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大將中有1個神箭手,活捉36個梁山好漢,在靖康之變中被氣死

宋朝大將中有1個神箭手,活捉36個梁山好漢,在靖康之變中被氣死

歷史上有一種說法叫「南宋無相,北宋無將」。這種說法的由來,是因為北宋長期實行以文馭武、重文抑武的做法,朝廷有意識打擊抑制武將的地位和職權,使得北宋武將始終處於處處受限、壯志難酬的窘境。因此北宋武將集群,很少出現一個像唐朝李靖那樣出將入相、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材。並非北宋武將無能,而是朝廷不給他們這個機會。

在靖康之變中,北宋一員名將的遭遇,就鮮明體現出了北宋武將的悲劇命運。此人名叫張叔夜,河南開封人,歷任禮部侍郎、龍圖閣直學士、青州知州等職務。張叔夜為人忠心耿耿,慷慨勇烈,不僅飽讀書史,且騎射精熟,是宋朝末年不可多得的文武雙全之才。

張叔夜在蘭州府任職期間,每逢冬天來臨,黃河結冰後,對岸的羌人騎兵經常趁機踏冰過河,日夜騷擾宋境,邊防官軍常連續數月不能解甲而眠,時刻需防範敵兵來襲,苦不堪言。張叔夜為了扭轉宋軍的被動局勢,親自踏勘數百里河防,在黃河最易被突破的天都之地,修建一座城池,扼守住了羌人進攻要道,使得羌人邊患大為緩解。

張叔夜不僅將略過人,本人也武藝高強。《宋史》記載,他曾經奉命出使遼國。遼國人屬游牧部族,射箭是看家本領,他們也以此自得。在招待張叔夜時,他們存心想讓他出乖露醜,就在席間提出比試射箭。他們原以為這個宋朝使臣不敢接受,誰知張叔夜毫無懼色,當場張弓搭箭,每發必中,箭術超群,連精於騎射的遼國人都敬佩不已。

《水滸傳》中一百零八條好漢的原型,是北宋宣和年間的宋江起義。真實的宋江起義,雖沒有小說中那麼聲勢浩大,但也曾威震一時,席捲河北山東,持續三年多時間,多次重創官軍,《宋史》記載,朝廷官軍「莫敢攖其鋒」。只不過宋江手下的頭領並非一百零八人,而是三十六人。

張叔夜擔任濟南知府期間,宋江起義正處於高峰期。張叔夜決心徹底剿滅這支義軍。有一次宋江等人乘船下海,掠奪到數十支大海船,滿載金銀財貨,耀武揚威,想攻打海州城。張叔夜事先埋伏下重兵,然後派少數人馬挑戰,誘使宋江帶領大隊人馬登岸。宋軍伏兵四起,切斷宋江義軍後路,同時派人搶奪焚燒宋江的海船。結果宋江大敗虧輸,三十六個頭領束手就擒,後被朝廷招安。宋人李若虛的詩《捕盜偶成》中,「三十六人同拜爵」一句,就是說的這件事。

靖康年間,金兵大舉南下,兵鋒銳利直指宋朝國都汴梁。張叔夜審時度勢,上書朝廷,建議乘金兵孤軍深入,宋軍應儘快抽調精銳騎兵,切斷金兵後路,在中原腹地把金兵圍殲。張叔夜這一招可謂真知灼見,當時另一個名將种師道也曾向皇帝提出過類似建議。可惜昏聵軟弱的宋欽宗卻毫無鬥志,置之不理,白白喪失扭轉戰局的良機。

當年十一月,金兵再次進攻汴梁。張叔夜組織三萬大軍,星夜奔赴汴梁城下勤王救駕。與金兵激戰一場後,張叔夜進入城中見到宋欽宗。他深感金兵勢大,且戰力強悍,建議皇帝儘早撤出京師,南遷到襄陽,以免不測,日後徐圖大事。事實證明,如果宋欽宗聽從張叔夜,靖康之變將是另一種結局,北宋絕不會因此滅亡。

可無能的宋欽宗猶豫不決,幻想能與金兵議和了事。張叔夜也無可奈何。金兵圍城之後,張叔夜毫不畏懼,接連四次出城大戰金兵,陣斬金國兩名武將。但宋欽宗卻被金兵嚇破膽,最終決定議和乞降。他出城之際,張叔夜攔住他的車駕放聲痛哭。結果宋欽宗成為俘虜,汴梁被攻破,張叔夜力戰負傷被俘。

靖康之變後,張叔夜與北宋皇族、大臣等數萬人,被金兵押往北國。途中張叔夜眼見國破家亡,二帝被擄,滿懷悲憤之情,一病不起。北上途中經過宋金交界白溝河,有人說:「馬上要過界河了!」張叔夜聞聽猛然起身,翹首南望,仰天大呼,悲憤難以抑制,第二天就負氣而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上壩老寨:楊家將千年遺風
《水滸細節解密》之《水滸傳》的封禁史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