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大數父母在拼孩子成績,少數父母在拼孩子的自我成長

中國大數父母在拼孩子成績,少數父母在拼孩子的自我成長

最近孩子們的期末成績單陸陸續續地發下來了,也算是告一段落了,而由學習成績引發的家庭鬧劇或慘劇卻接踵而來,輕則吵架,重則離家出走或以死謝罪,結局非死即傷,畫面怎一個「慘」字了得。現代家長們對孩子分數痴狂的程度簡直刷新了我的三觀,我只能說眼界限制了我的想像。

我們不得不再一次回到那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孩子成績重要嗎?

要我說,成績當然重要了。有句話不是這樣說,「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學生的命根」。「命根」二字足夠說明對學生的重要性了。孩子成績好,近則爸媽、老師會給物質或者精神上的獎勵,比從前更愛自己了,跟自己更親近重視了;遠則自己可以輕而易舉地上個重點高中,考個好大學,有個好工作,找個地位相當的對象,擁有幸福的生活和美滿的人生。

相反,成績不好的孩子待遇就一落千丈,別說從老師家長那裡得到關愛和鼓勵,老師的白眼、同學的奚落和爸媽的嫌棄就是你的家常便飯。

更恐怖的是,身邊的家長和老師都告訴你,你成績不好,那意味著你很有可能會上個不入流的大學,甚至是上不了大學,那麼畢業就找不到好工作,也不可能遇到一個好對象,一輩子只能過著底層的生活,對未來也不敢有什麼非分之想。

大家覺得這個描述誇張嗎?你可能跳出來說,我家孩子成績不好,我和他爸爸還是一如既往地愛他,鼓勵他。

聽到這個聲音,我很感動,但大家捫心自問一下中國這樣的父母多嗎?

在我成長的早一二十年我沒有見到,在我現在目光所及的地方我更沒有見過,幾乎沒有一位家長不在乎孩子成績,北上廣一線城市尤為甚也,說孩子的分數線就是父母的幸福線一點不為過。

無論你怎麼自圓其說,你不可否認孩子成績不好就像一根刺扎在你心裡,隱隱作痛,時不時用來觸犯一下你那根敏感的自尊,進而引發一場狂風暴雨。

我們很容易從很多宣揚「成績就是你唯一的出路」這類文章中感受到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帶來的恐慌和無力感,所以我們千方百計提高孩子的成績,覺得成績好了,孩子才安全,未來才有保證,而且這戰一打就要打一二十年,我們不允許自己懈怠,更不允許孩子出差錯。

在這種心理暗示下,成績就是孩子的一切,沒有成績,就沒有存在感;也是家長評價孩子的標準,沒有成績,就不值得被愛。

因孩子成績問題導致家庭爆發一系列矛盾早已見諸報端,孩子離家出走的新聞更是不枚勝舉,孩子辭世的報道也屢見不鮮。

新聞一

前幾天福州媽媽勒死兒子後自殺的消息駭人聽聞,據鄰居描述大致原因是孩子不上英語培訓課或是孩子期末成績沒考好。

新聞二

鶴壁一媽媽因為13歲女兒成績差將她打死,該媽媽已被刑拘。

成績又是成績?!

新聞三

江蘇泰州媽媽因為孩子把自己手機弄丟了,晚上又不好好寫作業,新仇舊恨一起算,活活把孩子打死。

直接導火索是寫作業,換句話換還是成績惹的禍。

看到這些新聞,我的脊背發冷。想問問家長們,孩子的成績真的有那麼重要嗎,讓你不惜生命的代價?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治駝不治死」的故事,說的是一位大夫在治別人的駝背時,將病人的駝背踩直。

駝背直是直了,卻把人踩死了。死者家屬找來時,大夫說,治駝不治死。你為了孩子的成績不惜將他殺死,只是有的人殺死的是生命,有的人殺死的是心靈,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在現代這個開放的時代,學習成績不再是唯一的出人頭地的機會,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鼓勵每個孩子找到真實的自己,對自己熱愛的東西堅持到底,這就是了不起的人生,我想《無問西東》這部電影向我們闡釋得很清楚,人生不是靠分數走下去,而是要靠自己的真心。

只要孩子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業,並願意為之付出一切,我們不應該為孩子感到自豪和驕傲嗎?在人生的長河中,成績就是過眼雲煙,輕的不能再輕,而內心的成長才是我們終其一生該追求的東西。

