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ThinkPad E480測評:沉穩外觀下的性能佳作

ThinkPad E480測評:沉穩外觀下的性能佳作

在正式開始評測之前,其實我想聊聊不同人對於ThinkPad E系列的看法。一部分頑固派對於ThinkPad的推崇僅限於最原汁原味的T系列和X系列,認為它們才是血統純正一脈相承。以至於先天以一種不公的視角去評價E系列,我認為這沒有道理。

不可否認,X系列T系列一直代表ThinkPad形象,代表頂尖的技術工藝,但是也恰恰成了兩個「招牌」的負擔。畢竟不是所有想要購買ThinkPad的用戶都是行業精英,空中飛人,並不是每個用戶都只用ThinkPad X和T去做PPT演講材料,審閱郵件。任何消費電子品牌想要壯大長久下去,都不可能永遠只為一個特定人群生產特定一種產品。更多用戶想要得到ThinkPad,並且在穩定高品質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影音遊戲體驗。這才是E系列所要傳遞的產品使命,所以我想新款的E480也必將延續這一使命,給大學生,年輕白領,小企業商用帶來更多選擇。

聊了些正三觀的題外話,下面正式來體驗評測這款全新的E480。

外觀細節篇:

E系列誕生於2011年,如今已經走過7個年頭,這中間E系列也經歷了多種外觀變化,從最開始的E40大磚頭成了我們如今看到的纖薄「刀鋒」E480,這背後充滿了科技的變遷故事。但是始終沒變動的是ThinkPad血統基因里的方正沉穩氣質,拿上手E480你體會到的依然是一個純純的TP外觀。伶俐的邊角,呼吸著神秘氣息的紅色呼吸燈在ThinkPad標誌中彰顯出思考的那份睿智氣質。

2011年上市的ThinkPad E40

在外觀的設計上,早年間E系列是吃過大虧的,聯想還是相對保守的給E40設計了一個與經典X系列和T系列完全不同的設計語言,來「保護」X系列和T系列的頂級定位。在長時間的驗證當中,聯想終於發現想要E系列真正發揚光大,必須給E系列一個正統的身份氣質,而不是一個「二等公民」的感覺,才能讓這款價格定位更主流的產品產生更大的受眾群體和價值,於是在代代變遷過後,我們今天已經很難一眼從外觀上識別出它究竟是E系列還是更高端的產品了,這恰恰是很多預算有限用途更多,鍾愛ThinkPad外觀的朋友想要的。所以,當今天的新款E480合蓋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你很難一眼辨別它究竟是哪個系列,究竟賣多少錢。回溯早期機型,再看E480,我想你會有跟我一樣的體會。

在材質方面,E480採用的是鎂鋁合金頂蓋配合磨砂的工藝,摸上去質感出眾,而且冰冰涼。為了配合機身側面的楔形角度,頂蓋的前沿特意做了向內的倒角處理。怎麼看整個設計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作為一款ThinkPad,家族基因保留下來的一個重要的基因就是支持180度開合。這個特點被完完全全被保留在了E480上面。不過由於如今的厚度限制,實現180度開始需要的採用下沉式轉軸設計。其實我在想,是不是有一天,Yoga系列能無極翻轉的錶鏈轉軸能移植到ThinkPad的某個系列當中去實現與機身完全平行的180度轉折,或許是個不錯的主意。

在材料方面除了頂蓋採用了鎂鋁合金材質之外,機身的其他部分基本上都是工程塑料材質。這樣的設計肯定是出於對材料和成本的考量,大面積的碳纖維和全金屬材質再配合上不俗的硬體配置,是不可能的控制在5000-6000元主流價位段的。

從外觀看,E480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出乎意料的薄,這是機身設計和視覺錯覺的一種經典組合,我們能在很多產品上見到。當我們仔細觀察機身的底部輪廓的時候,會發現機身底部前沿設計有楔形斜切面,正是這個斜切面,讓用戶從正面看起來格外輕薄,我相信你能在很多筆記本產品上找到這個經典設計。

作為一款14英寸的配置獨立顯卡的筆記本,E480在便攜性上面的表現也比較不錯,機身厚度15.1mm—20.0mm,重量為1.5kg(SSD機型),尤其是重量表現,因為這款E480配備的是256GB SSD所以機身的重量也得以大幅度降低,只有1.5kg放在背包里到處移動壓力不大。

