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才子文徵明進入翰林院 為何被同僚們鄙視排擠?

大才子文徵明進入翰林院 為何被同僚們鄙視排擠?

翰林一職最早設置於唐代中葉,原本是一個類似供養各類有專長的人員的機構,「皆有待詔之所,其待詔者,有詞學、經術、合練、僧道、醫卜、書奕」。到了宋元之時,又加入修史的功能,職掌制誥,備顧問。翰林們雖然是天子私人,極盡榮寵,但其實與朝政並無多大關聯。

到了明朝時,朱元璋誅殺胡惟庸,廢除相權,天下政令皆出於皇帝一人之手。可天下事務林林總總,朱元璋同志即使是鐵人,一天有四十八小時也忙不過來,最終也只能認慫,「人主以一身統御天下,不可無輔臣」,在洪武十五年設置了殿閣大學士來幫忙處理政事,其中8個殿閣大學士有一半出身於翰林。

朱元璋勤政,政務大多還是由他親自裁決,殿閣大學士們所起的作用不大。到明成祖朱棣時皇帝又偷了個小懶,首創內閣制,「開內閣於東閣門內」,選取解縉、楊士奇、楊榮等七人「入直文淵閣」,這七人雖然參與機密要事的裁決,但職位上並沒有變動,「內閣止設翰林學士及講讀、編修等官,備顧問而已」,仍屬於翰林官,類似於天子近侍。

到後來,內閣的權力一步步擴大,票擬批答成為內閣的專職,「綸言批答,裁決機宜,悉由票擬,閣權之重偃然漢、唐宰輔,特不居丞相名耳」,無宰相之名,卻掌握了宰相的權力。

內閣原本是天子的近侍機構,到後來變成了處理國家政事的行政機構,內閣首輔成為了事實上的百官之首,其他內閣大學士地位也水漲船高,擁有不下於各部尚書的地位和權力。內閣大學士這麼吃香,但要搶到一個入閣名額卻並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首先內閣大學士大多出身於翰林院,「通計明一代宰輔一百七十餘人,由翰林者十九」如,朱棣最早選用的7位大學士中,有三位不在翰林院任職,改翰林院後方可入職,到後面翰林方能入閣更是成為定規。

其次翰林入閣要經過廷推。內閣創立之初,內閣大學士由皇帝親自點選,但隨著內閣權力的擴大,大學士的選拔制度也發生了改革,大臣們為了制衡皇帝的權力,開始了閣臣的廷推制度。廷推就是由六部九卿和科道官員推舉,再由皇帝選用,這種入閣的方式事實上分了皇帝的權力,皇帝雖然不願意,也只能默認廷推是主要方式。

不是翰林不經廷推而進入內閣的大學士是很難得到朝廷上下的認可的。嘉靖朝憑大禮儀事件上位的張璁,原本只是個三甲出身的南京禮部官員,在沒經過廷推的情況下,憑著嘉靖皇帝對他的信任,一再和朝臣強調「閣臣揀擇自君心」,硬生生將張璁塞進內閣。對於這種特殊提拔的閣臣,翰林們是極其不屑的,「初拜學士,諸翰林恥之,不與並列」,並由此引發一連串的風波。

因此作為一個讀書人,要想進入內閣,染指最高權力,成為翰林是第一步要實現的目標。只有成為翰林,才有機會廷推進入內閣。有明一代,成為翰林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薦召,另一種則是通過科舉選拔。

翰林院設立之初,主要是通過薦舉的方式來選擇翰林學士,到後面演化為薦舉、科舉並用,到天順二年,大學士李賢奏定「翰林院修撰、編修、檢討專選進士」,非進士不入翰林就成了定規,不過薦舉一途仍未廢除。

但通過薦舉進入翰林院的官員就和未經廷推進入內閣的人一樣,是會被同僚排擠的。如聲名赫赫,被譽為江南四大才子的文徵明因為擅長書法,被舉薦進入翰林院。

以善書征入翰林為侍詔,諸詞臣以其不由科第,猶群呼為書博士,不屑與同列...是時專尚科目,征明意不自得,連歲乞歸。

以文徵明的才華和名聲,尚且得不到翰林們的認可,只好灰溜溜致仕乞歸。一般人想通過舉薦的方式入翰林即使是有門路,也是沒這個勇氣。

翰林和閣臣的選拔制度造成當時掌握最高權力的執政者們大多是熟讀四書五經,卻缺乏實際從政經驗和基礎歷練的官員,對國家的治理大多是遵循舊例,很少能有開創性的治理。

到明朝中朝以後,為了避免這個情況,慢慢有了「不當專用詞臣,宜與外僚參用」的呼聲,鼓勵有能力、有行政經驗的地方大臣入閣參與國家的治理決策。但由於詞林內閣體制的傳統已根深蒂固,一時間難以動搖。直到崇禎朝,國家已陷入水深水熱之中,崇禎皇帝才痛下決心,大規模選拔非翰林出身的官員入值內閣,其時已回天無術。

翰林院制度有種種不足,但卻為讀書人指明了一條「學而優則仕」的社會上升通道。無數讀書人埋頭苦讀,只為能夠在科舉考試中雀屏中選,成為翰林學士乃到閣臣,最終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終極理想。

主要參考資料

趙翼:《陔余叢考》卷二六《翰林》

孫力楠《論明代翰林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涯讀涯史 的精彩文章:

宋美齡原本對此人恨之入骨 來到他家後 卻被感動得流下眼淚
兼祧是一種什麼制度 為什麼允許男人娶兩個妻子?

TAG:涯讀涯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