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不看不知道:佛教和植物還有這些因緣

不看不知道:佛教和植物還有這些因緣

花草樹木在大自然整體生態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和佛教也一直保持密切的關係呢。

1.僧人護林

佛教的創立,最初並沒有寺院,佛陀帶領著弟子們沿途行化,森林成為出家人的棲息場所,僧侶們早晨從山林走到村落,或托鉢乞食,或遊行說法,晚上又回到山林,在樹下禪觀冥思,精勤修道。

後來佛陀帶領弟子們到靈鷲山的茂林翠竹中修習,摩竭陀國的頻婆娑羅王親率大臣趕往靈鷲山,向佛陀請法,並在迦蘭陀竹林營建精舍,供養佛陀,使僧團能長期安住和弘法,佛教才開始有了寺院。

過去印度的僧眾,大多住在都城郊外幽靜的林地里,所以僧眾居住的地方,即以「蘭若」稱之。蘭若,梵雲阿蘭若,是指無諍的閑靜處。《釋氏要覽》卷一里敘述《寶雲經》云:「獨靜無人,不為惱亂,乞食易得,非遠非近,多諸林木華果,清凈美水,龕室安穩。」《智度論》云:「遠離處最近二里,能遠益善,去村一拘盧舍。」也就是靠近村莊不遠,有花草樹木、清凈流水的地方。

佛陀非常肯定山林生活的意義,因為樹林能幫助修道者達到身心的寧靜,易於耕植智能的種子,所以體驗森林生活,對修道者智能的顯現和開展有很大的助益。

中國則多以「叢林」稱寺院。經典中對「叢林」一語的解釋頗多。如《大智度論》卷三記載,僧眾和合居住於一處,猶如大樹聚集的叢林,故以之為喻;《大莊嚴經論》說眾僧是勝智的叢林;根據《禪林寶訓音義》的說法,「叢林」二字是取其草木不亂生長之義,表示其中有規矩法度。一般又以芳香的栴檀樹林比喻佛門龍象所住的清靜森林,所以又稱栴檀林。另外,《大乘義章》卷十三記載,叢林能生智能、神通等功德,所以又稱功德叢林。《中峰本禪師語錄·東語西話》云:「世稱叢林者,蓋取喻於草木也,法道之所寄,材器之所從出焉。」

佛陀說:「依雪山上,有大高廣之樹,五事長大:一、根不移動;二、皮極厚大;三、枝節遠蔭;四、靡所不覆;五、葉極茂盛。」意思是善知識如山,有廣大茂密的樹林可庇蔭我們成長。因此,古來在森林中也孕育了無數的高僧大德。

唐代大梅法常禪師,他在浙江餘姚南方七十里處,層巒疊翠的大梅山下,築有一間簡陋茅蓬,四周翠松環抱,寧靜安詳。茅舍前有一水池,池中荷葉田田,荷花挺立,飄送淡淡幽香。於此,大梅法常禪師寫下一首詩偈:

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餘。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

在《增一阿含經》中,佛陀也開示世人,種植華果樹木,能使人清涼,功德也會日夜增長。《毘尼母經》卷五說:「若比丘為三寶種三種樹:一者果樹,二者花樹,三者葉樹,此但有福無過。」種樹除了美化環境,也是佛門的修行之一。

《摩訶僧祗律》卷三十三里,佛陀除了肯定種植花草樹木的功德,也提到修剪時須配合植物的成長情形,新長出來的嫩葉不宜動它,應在茂盛繁華時才作適當的修剪,不應作出傷害山林的行為。對於蔬果青菜,也不應在未成熟之際,就搶取摘落,破壞它成長的生機,應等待時機,俟瓜熟蒂落才摘取食用。

另外,佛教對森林的貢獻,也可以從佛經中得到印證。如《阿彌陀經》中的七寶行樹,呈現的是一處清涼蒼鬱的森林景緻,而阿彌陀佛儼然就是一位森林的保育專家。

過去中國的佛教寺院,已知道森林與水土保持之間的關係。在唐代,泗州(今安徽省泗縣)年年都有水害,開元寺高僧明遠法師與郡守蘇遇等謀畫在沙湖西隙地創避水僧坊,種植松、杉、楠、檜等一萬株,消除水患,造福百姓;唐代百丈禪師在江西百丈山墾山闢田,自立禪院,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說明墾山闢田即是佛法大義;他的學生,開創黃檗山的希運禪師也是植樹栽松,勤於作務;到了臨濟禪師仍然承繼農禪生活;後唐象山縣蓬萊山壽聖禪院住持永凈法師,曾經開田三百畝,植松十萬餘株,對地方的水土保持貢獻很大。

唐代南嶽玄泰上座,曾因衡山多被山民燒毀,危害甚鉅,而作了一首〈畲山謠〉,遠近傳播,上達於朝廷,終使皇帝下詔禁止砍伐。〈畲山謠〉的歌詞是:

畲山兒,無所知,年年斫斷青山嵋。就中最好衡岳色,杉松利斧摧貞枝,靈禽野鶴無因依,白雲迴避青煙飛,猿猱路絕岩崖出,芝術失根茅草肥。年年斫罷仍栽鋤,千秋終是難復初。又道今年種不多,來年更斫當陽坡。國家壽岳尚如此,不知此理如之何。

唐代景岑和尚住在湖南長沙山,因山中松竹常遭人破壞,也作了一首〈誡人斫松竹偈〉,以保護山林。偈云:

