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和影響

唐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和影響

唐朝真的是個偉大的朝代,鼎盛時期經濟文化發達,四方來朝。唐朝的天子被稱為天可汗。疆域廣大,經濟發達,軍事強盛,可就是這樣強的的朝代,最終在907年被朱溫取代,那麼唐朝滅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呢?

我認為是藩鎮割據的局勢。唐朝自建立初期,軍事上一直都很強大,對外戰爭鮮有敗績。一直實行府兵制,後來用由於連年的戰爭,兵士逃亡嚴重,到武則天時期府兵制已經敗亡。

這個時候節度使制度開始出現。簡單的說就是在本地招募軍士,戍守邊防。朝廷從最開始賦予節度使較小的權利,到後來賦予更大的權利,除了地方軍事大權,還把賦稅,錢糧等行政大權都交給了節度使。這樣的局面,使節度使的權利變大,實質上成了一個小的政權。這個時候的節度使雖然權利很大,好在中央還有好的帝王壓制,所以沒出什麼大亂子。直到安史之亂爆發後,中央沒有強有力的帝王。

,唐帝國為了鎮壓叛亂,又給了節度使更大的權力,平亂結束,為了削弱節度使的權利,又分了更多的節度使。這樣直接為唐帝國的滅亡埋下了禍根。朱溫本來是黃巢起義軍的成員,後來投奔朝廷,得了軍功受封節度使,最後替代了李唐。

可朱溫也只是幾十幾百個節度使中的一個,取代唐朝後無力控制天下的局面。造成了五代十國的亂局,這就是節度使制度的影響。中國步入了有點兵權就是帝王的時代。

這個邪惡的種子,是在唐朝早期就埋下的,其惡果一直延續了幾百年。內亂先生,外亂再起,後來多個少數民族政權的建立也和節度使制度有關,一是內亂為外族提供了入侵的機會,二是唐朝向來有重用外族的習慣,外族將領有大權後多叛亂,安祿山就是突厥人,對中原文化沒認同感。都說唐朝後中國亂,到底為什麼亂,很大原因是因為少數民族將領權利太大,雖讓他們也軍功無數,可對中原文化認同感太弱,見有機會,叛亂是必然的。可見用將領方面,是要恩威並施的,而且不能讓將軍們長期握有兵權。

其實,要說唐滅亡和五代十國局面的出現,是節度使制度一點不過。試想如果天下沒那麼多有兵權的節度使,那麼即使唐滅亡了,最多100年也就統一了。中華文明也不至於衰敗幾百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先上車後補票的皇帝
這座帝陵如此寒酸,連專家都認為是假的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