值得一說的是,ThinkPad E480的揚聲器位置被設計在機身的底蓋左右兩側,揚聲器設計在這個位置有諸多好處,比如說用戶可以不必擔心正面的灰塵堆積問題,機身機身C面的空間以更合理排布其他功能設計等等,這也是目前大多數筆記本比較慣用的設計。當然這個設計方式也並不是十全十美,它有一個顯著的劣勢,就是一旦放在床上,沙發上這種軟質材料上使用的話,會比較影響聲音的傳遞造成音量減少和音質降低。說到音質,我使用E480試聽了一些我喜歡而且熟悉的歌曲,給我的總體印象是,功率大音量大,欣賞音樂和玩遊戲的感覺是比較好的,揚聲器本身的表現基本上屬於主流水準。但是聲音在開到80%以上音量的時候還是細聽還是能稍微感受到有些呲,音量大但是聲音不夠緊實。我想這個問題應該是可以通過優化聲音驅動來改善的。期待官方後續推出針對聲音優化之後的驅動來改善這個小問題。

提到ThinkPad外觀設計,有一個點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鍵盤C面的設計。就像上圖一樣,單拿出這張照片來,你很難判斷出這是哪一個型號的ThinkPad,我想這對於一個TP忠實用戶來說,就是最好的設計。你能夠輕易從前一款TP產品上來到這代新的產品上,幾乎不需要付出更多學習成本。熟悉的微弧面鍵帽造型,熟悉的鍵程和彈性手感,你可以在每一款ThinkPad產品找到這樣的體驗。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說,TP的鍵盤手感在當今的筆記本當中仍然是首屈一指的。

當然,在不變的使用體驗基礎上做出順應時代和用戶需要的創新一直是TP的工程師所探尋的,所以在最近的產品上面看到了鍵盤一些功能鍵的創新。比如說,TP全新開發的鍵盤管理器就是一款針對如今的新款鍵盤變化做出的高效率控制程序。

通過這套程序,用戶可以靈活靈活使用F1-F12的功能鍵默認狀態下的功能,可以自由設定自定義按鍵,也可以解決ThinkPad用戶和其他筆記本用戶的「媳婦和媽掉水裡」一般的Fn和Ctrl鍵位問題。幾乎鍵盤的使用方式完全可以根據你的實際需求來調控,這不管對於原本就使用TP的用戶還是從其他產品遷移到TP的用戶都是極大的便利。

觸控板方面,E480相比較一些常見的TP機型並沒有什麼顯著改變,依然是配合小紅帽使用的三按鍵以及隱藏了兩個按鍵的一體化觸控板。不管是配合小紅帽使用的感覺還是一體化觸控板本身的觸控使用體驗,在如今的主流筆記本當中都是非常不錯的。以我的體驗經歷來說,我並不是TP的忠實粉絲,我經常使用MacBook、Surface Pro 4等各類筆記本,在多種設備之間切換使用,給我的切實感覺是,小紅帽已經沒有早年間在小尺寸觸控板機型上那種絕對的依賴性了。換句話說,用觸控板一樣可以非常開心愉悅高效的解決所有操控問題,反而冷不丁單手使用小紅帽我還真得訓練一陣。在絕大多數雙手解放的自由操作下,小紅帽對我來說更多成為了一種象徵意義而不是實用意義。

當然了,如果你是習慣單手托腮,或是在星巴克里一手端著拿鐵一手瀏覽網頁的話,或者在床上慵懶的從被窩裡伸出一隻手的話,這些情況咱們需要單說。因為當你一旦單手使用的話,高效的小紅帽依然是不可替代的輸入武器。

機身的整個C面雖然採用塑料材質,但是右下角的這個TP標誌是絕對不能省的,畢竟這是ThinkPad用戶體現信仰和情懷所在。不過,掌托位置Logo上的紅點是不帶有呼吸燈的,這個小細節值得將入手用戶的注意。

標誌性的圓點電源開關是ThinkPad目前家族式的設計,電源中央的白點是一個呼吸燈,它能夠指示當前機身的狀態,是處於睡眠,休眠還是關機狀態,很直觀。說到這我突然想到一個玩法,屏幕右下角的E480型號標籤是不幹膠貼上去的……不知道某寶有沒有其他型號的貼紙,那樣我就可以輕輕鬆鬆裝個X了,拿走不謝。

