在著感觀差別。近現代的仿品,由於剛剖的玉料,才露於外的器表,不可能產生自然的變化。人為處理,似乎有變化,但不同於自然形成的皮殼。往往以臟泥掩蓋。

玉器孔壁也是成器後暴露於外的器表,也應當形成與其它部位一致的皮殼。但由於孔洞的大小,是否保留螺旋紋,是否拋光,拋光度差異等因素,導致同件器物皮殼有差異。拋光好的部位易形成較好的光澤,毛糙面往往集聚灰漿。

良渚神人紋五節玉琮和紅山豬龍都有明顯自然的皮殼,孔壁也形成斑駁的皮殼。這種皮殼是鑽孔露壁後短期不可能形成的,也並非料中色差。因二件器物相同部位產生類似的變化,放在一起,展示細部多圖,請同好欣賞,並向關注和轉發本公眾號的朋友表達感激之情。

一.紅山豬龍

高11.7厘米 ,厚3.2厘米。玉質熟舊,凝結物渾厚,手感潤滑,局部受黑色沁。玉料變化呈斑駁皮殼狀態,綹線氧化明顯,二側形成陰陽面。對鑽大小孔,中間有對接痕。大孔孔壁皮殼明顯,耳部輪廓邊緣老氣重,底部玉質內變程度大,出現泥化現象。

二.良渚五節神人紋琮

琮上大下小。高13.2厘米,上截面7.2*7.2厘米,下截面6.9*6.9厘米。青玉受紅褐色沁,器表皮殼厚實斑駁,局部玉料有質變,邊角圓渾。對鑽大孔,中部有對接台痕,孔壁產生斑駁的皮殼和沁線痕,口緣留有細小工藝痕。神人紋細陰線剛勁硬朗,線底有灰漿。管鑽二十隻圓圈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山河藏玉 的精彩文章:

TAG:中山河藏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