千年竹,萬年松,枝枝葉葉盡皆同。為報四方玄學者,動手無非觸祖公。

此外像菠菜、新羅茄子、胡桃、胡椒、胡蘿蔔、菠羅密、貝多樹等植物,原為外國植物,藉由中外僧侶的弘法交流,成功地引進中國,也是佛教對農作物的貢獻。

2.草木說法

佛教有許多藉由花草樹木說法、溝通、往來,乃至悟道的例子。《佛說寶如來三昧經》卷一描述:

有東方無極佛剎土,遣無數菩薩悉如如來等。各各自持無形之華,十萬種異色之華,來到竹園,為正覺作禮,以華散正覺上卻就坐。復有南方無極佛國土,復遣無數菩薩悉如如來。各各持二十萬種華,來到竹園中,為正覺作禮……。

諸佛菩薩之間的往來也和人類一樣,相見時會互贈適當的禮物。所以,當他方世界的諸佛菩薩,來到娑婆世間拜訪佛陀暢談法義時,莊嚴的花朵,就扮演著諸佛菩薩的佛心。擁有佛法滋潤的鮮花,在諸佛菩薩間相贈流轉,散發著清凈與莊嚴。

除了在佛菩薩間相贈流轉外,佛陀在靈山會上,拈花微笑,透過花表達心與心的相應。還有所謂「一步一蓮花」、「天女散花」、「借花獻佛」、「雨天曼陀羅花」……都是表示花草樹木清凈、有佛性,能與佛道相應。

樹木也是禪觀的對象,《觀無量壽經》十六觀中第四觀「寶樹觀」。觀想凈土的七重行樹,每棵樹皆高八千由旬,有七寶映飾,珠網覆蓋樹上,而且「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生諸妙花,花上自然有七寶果。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

佛陀在《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二,說明樹木是修行者的修道助緣。佛陀未出家時,目睹宮女為採花取果,任意摧殘園中樹木枝葉,踐踏青翠草地。使得原本花果枝葉茂盛的樹木,凋零敗落,慘不忍睹。佛陀看了心生不忍,也感嘆生命的無常。

在中國禪宗公案里,樹木常被用來作為參究的對象。《聯燈會要》卷六有一則「庭前柏樹子」的公案。有一學僧問趙州從諗禪師;「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禪師回答:「庭前柏樹子。」學僧無法理解,於是再問一次,禪師依然回答:「庭前柏樹子。」禪師透過眼前的「柏樹子」,截斷學僧的思想,提醒他體取自然;庭院中的一花一木無不是禪,無不是祖師西來意。

還有「香嚴上樹」也是禪宗相當有名的公案。《景德傳燈錄》卷十一記載,有一天香嚴和尚問徒眾:有一個人用嘴巴銜著樹枝,而他手不攀枝,腳不踏樹。這時,樹下有人詢問他什麼是祖師西來大意?如果不回答,對不起樹下的人,但是回答了,自己將會喪命,該如何處理呢?這個公案中,樹上的人雖有手腳,卻全無用處;表示當一切語言文字都用不著時,該如何是好?當然是回歸自然最好!

3.善巧譬喻

佛教里也常以植物為喻或為名,來形容甚深微妙之法義。如原產於東印度的畢波羅樹,因佛陀在此樹下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稱為菩提樹,又稱覺樹、道樹、佛樹。現居於兜率天的彌勒菩薩,將於佛陀入滅後五十七億六千萬年,自兜率天下生於人間,在龍華樹下成道、說法度眾。由於龍華樹是彌勒菩薩的成道樹,他也在此為眾生三度說法,因此以樹為名而稱為「龍華會」。

《仁王經》卷上說:「法王無上人中樹,普蔭大眾無量光。」這裡以「人中樹」來形容佛陀的德行和慈悲。

另外,禪林用語中「樹」,也常被使用到,例如「鐵樹開花」,以鐵樹無花無果,比喻無心、無作之妙用,絕了思慮分別。「鐵樹華開世界香」則比喻法界一切物,皆由無心無作之妙用所顯現者。《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記載學僧問石門慧徹章禪師:「如何是和尚家風?」禪師回答:「解接無根樹,能挑海底燈。」「無根樹」是形容超越情識的境界。

《法華經·藥草喻品》里有有所謂的「三草二木」,以小藥草、中藥草、上藥草及小樹、大樹,來比喻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五乘的根機差別。《道樹經》里,認為修道者從初發意菩薩至具足一切智、轉法輪,乃至滅度的過程,猶如種樹的發芽、開花、結果。

《維摩詰經·法供養品》說:「……三千大千世界,如來滿中,譬如甘蔗、竹蘆、稻麻、叢林。」以這些植物的數量之多,來形容如來法身無所不在的普遍性。另外,因栴檀木能出妙香,用來比喻菩提;伊蘭樹有惡臭,被喻為煩惱。葛藤盤根錯節,枝葉繁茂,密如蛛網,比喻眾生諸多的煩惱、愛欲,禪宗也把繁瑣的名相語言稱為葛藤。

其它如以蓮花喻佛之清凈;以芭蕉的不堅實,比喻空虛無實之物;蘆葦之蘆桿中空不實,比喻自性本空,虛幻不實,而根根相束之蘆葦,則比喻六根六塵的相互依存。

花草樹木不只哺育人類和其它動物,更肩負著整個地球生命延續、生態平衡的重責大任。從佛教角度視之,植物的全身奉獻布施,以及多采多姿、啟發人心的各種生命活動,無一不是慈悲、清凈、平等、自在的佛性展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念念觀自在 的精彩文章:

實修者講述調服心的過程
布施之意義及功德,你都知道嗎?

TAG:念念觀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