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寒假美國遊學之二:我該如何走近你,紐約

2018寒假美國遊學之二:我該如何走近你,紐約

比我年長的,60-70年代出生的人開始了解紐約,是從一部電視劇開始,《北京人在紐約》,剛好在那個開始解封的時代,原著小說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出了轟動一時的作品,且被更加有才華的人更加成功的改編為電視劇。

電視局中探討的問題現在依然存在,甚至更加嚴重-移民。移民問題在社會學裡研究得很多。移民一代和移民二代,他們的身份認同感永遠是扭曲錯位的。這部片子表面上就是這樣的故事,而實際遠遠不止這些,愛情,自由,夢想,基本上人性中該有的它都敘述到了,並且用一種你不得不喜歡的筆調,帶你看殘酷與溫情。

移民們為什麼要放棄在國內擁有的一切,來到陌生的國家?

他們為什麼要把希望寄託於一片連味道都很陌生的土地?

這個問題很多人已經有了答案:資本主義的物質生活,貌似自由公正的環境。讓很多人心甘情願放逐自己,即使生活艱辛,依然不願意回故鄉。每逢佳節備思親的時候,四個字就能說服自己,那就是「不習慣了」。習慣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從中國的「熟人社會」里走出,進入美國的「法理社會」里的人,想再次回到故鄉的土地,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法理社會脫胎於熟人社會,公平的遊戲規則與混亂無序相比,當然更加優越。

這就是經歷者與局外人,insider與outsider。經歷了一種生活的人,他其實無法對局外人說清楚他到底經歷了一些什麼,因為局外人對一個遙遠國家的想像,永遠只是想像。為什麼大多數留學生的國內戀情一到國外就土崩瓦解?他們內心嚮往新的土地,覺得那裡能讓自己新的生命發芽,於是他們把自己從故鄉的土裡連根拔起。最後發現,舊感情留在了故土裡,帶不走。就這樣,慢慢開始習慣,移民者漸漸成為擁有雙重身份認同的人。這是很可怕的:雙重身份認同,可以讓人在兩種境地中自由地選擇並隨時切換。當他認為人情更重要時,他可以告訴自己,我是中國人;當他認為利益更重要時,他可以告訴自己,我在美國,我要遵守美國的規則。這讓一個人變得油滑,虛偽,失去原則與立場。也讓一個人在享受自私的同時,另一半的自我忍受著背叛的煎熬。

在美國快餐店點餐,服務員都會問上一句:Stay or to go?意思是在這吃還是打包帶走?對於大多數在美國的中國人來說,無論是留學生還是拿著工作簽的人,無論是漂泊了數十年的老人還是剛剛紮下根的中產們,stay or to go其實是一個除了吃快餐,也要時時需要面對問題。留下來,還是回國?每個人都會經常在心裡這樣問自己,很難抉擇,也沒有正確答案。這個問題是夢魘,永遠在你安靜時出現,折磨著每一個在異鄉漂泊的靈魂。

我這個年紀的人開始愛上紐約是從一部電影,《小鬼當家2》,這是一個系列三部曲,第二部發生在紐約。雖然這部電影比北京人在紐約還早兩年,但是那時候的我是看不懂成年人的電視劇的。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這部電影對我的影響僅次於憨豆。

主要取景地是我們今天坐車路過的廣場酒店 Plaza Hotel。電影中說是紐約最豪華的酒店,收據上寫著300美金一晚,如果這個是拍電影時候1992年的真實價格,那麼確實很昂貴。

上個禮拜在家裡生病帶孩子很無聊,又翻出來看的時候,發現了川普在裡面客串扮演酒店的老闆,感覺很吃驚,google了一下,發現真的是這樣。

他給主角男孩指了Lobby的位置,然後轉身離去。當時的川普,真的是這個酒店的老闆。

我特別喜歡這個系列電影的原因是,聖誕節的氣氛渲染的特別熱烈,符合我還是孩子的時候的期待和夢想。他布置的機關一個接一個,而且往往出乎意料,我最敬佩他的也就是這一點,看過周星馳的鹿鼎記中抓鰲拜的片段,就會知道,裝機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你要細心,否則做的機關將漏洞百出;其次要對心理學有一定研究,只有洞察人們的內心,才能更好的擺放機關.此外,還需要精通物理、化學、生物等等各方面的綜合知識。雖然電影把Kevin的能力明顯誇大,但是依然讓我佩服,從那個時候開始,我覺得我要精通一切,數學,物理,化學,一切我可以學到的東西。

電影中出現的紐約著名地標:

電影場景一:中央公園的橋(電影截圖很不清楚,見諒見諒),Kevin看到有位老太太經常在這裡喂鴿子,一開始很怕她。

電影場景二:中央公園溜冰場。兩個小偷越獄後,來到這裡。

電影場景三:洛克菲勒中心,洛克菲勒這個人,有機會我給大家好好講一講。

電影場景四:Kevin和那個pigeon lady 去卡耐基音樂廳,實在不好截圖就免了。

電影場景五:Duncan"s Chest Toy, 很多人說這個地方其實是玩具反斗城,但是,我肯定它不是,因為Kevin是步行從酒店來到玩具城,但是現實中孩子的步行距離之內是沒有玩具反斗城的。其次,反斗城老闆也不是Duncan。還有人說這個玩具店是被反斗城收購的FAO Schwarz Toy Store,但是建築外形完全不同。

最後終於在維基百科中找到答案:The exterior of Duncan"s Toy Chest in New York City was filmed outside of the Rookery Buildingin downtown Chicago.

