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5分鐘就可以逛完的園子,相信可以給你帶來別樣的清新與靈動

一個5分鐘就可以逛完的園子,相信可以給你帶來別樣的清新與靈動

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

說的大概就是青藤書屋吧。

紹興市區前觀巷中段右側,魯迅故里西邊過馬路,有個大乘弄,弄內有個非常不起眼的院落,但它卻是聞名遐爾。

這裡是明代傑出的文學家、書畫藝術家徐渭的青藤書屋。

沿著一條名叫大乘的青石板鋪就的小弄堂往深處走,誰都沒想到、甚至會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

只要再往裡就可以看到獨特的藍灰色牆壁,估計就到了。

青藤書屋真的很小,卻是五臟俱全。

先別急著進屋。

來之前就有所耳聞書屋很小,於是我都是低著頭進去的,生怕搶先看盡風光。

紹興本地人憑藉身份證可以免費參觀,但遺憾的是不能領取門票(作紀念)了。

帶本子的小夥伴就有福了,可以敲印章。我看到前面來自上海的大爺,小心翼翼的拿出他的筆記本,蓋章留念,一邊的我暗自慶幸:幸虧帶了隨身本!

大抵一看,先是一個小小的前院。大門口處有一條鵝卵石的小徑,彎彎曲曲一直通向裡面的書屋。

如果是春夏時節去,在書屋外,有翠竹、芭蕉、石榴,的確是個生動的園子。紛紛給寧靜的青藤書屋增添了幾分靈動。

青藤書屋其實只是徐渭故宅書房的一角,並非故居的全部。

徐渭的父親在雲南當過知府,在紹興的住宅有官紳氣派,所以其書房——青藤書屋規模也較大。

據徐文長自作《青藤書屋八景圖記》記載:園內有小天池、漱藤阿、孕山舫、渾如舟、柿葉居、櫻桃館、自在岩、酬字堂共八景。

如今只剩下小天池、自在岩、漱藤阿三景,其他景緻均不知去向,可見當年的青藤書屋比眼前的要大得多。

自在岩

卵石小徑的左側有一圓洞門牆,門洞上方有「天漢分源」四個字。門外有一口古井,門內則築了一方「天池」。

看慣了鬧市,走過了山水,

偶爾也就來嘗嘗寧靜的感覺。

手繪:十月

池邊的牆根處有一架青藤,枝繁葉茂,這據說是徐渭十歲時親手栽下的。

圓門洞內在是太小了,幾乎轉不開身來,無法拍攝全景,因為區域的局限、角度不合適。也正好留有懸念等你們自己去觀賞。

抬頭就被歷史滄桑的枝葉遮擋了天空。

我給小唯拍的這組漢服照,大概是在十一月。當時不時有石榴砸下來,看著鮮紅,倒是很想嘗一嘗,卻已經摔爛了。

從小徑的右側的小門進裡屋,土牆上懸掛一副有趣的對聯:「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是對徐渭人生的真實寫照,特別是他晚年的窮困落魄生活。

手繪:十月

裡面的「灑翰齋」陳列著徐渭生前的書畫作品,和他的生平簡介。

光影

光影下的白牆斑駁動人,彷彿是會跳躍一般。

來到了後院。

這裡是一處比前面天井還要小的小後院,底下是碎石鋪成的地面,偶處青苔密布,一側是口古井彷彿述說著歷史。

攝影:雯子

出鏡:小唯

小科普

徐渭(1521-1593),字文長,號天池、青藤。擅長書法、繪畫、詩文和戲曲。

自稱「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但後人對其書畫評價最高。

他的潑墨畫,酣暢淋漓,形神俱備,開創青藤畫派;

書法擅行草,奔放洒脫、蒼勁多姿,卓然一家;

其詩文,堅持反映現實,對改革明末文風,獨樹一幟。

「 徐文長境遇坎坷,晚年更甚。他為人正直,對豪富權貴蔑視憎惡,故備受詬辱誹議。其著作曾被列為禁書。我輩小時候聽得的各種有關徐文長的壞話、故事,實乃臭文人遺留民間之詆毒而已。」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徐渭的成就並未被混濁

的逆流所湮沒,他的為人與作品,真正被歷史、為人們所重視,得到了正確的評價。

這小小的院子里,感受了小屋帶來的清新感動;也認知了一位不太熟悉的歷史名人——徐渭。

手帳繪畫:十月

圖文整理:雯子

這是我們

手帳、繪畫、拍照

都是生活罷了

期待下集,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還想是個大兒童 的精彩文章:

TAG:還想是個大兒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