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氣生髮,靜以養生
立春
立春的日期是在每年
公曆的2月4日或2月5日
冬季的第四個節氣
《立春》
左河水
東風帶雨逐西風,
大地陽和暖氣生。
萬物蘇萌山水醒,
農家歲首又謀耕。
初候,東風解凍;陽和至而堅凝散也。
二候,蟄蟲始振;振,動也。
三侯,魚陟負冰。陟,言積,升也,高也。陽氣已動,魚漸上游而近於冰也。
立春養生需注意
衣:立春過後還得「捂」
雖然立春意味著春天的來臨,但冬季的低溫並不會立刻回升,至少需要10天~15天的過渡時間。如果過早脫掉冬裝換春裝,容易在一冷一熱的氣溫變化中,因為不適應而受寒,從而導致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所以立春後最短也要再「捂」10~15天。
早春時節,應該提前了解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物。
食:立春之後多吃辛溫食物
立春養肝,宜多吃辛溫發散的食物,如多用豆豉、蔥、姜、韭菜等有利陽氣生髮的食物來調味;還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潤食品,如大棗、百合、梨、桂圓、銀耳、蘿蔔等。
立春後麻辣火鍋要少吃,過於辛辣及油炸食物都要少吃,因為這些食物都可能損耗陽氣,導至上火。
住:多開窗保持空氣清新
初春的天氣剛剛由寒轉暖,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隨之生長繁殖,為避免春季各種疾病的發生,預防措施必不可少。「家居生活中,要注意常開窗,使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上午8時左右,一般氣溫較低,空氣質量也較好,是開窗通風的好時機。此外,居室至少還應在午睡後和晚睡前開窗通風。
行 :多去郊外走走
立春後,不妨多去郊外走走,呼吸新鮮空氣,調節身心情志。防躁動,重視心理保健。
「春季是人體肝陽亢盛之時,情緒易急躁,因此每年立春後,心理疾病患者都會有所增多,多為焦慮症、躁狂症等病」。
立春飲食需注意什麼?
衣:立春過後還得「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勞
加些甜
春天肝氣生髮,肝在五行屬木,肝木克脾土,所以開春以後要多注意脾胃的保養,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潤食品,如大棗、百合、荸薺、梨、桂圓、銀耳等。
嚼點香
香蔥、香菜、花生這些很香的食物,都是很適合迎春的時候吃的,因為它們都可以促進陽氣生髮,適應春天的自然規律。立春之後重養肝,立春養生當然也是以保肝護肝為主,多食用綠色蔬菜,不僅能達到調養自身體質,還能提升自身陽氣,達到健康養生的目的。
忌酸
立春後的飲食調養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蔬菜有:油菜、香菜、韭菜、洋蔥等。具有酸收性質的果蔬有:西紅柿、柑、橙子、橘、柚、杏等。
忌辣
少吃麻辣火鍋、燒烤、油炸:立春後要少吃過於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燒烤的食物。與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後麻辣火鍋要少吃,因為這些食物都可能損耗陽氣,導致上火。
春季不可亂喝花草茶
立春之後依然比較乾燥,喝花茶可以幫助驅散冬季聚積在人體內的寒氣和邪氣。每一種花草茶都有特別的功效,所以在選擇時,一方面需分清自己的體質情況,如熱性體質的人,宜選用性寒的花草,而虛寒體質的人則適用性溫的花草,對於那些性平的花草則大多都可選用。
此外,如果正在服用藥物,選用花草茶更應慎重。性溫的食用花草主要包括梅花、茉莉花、玫瑰花、月季花、藏紅花等;性寒的食用花草主要有夏枯草、金銀花、菊花、槐花等;性平的花草主要有合歡花、玉米須、芙蓉花、薰衣草等。在搭配時,那些藥性溫的花草最好不要和性寒的花草配伍食用。
民間向來有「咬春」的習俗,吃春餅、吃春卷、嚼蘿蔔。春季有陽氣開始升發的特點,未來一年的健康身體也需要在春日裡打下堅實的基礎。
名人養生論
老子論養生
老子在我國古代養生史上,是一位非常有影響的人物。他的養生觀點以及長壽方法,在我國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以及《道德經》中都有論述。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過「三去」即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說要去掉「極端的、過分的、奢侈的」慾望。從養生的角度,告誡人們要清心寡欲、心純質樸,少存私念方可延年益壽。
1、順乎自然,祛病延年。老子說:道之尊也,德之貴也,天莫之爵而恆自然也。在皇帝內經中,把人與自然界看成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指出養生延年都必須取決於自然界的陰陽變化規律和防禦反常氣候,進行養生之道。
2、少私寡慾,知足常樂。老子養生之道,重在道德修養,他十分主張少私念,去貪心,知足常樂。沒有貪求妄念的慾念,人身的元氣就能得以調和而通順,並能達到精神內守而不耗散。
3、專氣致柔,靜以養生。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提示人們專精守氣,致力柔和。如同無欲的嬰兒那樣充滿生機。
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看來人們精神上的安靜自然,是加強內氣運行的必備條件,這樣才能達到祛病延年。
溫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藥方和中藥,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應用,切勿擅用。
茼蒿的功效那麼多,您吃對了嗎?看完別忘了轉發給身邊的家人朋友們哦~


TAG:菁古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