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太子因一事「得罪」皇后,遭遇突然死亡,皇帝追謚之詞透露玄機

此太子因一事「得罪」皇后,遭遇突然死亡,皇帝追謚之詞透露玄機

唐高宗時,和很多皇帝一樣,做過「廢立太子」的殘忍事。唐高宗廢黜的是嫡長子李忠,改立武則天的長子李弘為太子。

李忠的母親是在宮中地位和身份都卑微的劉氏,後來王皇后因為肚子不爭氣,便千方百計地「收養」了李忠。後來在朝中重臣長孫無忌和柳奭等朝中重臣的支持下,唐高宗於公元652年立李忠為皇太子。然而好景不長,三年後,從感業寺重返宮廷的武則天憑藉自己的超級智謀,成功打身為了宮中兩大「情敵」——王皇后和蕭淑妃,唐高宗廢王皇后和蕭淑妃為庶人後,後又廢黜太子李忠,改立四歲的代王李弘為皇太子。

此太子因一事「得罪」皇后,遭遇突然死亡,皇帝追謚之詞透露玄機

李弘是個很有才氣的人,身為皇子,從小他便愛到了良好的教育,詩書、五經及儒家經典都沒少學。而李弘也沒有令人失望,十歲那年,便組織太子府人員博採雅集,編撰了一本五百卷的《瑤山玉彩》。唐高宗高興之餘,賞賜了他三萬段絲綢。

李弘做太子期間以仁德著稱。當時朝廷大量徵兵,那些逃亡或者期限內沒有報到的士兵會被處死,家人也要充官。李弘為此上書進諫:「臣聽說軍隊徵兵,但凡沒有及時報到的全家都會被牽連,有的甚至沒被斷罪就被囚禁,人數眾多。但當中有因為疾病才逾期不到,或者途遇山賊、渡河遭難、畏懼逃亡、身負重傷等多種情形,軍法卻要連坐他們的親屬。臣認為軍法該兼顧實情,如果不是戰死就被定罪或者備註逃亡,並牽連他們的家屬,實在值得同情。臣希望可以修訂法律,以後家中有士兵逃亡,也不用受連坐之罪。」唐高宗聽了大為讚賞,批准了請求,並對他厚愛有加。

此太子因一事「得罪」皇后,遭遇突然死亡,皇帝追謚之詞透露玄機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仁義的准太子,卻遭遇「突然死亡」。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時正值炎夏,唐高宗和武則天帶著太子李弘去巡遊東都洛陽,結果李弘便死於這次巡遊途中。

那麼,李弘又是怎麼死的呢?原因不外乎兩種。

第一可能:正常死亡。而這裡又有兩種可能。

此太子因一事「得罪」皇后,遭遇突然死亡,皇帝追謚之詞透露玄機

一是猝死。有唐高宗死後追封李弘為孝敬皇帝的詔書為證:這佑「朕方欲禪位太子,而疾遽不起,宜申往命,加以尊名,可謚為孝敬皇帝。」這段話翻譯成白話就是:我本來打算讓位給太子李弘,但原本就體弱多病的他聽聞消息後,一時過於驚喜,過於激動,結果樂極生悲,一病不起,最後竟然死了,我只好妥善安排他的後事,追封他為孝敬皇帝。

如果按照這段記載來分析,也就是說李弘就和范進中舉一樣,心裡素質不過硬,聽到好消息便把控不住自己,范進倒是好,還只是瘋了,而李弘更慘,居然死了。從表義上來看,這個是成立的,畢竟人都有七情六慾,狂喜之下猝死,也算是理情之中。但從內層來看,這個顯然是不成立的,李弘是什麼人,是太子啊,他從小開始監國,唐高宗一直把他當成繼承人來培養,權力與榮華富貴對於李弘來說都早已司空見慣了,再加上本性原本就是淡泊名利、清心寡欲之人,對權力並沒有他母親武則天那般的渴望,因此,根本不可能存在當唐高宗要讓他繼位時,就高興激動的突然一病不起,而且最終命喪黃泉的地步。總之,按正常邏輯來推判,李弘猝死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此太子因一事「得罪」皇后,遭遇突然死亡,皇帝追謚之詞透露玄機

二是病死。據《制書》記載:太子「自琰圭在手,沉瘵嬰身」,因「舊疾增甚」而薨。事實果真如此嗎?這裡不妨來分析比較一番。李弘從小體弱多病,再加上還犯有嚴重的「癆瘵」,因病而突然死亡自然也是常人的第一感觀。然而,再往深推算和判斷就會發現,這個觀點很難成立。一方面,李弘再怎麼身體不好,但畢竟還沒有病入膏肓,因此,也不至於突然就「有疾而終」。另一方面,如果太子李弘果真病情很嚴重了,這次出巡,唐高宗理應讓他在宮中好好修養才對,怎麼還會把他帶在身邊去遊山玩水呢?

