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是覺】叢林里有一句話「不破參,不住山;不開悟,不閉關」,請問一個人需要具備什麼資格才可以閉關呢?

【如是覺】叢林里有一句話「不破參,不住山;不開悟,不閉關」,請問一個人需要具備什麼資格才可以閉關呢?


編輯說明


現在社會信息複雜,價值觀模糊,很多當代問題找不到確切的回答,經常道聽途說,所以上海大覺文化傳播特別推出「如是覺」專欄,針對微友們所提的問題答疑解惑,並引用星雲大師的智慧語錄來領航重啟人生模式。




Q


叢林里有一句話「不破參,不住山;不開悟,不閉關」,請問一個人需要具備什麼資格才可以閉關呢?


禪門裡有謂:「不破參,不閉關;不開悟,不住山。」修行要先福慧資糧具足,才談得上住山閉關。否則一個人在關房中,心不能自在安住,充滿種種貪瞋愚痴、執著罣礙,那也不算閉關;嚴重者知見不對,盲修瞎練而走火入魔,也時有所聞。




閉關是佛教修行法門之一,主要目的是要修行人,將妄動散亂的身心關閉凝注起來,斷除紛擾俗念,養深積厚,將來能夠利益群生。但是有些人才初學道,就馬上要到深山閉關,逃避人間責任,成為懶惰的借口。或者,也的確有人閉關悟道,可是他卻不管世事,不發心弘法,不願廣度眾生,維摩詰居士批評這類的行者叫「焦芽敗種」,佛陀喝斥他們是「自了漢」。




閉關主要是出於自願,把自己禁閉起來自修。一個人在關房裡要會用功,如果沒有一點悟道的體會,關閉在裡面會很苦。



閉關的人在關房裡,看起來是一個人,沒有人管,實際上他自己要能規劃時間,每天從早到晚都要忙起來:幾點鐘起床、多少的課誦,接下來整理環境、跑香,然後早齋;早齋後有什麼功課、多少的禮拜、誦經;到了中午,休息一下還要繼續用功。寫文章,或者讀經多少卷、多少加功用行的功課要做;過了晚飯以後還要靜坐,閉目沉思,繼續加功用行。即使到了開大靜準備休息了,也要和團體生活一樣有紀律。不然漫無目的閉關,生活散漫、沒有一點規劃,這樣的閉關就不能長久,也無法達到效果。




一般人在佛教里修行,快者十年、慢者要二十年以後才有資格講閉關。因為閉關,必定要勞動他人來護關,但是對一個初學者而言,他的修行才剛起步,何功何德讓人來護你的關?有的人要閉關,就到處散發請帖昭告天下;有人閉關閉了一半,也到處發請帖,告訴大家他什麼時候要出關,這怎麼能說是閉關?




一個出家人想閉關、禁足,要有相當的地位,還要徵得常住、師父同意。在這段期間他不需要做事,常住會照顧他的飲食,讓他自己好好用功,這樣的人必須要有著作、有成就,才夠資格閉關、禁足。




曾經有過閉關經驗的星雲大師提醒修行者不要一開始修行就想閉關、住山。本身善根、福德因緣的培養未具足,縱使閉關,仍然煩惱不斷,一旦出關面對境界,煩惱即現行。此類閉關之舉,對世事不聞不問,生活所需又賴大眾供養,豈不成了社會的寄生蟲?所謂修行,充其量只是懶惰的代名詞,不值得鼓勵。




星雲大師認為要能做到:第一、關閉六根賊。第二、禁遏妄想心。第三、正觀三毒賊。第四、清凈身口意。這才是真正的閉關。


如是解








閉關容易守關難,不肯修行總是閑,身在關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

摘錄自

《佛教叢書?藝文》明?憨山德清?費閑歌


本專欄為微友開放提問通道


有任何問題請記得在留言板留言


我們會有專人為您陸續解答




點擊"閱讀原文" 至大覺文化微店請購!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大覺文化 的精彩文章:

【如是覺】一部《西遊記》讓唐三藏家喻戶曉,而真實歷史上的唐玄奘大師以德行感動高昌國王、戒日王、唐太宗、唐高宗等帝王,請詳述一下。
逢年過節,一般中國人都會有祭祀祖先的習俗,請問這屬於迷信活動嗎?從佛教的角度如何看待?

TAG:上海大覺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