學習成績好表示他現階段性學習成果比較好,方法、學習態度和學習激情都比較好,不論是天資聰穎還是後天足夠努力,這是值得我們欣慰的,這一條大路目前看起來好像孩子走起來並沒有那麼吃力,可也別忘了這條路他還要走一二十年,也不可掉以輕心,忘乎所以。

除了學習成績之外,我們還得注意對孩子性格、品行、價值觀、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未來獲得幸福的能力。

我們要謹防孩子成為「高分低能」的人,這不見得比學習成績更容易的事情。

李寧寧是2011年陝西省的理科高考狀元,並考上了北京大學,但因其無法跟上北大的課程及教學方式被勒令退學。

高考狀元退學,不是因為她沒有能力,只是因為能力與分數脫軌而已。

這件事情曾引起教育界對素質教育的普及問題的高度關注,也需要引起家長們的關注。

學習成績差的爸媽也不要心灰意冷,不是每個孩子都合適當學霸,有的孩子讀書是厲害,有的孩子無論怎麼努力,學習成績也不一定會好,這需要我們要去評估孩子是因為偷懶沒有努力,還是努力的方法不對,又或者是無論怎麼努力都沒有結果。如果是前兩者,我們要幫助孩子改變學習態度,努力學習是有必要的,成績是一方面,鍛煉你的意志才是關鍵。

如果是後者,那麼我們也不必對孩子求全責備,我們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只是看你有沒有和他一起發現它,實現它。比如他學習不好,但是可能音樂很厲害,畫畫很棒,寫作有天賦呢。

國內外這樣「低分高能」的案例數不勝數,像國外的愛因斯坦、愛迪生、牛頓、達爾文、托爾斯泰、瓦特、拿破崙、貝多芬、羅丹、邱吉爾等,他們是一群得不到學校的認可卻是世界公認的一流人才的人。

國內這樣的名人更是一抓一大把,像近段時間微博上比較活躍的作家韓寒、音樂人周杰倫、明星趙麗穎,貌似他們讀書成績都不怎麼好,可他們還是從人群中脫穎而出了,因為他們對自己熱愛的東西都很拼,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告訴孩子即使成績不好,你起碼你要努力去學習。你可以不當學霸,但拼搏的精神品質你必須要有,因為無論你做什麼,你想有所成就,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這些成功之士除了自己的天賦和後台努力之外,家庭教育對他的成長起到很大的幫助,他們相信孩子有屬於他的那片海,沒有扼殺孩子生活的熱情和對未來的想像。

假如你的孩子他真的很熱愛音樂,遲早要走上音樂的道路,你非要逼著他學鋼琴,非要他成績好,非要讓他嘗盡人間百態後做自己,你為什麼就不能讓他早點踏上自己的歸途?

當然成功的父母也不是天生就能做好的,他們也是在不斷地學習,因為每個孩子的成長又是不可逆的,所以作為新時代的家長,我們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

有心的家長可以多看看這些名人傳記背後的故事,看他們在成長路上遇到的那些困惑,他們的爸爸媽媽又是怎麼樣相信孩子並陪著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

還有一點,無論孩子成績好不好,有一個雷區我們不可踩,那就是孩子的自信。建立起一個孩子的自信需要長時間的培養,但是毀掉一個孩子的自信卻很容易。

自信,是他快樂的不二法寶,也是他通往未來的通行證。所以我們不可以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成績不好也不該成為你打擊他的理由。

我們應該陪著孩子,鼓勵他,讓他對自己永不失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相信自己未來會成為一個出色的人。

讓家長們接受「孩子不合適當學霸」這個事實並不是寬慰大家,教你妥協或者認命,只是想讓家長在了解實際情況的前提下,平和地接納孩子的與眾不同,與其和成績死磕,不如和孩子一起挖掘孩子內心的種子,等找到它,我們就全力地支持他,陪著他一起耕耘灌溉,然後靜待花開。

我想如果我們能把重視孩子學習成績的執著分一半給孩子熱愛的東西上,我想中國這篇土地上將擁有更多快樂而不凡的孩子。

希望當父母談及孩子成績眼神里不再有絕望和憤懣的這一天早日到來。

GIF

點擊下載升學頭條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升學頭條 的精彩文章:

TAG:升學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