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隋煬帝的運河與羅斯福的爐邊談話

隋煬帝的運河與羅斯福的爐邊談話

主講老師:伊博士

復旦大學法學博士

中央電視台《法律講堂(文史版)》主講嘉賓

上海某高校教師

課程內容:

小明:媽媽你看,寒假作業上有道題目是這樣的:讀讀下列唐詩,談談作者對運河的看法。這首詩就很有意思,是皮日休寫的《汴河懷古》: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我很好奇,隋朝真的是因為開挖大運河而滅亡的么?很多朝代也修建運河,為什麼其他朝代修建運河沒有滅亡?運河既然利在千秋,為什麼大家不一心一意地支持國家呢?是不是隋朝人民素質不行?

媽媽:這些都是好問題。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不能僅僅談運河了,就要談談政治與法制了。

首先,隋朝儘管滅亡了,但是他的滅亡是因為國力太強大而滅亡的。這是不是聽起來很怪異?但事實就是這樣。從人口來看,隋朝全國人口達到5000萬。而唐朝最鼎盛的開元盛世時,人口不過只有4100萬。隋煬帝時期耕地有5500萬頃;唐天寶十四年卻只有1430萬頃。

正因為國家財力雄厚,隋煬帝才敢辦大事,挖運河。

挖運河造成的社會矛盾是十分慘烈的,要知道那麼浩大的一個工程,2700多公里的大運河,用了六年的時間就修成了,如此巨大的工程,用藍翔挖都要挖好幾年,老百姓卻是用人力,有些人長年伏在水裡,身上都長了蛆,還不能停止勞動。好容易運河修建完畢了,老百姓以為可以喘口氣了,隋煬帝卻說不能有歇歇腳喘喘氣的思想,我們從來沒有比現在更接近歷史的高峰,我們要一鼓作氣征伐高句麗永絕後患。結果是民眾不堪重負,一旦有人首倡起義,其他地方就風起雲湧了。

其他朝代修建運河,真沒有這麼大幹快上過,而且後代修建運河是在隋煬帝的基礎之上的,而且修建了運河也並沒有馬上就去國外開展大規模徵發兵役的。

運河雖然利在千秋,人民也沒有義務必須一心一意支持國家啊!如果一個國家真正地萬眾一心,全國上下只有英明神武的皇帝一個人可以有獨立的思想和見識,其他人都只能向皇帝看齊、只能有大局意識,只能盲目服從,那這個國家的人民素質才堪憂。

現代國家之所以大多數選擇憲政,哪怕是君主制國家,也越來越傾向於君主立憲,正是越來越認識到君主制的弊端與不可行性。

其實隋煬帝不是沒有考慮過修建運河可以遭遇的阻力,第一是人民負擔財力是否能夠支撐,考慮到這個因素,隋煬帝是曾經屢次減稅的,還曾經有一年租稅全免。第二是人民的民力是否能夠支撐,考慮到這個因素,隋煬帝盡量利用以前的河道,並且是分段進行工程的。但是隋煬帝的這些想法和做法沒有辦法讓人民廣泛的接受和理解;而人民對於租稅以及徭役的可接受程度,也沒有辦法讓隋煬帝真正理解。我覺得這可以算作一個遺憾吧。

由此我聯想到另外一件事,就是美國總統羅斯福在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進行的「爐邊談話」。

1933年3月12日,是羅斯福第一次「爐邊談話」,此時他並不輕鬆,因為經濟危機正深深地困擾著這個國家及其人民。他以兄弟姐妹般的語氣平靜地請求人民信任銀行,他沒有命令,只是輕輕地、富有感情地說:「偉大的全國性計劃能不能完全得到成功,當然要靠大眾的合作——要靠大眾對這項可靠的制度給予明智的支持和妥善的利用。」

1933年5月7日,羅斯福第二次「爐邊談話」。這一個晚上,他「向大家彙報」政府對危機作了些什麼以及還計劃要做些什麼。他的言行仍然體現了他對法治的尊重,他的行動都「已向國會申請並獲同意」,他讚揚了正處於苦難之中的人們的頑強精神。「我們全體國會議員和政府成員對於你們大家——我國的人民——深表感激。在整個蕭條時期,你們大家很有耐心。你們授予我們廣泛的權力;你們對我們的目標的廣泛支持,鼓舞了我們。」

隋煬帝在國富兵強的時候覆滅,而羅斯福帶領美國人民走出了經濟危機,這其中與個人道德素質關係不大,對於我們來說更有意義的是了解國家權力與我們的關係,以及國家權力的運行限度。

憲政的意義不在於富強,而在於合作,這一點,是我希望你能了解並且記住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四教育 的精彩文章:

什麼樣的憲法才是一部好憲法?

TAG:博四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