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猛何須怨父母:哪個孩子不是踩著父母的肩膀成長?

王猛何須怨父母:哪個孩子不是踩著父母的肩膀成長?

子宏生命日記(569)

王猛何須怨父母:哪個孩子不是踩著父母的肩膀成長?

文:鬍子宏 圖:網路

(一)

早些年,我曾經去河北電視台做過一檔談話節目,議題是「父母皆禍害」。

「父母皆禍害」,是一個網路討論小組的名稱,它擁有10萬多成員,多為80後。「禍害」,被80後子女形容50後父母。

50後的父母,用自己的時代特徵留下來的印記用來教育子女,也用自己的生活思維來規定子女的前途路線,從而造成了80後子女的叛逆。於是,80後子女奮起「抗爭」,爭取自己的「自由權」「話語權」。

在談話節目中,各位嘉賓爭論了一番,但最終的結論是,每一對父母都對孩子包含著無私的愛,很多孩子不會理解,總是喜歡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挑剔父母的不足,可是,等自己做了父母,自己也面對著孩子的叛逆,就會發現,孩子就是當年的自己。

每一個孩子其實都是踩著父母的肩膀成長的,他們有時候會責怪父母的肩膀不夠寬厚,卻沒有想到父母的肩膀是不是被踩疼。

(二)

近日,又讀到重磅新聞:《北大畢業美國留學生萬字長文數落父母,12年春節不歸、拉黑父母6年!》。主人公化名王猛,他給父母的「決裂信」在網上引發廣泛討論。

王猛的萬字長文,道出了成長中受到的父母的「盤剝」式的管理。實際上,他跟很多家庭教育比較嚴格的孩子並無二致。很多孩子的成長,就是承載著父母施加的壓力,不斷矯正著自己的信念和理想目標。

就像一棵成長的樹苗,總是要整枝打杈,才得以成長為高大的棟樑之才。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既要忍受整枝打杈的痛苦,也要享受成長的快樂。有時候,成長的收穫越是豐碩,挨受的痛苦越會加劇。

就像球星,如C羅、梅西,早先的羅納爾多、貝克漢姆,他們享受到的被人擁戴的榮耀,背後肯定有無數次寂寞的付出。就像奧運冠軍,站在顯赫的領獎台上,背後都有無數次單調的訓練。要知道,所有出人頭地的榮耀,背後都有常人難以想像的付出。

王猛的控訴,得到了網路上眾多新媒體撰稿人的響應。寫手們把矛頭對準王猛的父母,抨擊他們為了自己的顏面,而對孩子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管制。有的人還試圖從教育上,來分析時下的應試教育,剝奪了孩子們成長的快樂,導致了孩子們的心靈扭曲。

實際上,王猛的父母對孩子成長中施加的教育影響,從情理上講,真的沒什麼不妥。每一對父母,都是從自己的直接經驗出發,為孩子的成長制定目標,然後採取措施,激勵孩子夢想成真。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成長缺乏規劃,那身為父母,就是不合格的。也許規劃未必完全正確,但有規劃總比沒規劃好。現實中,每一個能夠如王猛這樣,考入清華北大,乃至985大學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含辛茹苦、為孩子成長付出巨大精力的父母。

(三)

王猛抱怨父母,把冷暴力施加於父母,其實,成長中出現的痛苦,多數責任要由他本人擔負。

如果說,王猛的父母對孩子的成長有些「用力過猛」,那麼,王猛則把自己的心態陷入了泥淖。他17歲考上了大學,迄今34歲,他有足夠的時間去矯正自己的心理,甚至,他已經離開父母,完全可以營造自己的小天地。

如今,王猛陷入自我情感的小圈子裡難以自拔,他想不到自己的缺陷,卻把責任推給了年邁的父母。這種「自我糾錯」能力的低下,難道也歸罪於父母嗎?

我出生在農村,當年,父母的嚴格管教激勵我考上大學。年輕的時候,我曾經想,如果我有了孩子,一定不會責罵他們,不會規劃他們的人生,不會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他們。我一定讓他們擺脫我童年時期遭受的體罰。

成家立業後,我有兩個兒子,確實,我對他們的體罰很少,但是,我對他們的管教,一點也不比當年的父母寬鬆。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你想讓孩子成長得更高更快,就要為他們制定成長規劃,要有規矩,捨得投入。我不會讓他玩手機、玩電腦,不會鼓勵他跟身邊的小朋友有太多的玩耍。

在孩子看來,父母對自己的限制,顯得多麼慘無人道,可是,在父母看來,自己對孩子的限制,就是一種父愛母愛。

我的倆兒子都曾經抱怨我對他們的約束,都覺得自己活得累。可是,大兒子考上名牌大學後,那種感覺跟考上普通的大學,是不一樣的。小兒子順利考進前三名,並有望進入喜歡的中學就讀,那種心情的舒暢,跟考得烏七八糟,父母求爺爺告奶奶去找人上初中,感覺是不一樣的。

