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記憶儲存在何處?

記憶儲存在何處?

你有過這樣的時候嗎?

集中注意力回憶某件事情卻想不起來,最後不得不放棄。

但幾小時,甚至幾天之後答案卻自動浮現在腦海里。

這是為什麼呢?

有這樣的一本書,可以帶你走進神秘、難以捉摸的的記憶世界,了解其中奧妙。

記憶儲存在何處?

1

研究者對此做出的解答是,記憶可以在任何地方。然而根據一般規律,關於記憶似乎可以按照某種方式存儲於大腦任何部分的說法仍需要進一步闡釋。某個人可以在剛聽到一個電話號碼之後試著撥號,或者通過死記硬背來應付考試,或者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些小事,可見,人類記憶不是一個整體式的過程。

事實上,神經學家已經確認了人類的三種初始記憶活動和三種初始記憶類型。三種記憶活動是內含於記憶本身當中的,因此可發現於人類記憶和人工記憶當中:

輸入

第一種活動是編碼,即為捕獲並準備信息為儲存做準備;第二種活動是存儲,將信息進行記錄和分類;第三種活動是檢索,從存儲中定位並提取信息。

但是作為有機體的人類大腦在結構和形式上與計算機存儲截然不同。儘管只讀存儲器或隨機存儲以及科學家所說的大腦的感覺,即短期和長期記憶都擁有緩存功能,但這種相似性是表面化的,實際上兩者的目的和原理各不相同。在計算機中,緩存是信息等待處理區,只讀存儲的職責是保護操作工具免受更改,而隨機存儲是用來存儲未經分類、只以地址作為標示的信息的大倉庫。

相比之下,大腦的感覺性記憶能夠捕獲和存儲感官在半秒之內搜集到的大量信息,並且似乎能對複雜的自然世界做出遺傳性的反應,也就是說,當你在有著隱藏獵物或者潛在危險的情況下,你實際「看到的」遠遠比你用眼睛看到的更多。實驗發現,人類用眼睛一撇就能捕捉到12項信息,但是不到1秒就會把大部分信息忘掉。重要的是,一個人似乎無法通過練習來改善對於感覺性記憶的方向感。

如前所述,短期記憶通常儲存在額葉中。短期記憶是有時限的——人們從聽到一個名字或者地址的時候到此後將其記到額葉之前,需要努力保留這種記憶,而哪怕是稍加打斷也會對這種記憶造成影響。

輸12

認知科學家喬治·米勒曾與威廉·肖克利同期在貝爾實驗室工作。1956年,米勒發表了一篇在心理學研究史中被引用次數最多的一篇論文——《神奇的數字7,加上或者減去2》。該文觀點的提出主要建立在以下這個實驗基礎上,即實驗要求人們記住一系列單詞、數字、字母和圖像,經過測試,人類的大腦在沒有進行提前演練的情況下,在1分鐘內大概能記住清單上的7條信息,加上或者減去2條。而後來的研究認為這個數量更接近5。

能夠增加短期記憶的容量和存儲時長的方法是存在的,前文曾經提及。首先是「分組法」,因為大腦能將較小的信息叢集(通常不超過3條)作為獨立的記憶組塊對待,也正因如此,人們傾向於將電話號碼(按照美國的位數)分成3個區號和3個當地前綴號,並將餘下的4個數字分成兩組進行記憶。

至於如何增加記憶時長,每個學生都知道解決的方法是重複。短期記憶似乎是一個會快速消退的化學過程。因此如果可以在記憶消失之前重新加強,持續重複這個過程就可以將短期記憶中的信息保存更長的時間。而且經常加強短期記憶似乎是大腦將短期記憶信息轉化為長期記憶的首要標準。

長期記憶則完全不同。長期記憶令人驚奇之處在於它似乎是無止境和無盡頭的,至少對於人類來說是這樣。人類大腦可以儲存的記憶數量幾乎是沒有極限的,還記得那數量龐大的神經節嗎?你曾經歷過的每一段記憶都有可能進入長期記憶,深埋在大腦的某處——只是大腦里缺乏足夠強大的目錄和搜索工具,所以你找不到它們。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集中注意力回憶某件事情卻想不起來,最後不得不放棄,但幾小時,甚至幾天之後答案卻自動浮現在腦海里,這說明搜索的過程比我們想像的要長得多;同樣,我們也都有這樣的體驗:我們想記起某些事情,但浮現在我們腦海之中的卻是另一些我們此前早已忘記的體驗或者記憶,這說明我們的目標記憶與其周邊的記憶是一道被捕捉到的。

同理,如果某項信息進入了長期記憶,它就會永遠存在,除非因為傷病或死亡而使人們遺失了這項記憶。如果一個人對於嬰兒時期的記憶足夠強烈,那麼這種記憶在近1個世紀後仍可能鮮活地存在於百歲老人的腦海里。如果突然之間我們的壽命能延長至500歲,那麼記憶也有可能在經過五個世紀之後仍能保持最初的風采。

(文章摘自《萬物守護者:記憶的歷史》)

(圖片:來自網路)

萬物守護者:記憶的歷史

[美]邁克爾·S.馬龍 著

重慶出版社

45.00元

內容簡介

從50萬年前海德堡人試圖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開始,記憶便開始伴隨我們了。而直到通過將記憶轉化為以語言為基礎的組合結構,早期智人才真正成為現代人。

本書主要探討了記憶的進化——包括人類記憶和人工記憶二者的進化,從遠古時期的巫術禮儀、古希臘神秘的記憶術、中世紀奇詭的動物寓言集到第一次工業革命後人工記憶的飛速崛起,每一個篇章所講述的,都是記憶史中的重要階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lphabooks 的精彩文章:

一起遇見人生千萬種可能
當成吉思汗引領全球化

TAG:Alphaboo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