下面咱們把注意力轉向屏幕,我早年的時候實際上是對TP產品有一個印象的就是,屏幕素質較為落後,這也許是當時X系列T系列面向商務人士,對於產品的性能特性要求並不極端所導致的。而在最近4、5年的時間裡,聯想極大的擴展了TP產品的屏幕表現,提升了主流產品對於用戶的吸引力,這些變化是我看在眼裡的。以今天拿到的這台E480來說,它配備的是一塊1080p解析度的IPS廣視角屏幕,作為一款14英寸的5K-6K價位段的產品,這是絕對的主力配置,它無疑能夠滿足廣大用戶對於影音遊戲視覺反饋的需求。

值得一說的是,窄邊框已經是不可逆的潮流,今年手機全面屏爆發,也有越來越多的筆記本向更窄邊框去努力,E480也做出了這樣的改變。

720p高清攝像頭、攝像頭狀態指示燈以及麥克風被安排在屏幕上方,這個位置的合理性是經過多年驗證的,是完全不會出錯的一個設計。只是我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當筆記本也進入到「全面屏」時代,往後越來越追求窄邊框的時候,這個位置的攝像頭該怎麼辦?像競爭對手一樣粗暴地把它放在屏幕下邊框嗎?希望TP在未來的變化上有更加睿智的解決方案,讓用戶看到驚喜。

看過機身的大部分結構,下面咱們把關注重點放在機身的介面上面。作為一款E系列機型,介面的豐富性直接影響到用戶的日常使用。既然不是一款強調極致便攜的產品,E系列理應提供給用戶更豐富體驗。於是我們在這款產品的機身上找到了1個USB2.0介面、2個USB3.0介面、1個USB-C/電源介面、1個全尺寸HDMI介面、1個RJ-45網口、1個音頻介面,可以說豐富度非常高,相信能給大部分用戶很強的日常使用信心。

另外,我特別想說的一個點就是,電源介面和USB-C介面的混用我想給一個贊。大家都知道以前TP的介面最開始是圓形的,後來改成了有點像USB介面的長方形,如今變成USB-C可以說是在小型化的進程上順應了潮流。同時,並沒有隻使用它的供電功能,而是把傳輸的功能也完完全全的放了進去。在移動使用的時候,你多了一個便攜高效的數據傳輸介面,豈不美哉?

還有就是很多人覺得筆記本現在連接無線網路很方便,已經沒有必要存在RJ-45網口了,我倒不是很同意。我覺得RJ-45網口要不要存在還是具體看機型判斷最科學。很多極致輕薄的筆記本上面自然是放不下這個介面的,但是如果你是80%的機會放在桌面上使用,而不是天天移動辦公,尤其是像學校宿舍那種環境,有網口就十分必要,更穩定的網路連接對這部分用戶來說真的很重要。反觀介面本身,我覺得讓OEM廠商去抉擇要不要加這個厚厚的介面,不如全行業對介面進行統一升級,升級成更薄的類型,讓任意機型都能輕鬆保留它,將保留它的權利完全教給需求,而不是同時受限於需求和機身的厚度。

性能測試篇:

作為一款天生外觀沉穩而同時兼具硬體性能的產品,ThinkPad為E480帶來了最新的8代酷睿處理器以及最新的AMD RX系列獨顯。由於一直以來NVIDIA非常強勢,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如此大規模看到AMD處理器和顯卡產品在市售產品上。以穩定高效著稱的TP重新採用AMD獨顯也是很久沒在市售產品上見到了。我已經開始期待這款產品帶來的性能表現了。

下面我們首先開始測試,CINEBENCH R15這款著重處理器性能的測試軟體。

CINEBENCH R15是一款針對CPU的權威軟體,它能夠較為清楚細緻的描繪處理器在渲染3D畫面的時候所消耗的計算力,得出具有參考意義的分數。這款ThinkPad E480配備的是i5-8250U低壓處理器。別看只是i5處理器,但是它是一款4核8線程處理器。所以處理器競爭,AMD還是要給英特爾多一些壓力才行。

通過測試,該處理器單核性能其實相比較之前並沒有顯著提升,137cb,基本上還是130多分的水平。但是由於是4核心,所以它的總成績就非常不錯,區區15W功耗,性能分數就達到了490分,相比較之前產品,這個成績已經達到了標準的中端桌面級水平。這裡給大家做一個參考,上代i5-7500中端桌面處理器的得分只有566cb。所以你可以想像,這代8代酷睿提升性能多明顯!