日常生活中,我見到過同齡人,對孩子的成長沒有規劃,貌似給了孩子快樂的童年。可是,孩子成人後,我的孩子進入名牌大學,他家孩子進入技工學校,將來生活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也許,有人會狡辯,哎呀,我做藍領,我也能養活自己,我丟人嗎?我的回答是,哎呀,沒人說你丟人,你也會有自己的幸福,可是,等20年看看,你在孩子的教育、養家能力、眼界和見識等方面的層次,與那些名牌大學生相比,肯定是不一樣的。

說句絕情的話,當高考結束後,你跟那些考入名牌大學的同學相比,將來的社會階層,可能是不一樣的。

(四)

由此聯繫到王猛。他一邊享受著父母的家庭教育給自己帶來的成果,一方面又抱怨父母對他的身心健康帶來了巨大的傷害。試想一下,如果父母對他的成長沒有寄予巨大的希望和投入,他眼下在父母的小城裡淪為打工一族,是不是,他又會對父母的懈怠產生抱怨呢?

他又想享受著快樂成長帶來的閑適,又想享受著刻苦學習才能帶來的成功,豈有此理?他渾身不覺地享受著北大和出國留學帶來的成長環境,又從內心發出對父母的怨恨,說輕了,是一種無知,是自我矯正能力的不足;說重了,就是嚴父慈母教育出來的白眼狼。

他只看到了自己的「高處不勝寒」,哪裡想到了父母費了多少力氣,才把他托得這麼高。

王猛這樣的心理脆弱的人,跟當年那群「父母皆禍害」的80後一樣,在現實中都是極少數。身為家長,我們不能因為有王猛這樣的特殊案例,而忽視對孩子成長的管教和付出。就像民間那句俗語,聽見螻蛄叫,還是要種豆。

前幾天讀到一篇文章,比較兩位父親的成功。一位父親對孩子嚴格要求,後來孩子考上了名校,進而留學,眼下兒子在美國安家立業。還有一位父親,提倡孩子快樂成長,孩子中專畢業後進了一家企業,成為普通的城市居民。幾十年後,兩位父親都患病了,一位父親被兒子伺候得無微不至,另一位父親因孩子在異國他鄉,只能由老伴伺候。作者的結論是,孩子考上名校又如何,難道就是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顯然,這位作者把兒女繞膝視為一位父親的幸福,而每一個稱職的父親,都希望孩子強於自己,事業有成。他們激勵孩子踩著自己的肩膀成長,為孩子的成功而感到幸福。只有經歷了才知道,當孩子學有所成時,身為父親的滿足感和收穫感,會在心頭快活到老。常人是難易體會到的。

就像當年,每一個村莊里,誰家的兒子考上了大學,那就是光宗耀祖的事兒,父母會得到村裡人的尊重。這種尊重,常人是無法感受到的。

(五)

身為家長,不能因為現實中出現了王猛對父母的抱怨,而放鬆了對孩子的管教。透露一句令人不舒服的消息,清華、北大、人大,北京的三所名校,都曾經出現過個別極端事件。你不能因為這些極端事件,而不培養孩子進名校。實際上,普通大學也會存在極端事件,只是不會被我們重視而已。

就像很多孩子承載不起父母的期待一樣,很多父母也無法做到孩子要求的十全十美。只有80後、90後、00後做了父母,才知道,他們曾經對父母的一些抱怨,實際上那麼不合理。當他們自己也忍受著孩子的抱怨時,才知道當年父母說的,是對的。

王猛何須怨父母。身為父母,我們不能因王猛之「噎」,廢家庭教育之「食」。讓我們記住,每一代人都是踩著父母的肩膀成長的。身為父母,寧可忍受著孩子的抱怨,也要對孩子的未來進行規劃,進而對孩子提出高標準、嚴要求。

寒假又到了,又要過年了。身為父母,依然要陪伴著孩子成長。我家大兒子在學校里準備考雅思,小兒子在家裡學奧數,讀課外書,我則堅持每天寫公號文章。我們都沒有鬆懈。父母要做好孩子的表率,孩子要有自己的理想。

我們要對孩子說,我不能保證你茁壯成長,但是,我必須給你播撒一粒豐滿的種子。不管你將來是否抱怨我,我都一如既往愛著你,我甘願讓你踩在我的肩膀上,看得更高,走得更遠。

「胡說」公號會時不時接廣告,涉及到教育、服飾等。廣告多放在頭條,可能有些讀者會不滿意。面對廣告,您覺得合適就投資,不合適就隨便看看,為「胡說」增加點人氣。教育培訓收費相對較高,您可以試聽獲益。如果覺得不爽,請取消關注。請勿惡語相向,以免拉黑不雅。

鬍子宏,供職於河北邢台市文聯,畢業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河北作家協會會員,20多年來,在全國400多家報刊發表200多萬字的散文隨筆。有數篇作品入選大中學課本、閱讀教材。2016年7月罹患鼻咽癌,康復中。

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胡說」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說 的精彩文章:

美國退役特種兵,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職業呢?真相令美國尷尬!
二戰中的德國到底有多強大?原來我們都被他的表像給欺騙了!

TAG:胡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