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立春: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立春: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中國在很長時間內,都是農業社會,有著悠久的農業生產歷史。而農業生產活動,受氣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自然區位條件的制約,特別是受氣候條件的制約,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需要不違農時,為此,我們的祖先發明了中國的傳統曆法,也就是俗稱的農曆。

二十四節氣之立春

農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月,參考太陽回歸年為一年的長度,並且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農曆中的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在黃道上的不同位置來確定的,反映的是季節的變化,是我國在農耕社會時期重要的農業生產指導策略,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預知氣候冷暖雨雪的重要依據。

二十四節氣表

二十四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就是太陽達到黃經315°時,立春是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2018年2月4日為今年立春,從現代氣象學的劃分上來看,每年的公曆12月、1月和2月這三個月屬於冬季。

今日立春

那麼,為什麼立春這個節氣會出現在冬季呢?這個時候我國各地的氣候,還是非常寒冷的。確實,從氣象條件來說,立春節氣,還是屬於冬季的氣候,我國先民之所以提前設立立春節氣,主要是提醒廣大勞動人民,雖然現在還是冬季,但是春天馬上就要到了,趕快開始春耕的各項準備工作,以免到天氣轉暖,春季來臨,萬物生長時,由於準備不充分而錯過農時。

春意盎然

在我國古代農耕文明時期,歷朝歷代對於立春節氣都非常重視,皇帝常常帶領文武百官前去迎春,舉行盛大的祈福活動,以期待來年的豐收。立春的「立」字有開始的意思,很多地方的人們也常常把立春看做是一年的開始,舉行各種活動,還有很多和立春有關的美食,如春餅、春卷等等。

立春

立春已到,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讓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你的家鄉有哪些不一樣的立春風俗呢?歡迎留言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沙龍 的精彩文章:

一生必去的「十大國外博物館」之盧浮宮和大英博物館
保護地球生命的三重屏障:太陽系巨行星、月球和地球大氣層

TAG:地理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