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抗菌藥物廣譜、窄譜不可盲目選擇

抗菌藥物廣譜、窄譜不可盲目選擇

抗菌藥物廣譜、窄譜不可盲目選擇

作者:劉正躍藥師長海醫院藥學部信息室

抗菌藥物是指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某些代謝產物,以及用化學合成法仿製的相同或類似物質,在一定的濃度下對特異的微生物的生長有抑制或殺滅作用的藥物,主要用於治療敏感細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每一種抗菌葯都有自己的抗菌範圍,並且只對這個範圍內的細菌產生作用,這個範圍被稱為該葯的抗菌譜。通俗的講廣譜,就是範圍大;窄譜,就是範圍小,抗菌譜廣的抗菌葯稱廣譜抗菌葯,而抗菌譜窄的抗菌葯則稱窄譜抗菌葯。在我們使用抗菌藥物時,通過閱讀說明書也可以發現,有的治療範圍很廣,從咽炎、中耳炎到腸炎等,而有的適應範圍則很小。

在選用抗菌葯時,很多人可能存在不放過「漏網之魚」的想法,更偏向於使用廣譜抗菌葯。主觀上認為廣譜抗菌葯作用範圍更廣,能夠更加全面的殺滅細菌,其實這種想法是絕對錯誤的。我們身體內在存在致病菌的同時,還存在很多有益的菌群,抗菌葯在將體內致病菌殺滅或抑制的同時,我們體內有益的菌群也會被抗生素殺滅或抑制。而有益菌群受抗菌藥物影響的大小,和選用抗菌藥物的抗菌譜的廣與窄是有關係。抗菌藥物的抗菌譜越廣,受影響的細菌譜也越廣,被殺滅或抑制的有益菌群也就越多。而抗生素的使用原則之一就是首選窄譜抗菌藥物,如果明確了致病微生物,最好使用相應的窄譜抗菌藥物。它的針對性較強,且不容易產生二重感染。廣譜抗菌藥物雖然應用範圍更大,但是容易破壞人體微生物的正常平衡,產生二重感染。動輒使用廣譜抗菌藥物無異於「殺雞用牛刀」,不僅造成資源浪費,而且還容易產生耐藥性。選用抗菌藥物的劑型、劑量、用藥間隔及時間都要特別注意。口服製劑能控制感染的就不用肌注,能肌注能控制感染的就不用靜注。藥物在體內必須要達到有效濃度,且要維持一定的時間,才能不給細菌產生耐藥性的機會。

所以,使用抗生素必須用足劑量和時間,切不可隨意停用或減少用藥次數。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相關指導原則和指南,抗菌藥物的選用應根據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來選用窄譜、有針對性的抗生素。可以應用一種抗生素控制的感染則不聯合應用抗菌藥物,可用窄譜抗菌藥物治療感染時,則不用廣譜抗菌藥物。只有遇到嚴重的、由多種細菌造成的複雜感染時,才應積極選用廣譜抗菌藥物,或聯合應用。選用抗菌藥物時還應著重考慮機體是否有感染,感染部位在哪裡,是否有葯敏實驗提示等等。還要根據抗菌藥物的抗菌譜及葯動學、藥效學來合理選擇應用抗菌藥物品種。如何選擇抗菌藥物,需要醫生、藥劑師根據各種癥狀、檢驗結果等,結合相應的臨床經驗,才能最終決定,而對於缺少相關專業知識的普通患者,切不可盲目自行選擇。

本文版權屬於上海葯訊,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亦健康 的精彩文章:

高齡產婦注意了!當心這些高發腎病
下肢水腫不要隨意按摩

TAG:亦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