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竇嬰田蚡的悲劇:一貴一賤交情乃見,多行不義必自斃

竇嬰田蚡的悲劇:一貴一賤交情乃見,多行不義必自斃

人們往往都喜歡別人對自己好一點,尤其是當官者。在位居高位時,周圍人捧著哄著,行事高調張揚,這時候的人容易頭腦發熱,而且也看不清周圍人哪些是真心對自己好,哪些只是虛與委蛇。那麼什麼時候才能看得清楚呢?答案是當你失去了高官厚祿之後。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非常多。比如漢武帝繼位之後,兩位外戚魏其侯竇嬰與武安侯田蚡的故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竇嬰最初的時候資格老官位高又有竇太后做靠山,而田蚡則只是個小小的郎官,他就巴結竇嬰,「父事之」,像對待自己父親似的伺候竇嬰。後來隨著自己的姐姐王娡成為帝國的皇太后,外甥劉徹成為了漢武帝,作為國舅爺的田蚡地位不斷上升,而竇嬰的地位則逐步下降,這一升一降此消彼長,兩人之間的關係就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最明顯的,田蚡不再拿竇嬰這個曾經的「假父」當回事了!他甚至發展到欺負這位前丞相,兩人關係由最初的甜蜜發展到水火不容。中間又穿插一個灌夫罵座,更是你死我活的鬥爭了。

灌夫是一員猛將,看不慣田蚡的蠻橫霸道,秘密搜集田蚡的惡行準備上告皇帝以期扳倒田蚡。田蚡則利用自己娶媳婦的時機灌夫酒後失態,而一舉將灌夫下獄論罪處死。

竇嬰為挽救灌夫性命不惜豁出身家性命,但結果是落地的鳳凰不如雞,越幫越忙,連自己也搭進去了。

灌夫和竇嬰倆人先後被處死,這場爭鬥看似丞相田蚡完勝,但他並沒有高興幾天,自己突發癔症,被兩個冤魂纏身神仙難救,不幾天即暴亡!

這幾人的故事生動的說明了人情冷暖與職位的關係,同時也證明了老祖宗的一個格言:多行不義必自斃,田蚡即為明證矣。

後來下邽的翟公也有類似的經歷,他大發感慨,在其大門上寫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至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是啊,要想知道人情冷暖,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東晉名相王導慘遭羞辱:我只看到短轅的牛車長柄的拂塵
他倆兩次感嘆一個懺悔: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TAG:張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