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深度學習到區塊鏈技術

從深度學習到區塊鏈技術

剛過去的2017年,刷屏科技圈的無疑還是深度學習技術

谷歌翻譯全面升級成基於RNN的網路架構

對抗神經網路GAN和強化學習的興起

DeepMind與暴雪達成合作,將AI用來打星際爭霸

AlphaGo Zero 和AlphaZero的相繼問世

···

基於深度學習的各種應用越來越多,Nvidia的GPU越來越值錢,AI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谷歌、Facebook、Amazon、BAT等各大公司在AI市場爭雄逐利……總之,AI形勢似乎一片大好,就連我媽都在暢想著馬上能有個AI幫她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

但是,當一項技術被普及到連大部分外行人都能說出幾個專有名詞的時候,我們就得冷靜下來考慮它的泡沫了——千禧年的互聯網是這樣,16年的VR也是這樣——只不過,互聯網挺了過來成為了真正的革命性技術,而VR則從泡沫成了泡影。

如今的深度學習又何嘗不是呢?

出來個Alphago媒體就開始集體高潮,什麼「AI會不會取代人類?毀滅世界?」都出來了;人臉識別是普及了但似乎也沒什麼大的卵用,我們學校宿舍的人臉識別門禁還不是想進就進;AI培訓機構滿天飛,宛如割韭菜一樣收割著市場;而一個自稱是搞AI的高大上程序員很可能就是個調參俠;還有宣稱「all in AI」的百度李總以身犯險體驗無人駕駛,結果被交管局盯上了——無人駕駛面臨的最大障礙也許並不在技術上,而是立法和道德上的困難,真是諷刺啊······

好吧,說了這麼多其實並不是在否定深度學習,它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在視覺、推薦、醫療等領域也確實做到了變現。這裡要說明的是,這輪依靠大數據和GPU的深度學習技術也許已經走到了盡頭。慶幸的是,至少學術界沒有盲目樂觀:去年年末,這場技術大潮的締造者Hinton宣布放棄反向傳播演算法,另起爐灶投入膠囊理論的研究。深度學習所能做到的其實從一開始就決定了,神經網路是一種仿人腦的結構,而反向傳播演算法卻在生物學上很難令人信服,同時黑箱式的調參操作也讓深度網路的可解釋性大打折扣。

年初的採訪中,李開復說了今年將有大量的AI泡沫破掉。該死的死,該進的進,這輪泡沫的破裂仍會給工業界留下許多東西——強大算力的GPU,大幅提升的圖像、語音、推薦系統,逐步培養起來的用戶習慣,以及具備工程和學術能力的人才等等,但留下來的這些究竟會給社會帶來多大的影響,我們拭目以待吧。

不同於去年,今年年初引起關注的是另外一樣東西——比特幣。從去年12月份的歷史最高價19800美元/個,到一月份狂跌至8600美元/個,對於經歷過數次垂直下跌的比特幣而言,這似乎也只是小打小鬧。

比特幣實際上是一個構建在P2P網路上的去中心化的加密電子貨幣系統,這東西擺明了是跟天朝對著乾的:一是因為去中心化這個概念對銀行、政府這些權力中心地帶不是很友好;另一方面比特幣的去中心化以及極強的匿名安全性,對販毒洗錢等犯罪人員是很一顆賽艇的。

作為一個無辜小市民,雖然感覺錯過了比特幣就錯過了一個億,但還是不要跟國家對著乾的好。而作為一個偽技術宅,我更在意的是比特幣背後的底層技術——區塊鏈,這幾天學習了一下區塊鏈技術,越發覺得這東西不可思議!可能是比深度學習更具顛覆性的技術!

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的神秘人在一個隱秘的密碼郵件組上發表了一篇論文《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比特幣就此問世!2009年,中本聰創建了區塊鏈上的第一個區塊——創世區塊,並在其上挖出了世界上第一枚比特幣,一個價值數千億美元的比特幣市場就此拉開帷幕!更具hack色彩的是,這位中本聰至今未曾拋頭露面,就連FBI和CIA都拿他沒辦法,而且他手上持有的獨自挖出的150萬枚比特幣也分文未動!

越是深入了解區塊鏈,越會發現設計它的精妙之處。實際上,比特幣只不過是用來生產區塊鏈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每挖出一個區塊,就給挖出區塊的人一定數量的比特幣獎勵。所以說,區塊鏈的價值遠在比特幣之上。區塊鏈是一個公共的不可修改的「電子賬簿」,網路上的每一比交易都記錄在上,這樣無需第三方提供的信任服務,網路上的每個人都能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實現點對點的交易。區塊鏈的唯一性(即整個網路共同維護同一個電子賬簿)是基於一種工作量證明原理,算力高的礦工能產生區塊的概率更高,理論上每個人都能充當礦工,而如果有人想要攻擊區塊鏈(如偽造一條區塊鏈),就必須擁有比整個網路中大多數節點算力之和還大的算力才能實現攻擊(現今超級計算機都不一定有如此計算力),並且持續攻擊的難度是隨著時間呈指數級增長的。

不僅是可以用來構建電子貨幣系統,我們可以想像區塊鏈在許多方面的應用前景:不需要支付寶或微信這樣的第三方也能實現安全支付;創建安全匿名的通訊工具;甚至比銀行卡更安全的存取錢方式;區塊鏈作為物聯網的底層通信基礎簡直在合適不過了;數字資產、數字票據等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有可能顛覆法律行業的智能合約技術·······

區塊鏈技術代表了現代密碼學和互聯網結合所能達到的最高成就,它提供了在不可信的不穩定的網路中達成共識的一種方式,遠不止是一個公開的可信賴的電子賬簿這麼簡單。它透露的一個深刻思想在於:分散式的群體模式可能遠比中央控制要強大。這對於公司、企業、銀行甚至是國家的存在方式都是一種挑戰。這項技術所能帶來的社會變革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當然這也意味著它將遇到的阻力也是巨大的。

21世紀,我們始終處於一場信息革命之中。從阿桑奇到斯諾登,再到如今的中本聰,這些數字世界的英雄們不斷與權力作鬥爭,挑戰腐朽的舊秩序,即使這場區塊鏈革命沒有成功,他們也會前赴後繼,這不只是一種叛逆的黑客精神,也是每一個平凡弱小的我們的心愿——嘗試建立一個真正自由、真正公平、真正有隱私可言的世界——而這,也正是互聯網建立的初衷。就像《攻殼機動隊2》里所說的

The net is vast and infinite!

網路無限寬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ogo的自我修養 的精彩文章:

TAG:gogo的自我修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