此太子因一事「得罪」皇后,遭遇突然死亡,皇帝追謚之詞透露玄機

第二種可能:非正常死亡。誰敢殺唐唐一國之太子呢?推斷只有三種可能。

一是被皇帝所殺。這個沒得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唐高宗要處死李弘,也沒有二話可說。但這個也不成立,因為唐高宗對李弘一直很寵愛,一直很期待,他讓李弘做了七次監國,就是希望他能早早的獨當一面,早日接過他手中的權力交接棒。如此溺愛,如此寵愛,如何會沒來由的處理李弘呢?顯然不成立。

二是被皇太子所殺。為了爭奪太子一位,為了將來能當皇帝,皇子們發生明爭暗鬥,拼個你死我活也是人之常情。但太子李弘因為是唐高宗的長子,又是皇后武則天的兒子,從小便被立為太子,因此,這種皇子之爭就目前而言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此太子因一事「得罪」皇后,遭遇突然死亡,皇帝追謚之詞透露玄機

三是被武則天所殺。上面的推斷都不成立,那麼李弘就只有一種可能,被母后武則天所殺,這個可以從史書里找到記載。史書《唐歷》記載:「弘仁孝英果,深為上所鍾愛,自升為太子,敬禮大臣鴻儒之士,未嘗居有過之地。以請嫁二公主,失愛於天后,不以壽終。」這段話里的「失愛於天后,不以壽終。」便是武則天毒殺李弘的原因。

虎毒不食子。按常理說,就算武則天毒如蛇羯,也不會「食」自己的兒子才對。然而,太子李弘和武則天的直接衝突和對立來自於一件突發性事件上。一次,李弘在後宮瞎溜噠時,撞見了蕭淑妃的兩個女兒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

此太子因一事「得罪」皇后,遭遇突然死亡,皇帝追謚之詞透露玄機

蕭淑妃被廢殺後,這兩位公主就一直被幽禁在掖庭中,仁厚的李弘悉知她們的情況後,悲憫心驅使下,李弘向唐高宗打了一個報告:請求把兩位公主嫁給朝中達中貴人。

「攝政王」武則天知道情況後,很是震怒。城府很深的她一邊同意李弘的請求,並將兩位天仙公主嫁給皇帝身為的親近侍衛權毅和王勖,並馬上對兩人進行了提拔,權毅被任命為袁州刺史,王勖被任命為穎州刺史。

至此,可以說李弘的仁厚善舉可以說取得了圓滿成功。然而,他不會料到,對於已經對權力走火入魔的武則天來說,任何的背叛都是不請允許的,包括她的親人她的兒子,也正是因為這樣,武則天強裝著笑臉把兩位天仙公主的事圓圓滿滿地打發後,她對李弘萌生了「殺心」。

此太子因一事「得罪」皇后,遭遇突然死亡,皇帝追謚之詞透露玄機

而《大唐新語》里有亦有明確的記載:「教敬皇帝仁孝英果,甚為高宗所鍾愛。自升儲位,敬禮大臣及儒學之士,未嘗有過,天下歸心焉……先是義陽、宣城二公主,以母得罪,幽於掖庭,垂三十年不嫁。孝敬見之驚憫,遽請出降,又請以沙苑地,分借貧人,詔皆許之。則天大怒,即日以衛士二人配二公主,孝敬因是失愛,遇毒而薨。時年二十四,朝野莫不傷痛。」這段記載里的「遇毒」兩字便是最好的證明。

此太子因一事「得罪」皇后,遭遇突然死亡,皇帝追謚之詞透露玄機

上元二年(675年)五月,唐高宗追謚李弘為「孝敬皇帝」,並以天子禮儀厚葬於洛陽郊區的唐恭陵,唐高宗還親自在其碑石上書寫《睿德記》,可見裡面顯示隱有玄機,一方面他表達了對李弘厚愛和悲痛,另一方面是不是也在暗中「含沙射影」什麼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的精彩文章:

清太宗皇太極昭陵的《麻姑獻壽圖》是什麼圖案?它是從何而來的呢?
此人發財後離奇死亡,其妻建一巨庄,有成千上萬門窗,原因太恐怖

TAG: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