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冷到震!最緊要護住心與腦!名醫教你在家用藥之道

冷到震!最緊要護住心與腦!名醫教你在家用藥之道

上周六(1月28日)起,被稱為今冬最強寒潮終於殺入廣東,一連幾日,多少人抖著身、縮著頸、木著臉「頑強」上班?

廣東終於不用呼喚下雪——粵北落了雪,全省多地市發布紅色寒冷預警信號!而且,斷崖式、腰斬式降溫,嶺南進入「冰箱模式」後,強冷天氣將持續兩周多,天天最低溫度都是個位數……

冷到震!最緊要護住心與腦!名醫教你在家用藥之道

別說有約君大驚小怪~

醫學專家話:天氣一冷,急診科就爆棚,尤其是年紀大或者心腦血管有問題的,分分鐘突發意外要搶救,因為劇烈降溫可導致血管應激收縮、痙攣,然後出事。

所以近期,老人家的頭等大事就是護好心與腦,具體怎麼做?名醫教你在家用藥之道。

問你怕不怕:

每8秒1個人死於心血管

「我知我有冠心病,不過心梗、腦中風畢竟是小概率事件,未必輪到我……」在廣東省中醫院冠心病(心梗)慢病管理團隊舉辦的冠心病公益學校《塑心學堂》第三課上,心臟病知名專家張敏州教授轉述患者的「僥倖心」。

數據會「啪啪打臉」哦——

最新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顯示,我國心血管病患者達2.9億,每5個成年人里就有1人患有心血管病;一年我國約有350萬死於心血管病,每8秒1個人死於心血管病,佔總死亡原因的41%,居死因之首。

這樣的數據,

哪裡是什麼小概率!!

冷到震!最緊要護住心與腦!名醫教你在家用藥之道

張敏州指出,冠心病急性發病為心肌梗死、腦中風事件,很多時候有誘因,比如血壓、血糖飆升,精神緊張或過於疲累等等,如果說一天里最容易出事的是深夜清晨,那一年裡最容易出事的就是季節轉換時,尤其是突然降溫的寒冬凍春。

「心病」最怕

「愛吃多吃」「不愛亂停」葯

保護心腦,當然不能坐等急性發病再做,有了冠心病,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針對八大危險因素進行治療。

張敏州教授在40年臨床生涯里發現,患者們對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煙、缺乏運動、精神緊張與壓力大、遺傳、高齡」的八大冠心病危險因素知曉度越來越高,不過,知易行難,多運動,飲食均衡且低鹽低脂高纖維素,戒煙限酒等生活方式改變難;用藥控制血在100-130/60-80Hg/mm,服藥將空腹血糖控制在4.4-4.7mmol/L,用藥調脂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低於1.8mmol/L等等,統統很難!

「是葯三分毒」的想法,讓不少患者總是嘗試感覺好一點就少吃點葯。張敏州教授曾經搶救的一名心梗患者,發病前竟然已經一個月停了高血壓葯,因為先減一半量,開始還頭有點疼,慢慢不疼,過了幾天嘗試都不吃了,結果頭也沒疼,他沒想到的是,老人感覺本身就略有遲鈍,血壓控制好不好,怎麼能靠「感覺頭疼不疼」來評價!

不按醫囑服藥,血壓越高,動脈硬化程度越重,危險性越大;血糖控制不正常,心血管發病幾率比常人增高達5倍,而且病變會更廣泛且預後更差;血脂不正常者,冠心病發作危險性增大5倍。

張敏州教授特別提醒:上午6:00-12:00,尤其是睡醒後3小時內,心臟最容易「鬧事」,大多數藥物最好在早晨一醒或早餐後服用,按時、按量服藥,很關鍵!

在家用藥之道

得了冠心病,發作時就醫按醫囑或服用藥物,或支架植入,或搭橋治療,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家用藥防控冠心病,這葯那葯怎麼個吃法。張敏洲教授指出,冠心病的藥物治療,一般包括抗血小板藥物、血脂調節藥物、硝酸酯類藥物和中成藥。

冷到震!最緊要護住心與腦!名醫教你在家用藥之道

1

抗血小板藥物:

如果心腦血管斑塊不穩定,可隨時破裂,導致血小板聚集而快速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抗血小板藥物就是用於預防血栓形成,對於有過心腦血管堵塞、梗死者而言,更可降低複發風險。

代表藥物:硫酸氫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腸溶片

注意:張敏州特別提醒,抗小板抗栓服藥時,一定要學會自我監測,尤其是如果出現牙齦出血、嘔吐、黑色大便、皮膚有出血點等,務必及時看醫生。

「有一位郭姓患者,做了支架植入PCI後,在吃阿司匹林和波立維,結果出現了嚴重的出血,眼周尤其眼下皮膚黑紫,就醫後停服阿司匹林,改用中成藥活血化瘀,兩周後才恢復。」張敏州說。

2

血脂調節藥物:

可降低「壞」膽固醇濃度,穩定甚至逆轉血管斑塊,比如使斑塊變小、使軟斑塊變硬、緩解心絞痛癥狀,減少心梗和腦中風風險。

代表藥物:首選他汀類葯

注意:用藥首要目標是低密度脂蛋白(LDC-C)達標,其基礎是飲食控制,要按醫囑在睡覺前用藥,而且要堅持每3個月做一次肝功能、肌酸激酶的監測。

張敏州教授特別提醒,如果感到肌肉酸痛、無力等情況,務必及時與醫生聯繫。此外,他汀治療不可隨意減量或停葯,重在長期堅持,治療時間越長,心血管病風險下降越多;一旦亂減量或停葯,可導致已穩定斑塊破裂或進展,反而使心血管病風險更高。

3

硝酸酯類藥物:

功效在於擴張血管,緩解胸痛、心絞痛等癥狀。

代表藥物:硝酸甘油。

注意:硝酸甘油屬於心絞痛發作時應急藥物,要正確服用。心絞痛發作時,第一要立即停止活動,躺下休息;第二是取硝酸甘油1片(每片0.3-0.5毫克)舌下含服,一般1-2分鐘後心絞痛可緩解。如果5分鐘後疼痛仍無緩解,可再含服1片,一般不超過3片。如果數分鐘甚至15-20分鐘仍不見效,別再猶豫,應速請醫生診治或撥120急救電話。

4

中成藥:

張敏州教授指出,冠心病的中醫辨證方面,以氣滯和血瘀為主,人參與丹參為主的中成藥製劑在臨床上已廣泛應用,如活心丸、丹參滴丸、參麥注射液等,具有增加冠脈血液量,加強心肌收縮力、延緩動脈硬化的功效。

急性心梗屬於中醫「真心痛」範疇,「痛則不通」,因此大部分患者都有疼痛劇烈,心脈不通的癥狀。又因為急性心梗多發於老年人,患者常有年老體弱、正氣不足的基礎,「本虛標實」是他們的共性特點。

基於此,在臨床中醫治療上,常常扶正祛邪、通補兼施的方法——早期以通為主,選用活血、化痰、通絡、理氣等藥物,如麝香保心丸、復方丹參滴丸等,輔以扶正藥物,便心脈儘早開通,「通則不痛」。後期則以補為主,選用益氣、養陰、助陽等藥物,如補心氣口服液、生脈膠囊、通冠膠囊,輔以活血藥物,使正氣充足,體質健旺,病邪不再為患。

通冠膠囊:

以黃芪(理氣)、丹參(活血化瘀)、水蛭(抗凝血)等葯配伍,省中醫約20年臨床研究證實,益氣活血功效好,可提高支架植入術後心臟收縮功能,抑制心肌梗死後心室重構;具備改善血脂代謝、抗炎症反應、調節凝血和纖溶系統的平衡、加速血管的內皮細胞修復、抗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等多靶點綜合效用,改善心肌梗死後心室重構患者的心功能和整體康復。

近日,通冠膠囊臨床研究成果摘要被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收錄,公布的持續用藥一年隨訪結果顯示,與非通冠膠囊組相比,在基礎治療上加用通冠膠囊,能夠顯著降低12個月內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麝香保心丸:

促進血管新生,建立側支循環,擴張冠狀動脈,保護血管內皮,減少心梗面積。

寬胸氣霧劑:

主要成分是細辛油、檀香油、高良姜油、蓽茇油、冰片等,用於理氣止痛,緩解心絞痛癥狀。心絞痛發作時,將瓶倒置,噴口對準口腔噴2-3次,可速效緩痛。

冷到震!最緊要護住心與腦!名醫教你在家用藥之道

加點料:

教你儘早發現冠心病

日常留意:

1?勞累或精神緊張時,出現胸骨後或心前區悶痛,或緊縮樣疼痛,並向左肩、左上臂放射,可持續3-5分鐘,休息後可自行緩解;

2?體力活動時,出現胸悶、心悸、氣短,休息時可自行緩解;

3?飽餐、寒冷、驚慌等情緒緊張時,出現胸痛、心悸;

4?晚上睡覺枕頭低時,感到胸冰憋氣,需要高枕卧位才覺得舒適;

5?熟睡或白天平卧時,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需要立即坐起來或站立,才能緩解;

6?用力排便或性生活用力時,出現心慌、胸悶、氣急或胸痛而不適;

7?聽到周圍大聲浪或噪音如鑼鼓聲時,出現心慌、胸悶;

8?反覆出現脈搏不齊,不明原因地心跳過速或過緩,尤其是有目眩,短暫昏厥。

一旦出現上述情況之一!

務必及時就醫,

可儘早發現冠心病,

防範嚴重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大科學術帶頭人、主任醫師張敏州教授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曾銳祥

編輯:李津

圖@視覺中國、網路資料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工作室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的精彩文章:

流感餘威未盡,冰箱級寒潮又殺到 教你9招提高抵抗力預防感冒
孩子感冒發燒千萬別「捂」,惹來這種病更糟糕

TAG: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