在SSD的選用上面,其實最能看出一個企業對一款產品的用心程度。都是SSD,其實載入應用的速度影響因素很多,在日常使用中用戶在日常使用中很難發現它的性能究竟如何。通過實測我們發現E480使用的是SSD業界標杆的三星 256GB SSD,它採用的是NVMe PCIe介面,性能表現十分搶眼。最大寫入速度達到了1418.92MB/s、最大讀取達到了1157.15MB/s,最終得分則達到了2839的高分。在實際使用中進入系統、載入應用的體感速度也是非常快速的,相信這塊SSD配置能給絕大部分用戶帶去良好體驗。

另外說到存儲,不得不提,這款產品預留了一個標準的2.5英寸硬碟位,用戶可以自己加裝SSD或者是HDD,這對用戶來說是非常棒的補充設置。

非常值得說的是,E480支持硬碟主動保護功能,叫作APS。具體來解釋,就是ThinkPad利用主板上集成的重力感應器,監測筆記本的使用狀態,一旦感受到了筆記本自然跌落,就可以在0.5秒之內,命令用戶加裝位的機械硬碟讀寫頭與盤面分離,保護數據,防止劃傷盤面,造成永久損壞。這項技術從高端產品上面逐漸下放到E480這種主流機型上,顯然是對普通用戶的一種體恤。

有了好的處理器和SSD,另外一個直接關乎整體性能的核心硬體,就是顯卡了。E480配備AMD Redeon RX 550獨立顯卡,針對這款顯卡,我做了幾個典型遊戲實測。

在實況足球2017當中,1080解析度下得到了49幀的測試成績,雖然沒有達到60幀滿幀,但是這個幀數在此類體育遊戲當中流暢性完全可以接受,整體的遊戲性體驗非常好。

像《英雄聯盟》這種競技類遊戲,運行起來更沒什麼壓力了穩穩100+,手段熟練打的對方找媽媽,想拿幾殺都沒問題。

《極品飛車18》作為競速類遊戲的代表,一般對顯卡造成的壓力並不算大,在測試這款遊戲時,幀數始終保持在鎖幀30幀,幾乎沒有什麼掉幀的情況,比較符合我對跑這款遊戲的預期。至於「吃雞」「GTA5」這類超大型3D遊戲來說,RX550稍微還是顯得吃力一些。顯存2GB對大地圖也是挺難處理,畢竟就算最頂級顯卡運行吃雞也僅僅是勉強維持而已。要想讓網友玩得高興,還得遊戲公司好好優化才行呀。

在散熱和續航方面,首先是在測試遊戲的各種環節當中,E480的散熱都讓我覺得它表現非常穩定,沒有明顯的過熱情況發生。只在鍵盤偏後部分的散熱結構稍微有點溫度,這也是繼承了TP產品一貫以來的優良傳統。超薄葉片的風扇,使得E480在擁有良好散熱表現的同時,擁有比以往產品更靜音的效果。這也是目前各家筆記本廠商都在大力研發自家獨有的超薄風扇技術的原因。

而在續航方面,E480標配了一塊45Wh的鋰電池,官方標稱9小時左右,實測在全屏播放在線視頻的情況下它的續航能夠達到6.5小時,如果是本地視頻播放,可以撐8小時左右,雖然與官方標稱有些許出入,但是滿足一天辦公使用還是綽綽有餘的。

總結:

5999元,E480無疑是我們能近距離感受ThinkPad魅力的一個好選擇。這可以從三方面來理解。

首先,就是在一個良心的平民價格上面,給到了血統純正的外觀設計,讓喜歡TP的用戶首先在品牌的認同度上找到了歸宿。

其次,這款產品雖然定位中端,但是它的配置水平和性能表現絕對可圈可點。該有的標準TP防潑濺鍵盤、觸控板、小紅帽、核心要素一樣都沒少。同時在散熱設計、SSD的選擇這些細節上,能看到滿滿誠意。

最後說到性能,尤其是CPU性能,這代酷睿真的強!i5-8250U一個15W的低壓處理器,如今的都能跑到490cb高分了,去年的台式機用的i5-7500也不過只是566分。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換代筆記本,是一個明智的點。單處理器一個的提升就肯定在30%以上。不僅跑遊戲更有力,在面對PS、PR這類圖片、視頻編輯應用的時候,你就知道這樣的性能提升意味著什麼了。綜合考慮,正在上大學、職場新銳白領、中小企業都非常適合去考慮這款產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廢渣 的精彩文章:

ThinkPad E480開箱 熟悉外觀下隱藏硬派內核

TAG:科技廢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