原來拍攝地是芝加哥的Rockery Building.

比我年紀小的人愛上紐約,如果他們知道什麼是愛的話,如果他們想愛的話,應該是紐約的包容與冷漠的氣質。

從表面上看,紐約不是一個很出挑的城市。擁擠的街道,髒亂差的地鐵,還有混雜的人群,奇裝異服,各色皮膚,讓這個城市混亂並窒息。和其他國際大都市相比(倫敦、巴黎、東京),紐約缺乏歷史沉澱,就如同美國本身一樣,這也是美國的富豪先知們早就知道的,所以很多富豪散盡家財收斂世界文化寶物,為的是日後作為美國文化推廣的籌碼,我也是看了在洛杉磯的Getty博物館買的Getty自傳才確認了這個想法。如果你喜歡去讓你肅然起敬的城市,紐約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很多學生一踏上曼哈頓島,美帝夢瞬間崩塌。

深度把脈,不難發現,紐約是另一種城市,有世界上最動人的吸引力。在某種程度上,它是北京和上海的綜合體,既有北京的豪邁,又有上海的精緻。我知道這個比較有點不恰當,給人感覺把北京上海和紐約列為差不多同一個檔次的城市了。

矽谷的風投高手Paul Graham曾經寫過一篇散文Cities and Ambition,中文譯成《市井雄心》,來解釋人與城市的存在關係。他說,偉大的城市總是吸引著有報復的人,有些城市因此成為了理想的集散地,這樣的城市通過許多不同的方式,向人們傳遞著不同的信息,吸引著更多志同道合的人隨之而來。比如說劍橋(美國波士頓地區的一個大學城,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所在地) 傳遞的信息是「你需要更聰明」,加州的帕洛阿托(舊金山附近的一個小城,斯坦福大學所在地)傳遞的信息是「你需要變得更有權勢」。

對於紐約,Paul Graham說,它傳遞的主要信息是「你需要賺更多的錢」。這個判斷不能說錯,但有些過於絕對。事實上紐約複雜而多樣,劍橋和帕洛阿托那樣只有幾萬十幾萬人的小城市只能傳遞一種聲音,而紐約傳遞出來的可能有上百種不同的聲音,不同的人會接收到不同的信息。

對於年輕人來說-我所定義的年輕人,就是比我年紀小的人-紐約傳遞的信息是,「be yourself」。這座城市以一種罕見的寬容和漠不關心,縱容和鼓勵著每一個人做真正的自己。在這裡,沒有人對你說你應該做什麼,沒有人禁止你不能做什麼,甚至沒有人會在乎你到底在做什麼。這裡沒有年齡的概念,五六十歲甚至七八十歲的人仍然在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請注意,我說的這個be yourself 跟李誕批判的馬雲之流說的 be yourself 完全不同。我說的be yourself 是真的做自己,他們說的 be yourself,潛台詞是you should and can only be yourself.

心靈的自由,是紐約最吸引人的地方。在紐約呆久了,甚至會覺得這樣毫無拘束的自由是不真實的,因為它讓你忘記了在這個世界其他地方你會遭遇到的現實,而這可能正是它讓許多人無法割捨的原因。

還是要說回到中國,遊學是為了幹嘛呢,不說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吧,也得師夷以自省才對。最有代表性的中國城市,就是北京和上海。我們可以說北京和上海終究會進入偉大城市的行列。那麼他們在傳遞什麼聲音呢?

北京太粗糙了。但它有一種別的城市罕見的傲慢,也在傳遞著「你可以成為你自己」的聲音,儘管這聲音還很微弱基本聽不見,但是北京可能是相對最接近紐約的中國城市,也就差一兩百年吧,起碼有個盼頭兒,留個念行兒。

上海這麼多年來,有它的雄心,不過它太努力了,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太想成為一座偉大的城市,於是迫不及待地尋找模板,若干年後可能成為更好的香港,更好的東京。他有自己的聲音,傳遞出來的信息是,「你要活得更加精緻」。上海以及南方的城市通常都有濃厚的市井氣息,相比北京的不近人間煙火,上海隨和的多。

我們現在是在紐約,因此,我沒有對孩子們太苛刻,讓他們可以在帝國大廈86層觀景台上不去看風景而去撿地上的雪,可以在坐船看女神的時候睡覺,可以在大都會埃及館裡背對著木乃伊玩手機遊戲,可以在明確了好幾遍集合時間後還是要遲到一會,可以在任何一個景點一解散就迷路。

我見過很多次這樣的情況,某些孩子吃飯或者幹什麼事的時候,突然打翻了一杯水,一杯牛奶,一瓶醋,家長反應特別激烈,瞬間咆哮,哎呀,你看你,讓你老實點別亂動!!!然後一邊怨氣衝天,一邊收拾殘局,孩子在一邊不知所措,或哭或道歉。同樣的事情發生後,我心目中更好的家長應該是這樣的,意外絲毫沒有打亂他做事或者說話的節奏,只是默默的拿來抹布,跟孩子一起收拾,順便跟孩子慢慢說,下次小心點。但,如果這個家長來自紐約,他應該是,完全視而不見,該擦桌子還是該拖地,還是不管也不顧,讓孩子自己去處理。

這是冷漠,更是寬容。

如果你愛一個人,

又或者你恨一個人,

都沒有關係,

因為你在紐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英聚樂部 的精彩文章:

TAG:精英聚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