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地陽和暖氣生,萬物蘇萌山水醒——立春

大地陽和暖氣生,萬物蘇萌山水醒——立春

東風帶雨逐西風,

大地陽和暖氣生。

萬物蘇萌山水醒,

農家歲首又謀耕。

——《立春》

伴隨著今年的最後一點雪在陽光下化為春水,氣溫逐漸回暖,呼嘯的東風已變為料峭的春風,似乎帶來了一絲絲春的氣息。

「立」是開始,「春」是生長、是溫暖。今兒便是立春。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

記得有人說過,看到春光不知不覺能夠生長出希望了,那份希望不是來自有形或無形的事物,就是身體里生出的感覺,那份感覺牽引著人繼續生活。雖經歷了冬天,一個漫長的等待有了回信,大自然已經揚起了春之交響的旋律。

在每年的 2 月 4 或 5 日就是立春日,也是春季的第一個節氣。春節也快到了。

翻閱古籍《 群芳譜 》記載,對立春解釋為:「 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所謂「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鳥語花香,也意味著萬物生長,農家播種。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要做什麼?

站在一年的角度,春天需要播種;站在人的一生來看,春天需要立志。

志,指代的是壯士的心、士大夫的心。有了志向才可能得志。

人生首先要得志,沒有得志一定會鬱鬱寡歡,會生病的。

立春三候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氣。

白天漸長,天氣回暖,萬物復甦,人們開始感覺到早春的氣息。

立春不僅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一個時間點。中國傳統將立春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就是立春了,東風送暖,大地解凍,蟄居的蟲類慢慢蘇醒,河裡的冰也開始融化,魚兒頂著碎冰片到水面上遊動。

立春養生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經過漫長冬季的寒冷蕭條,立春的這十五天,前五天東風送暖,河流開化;中間五天洞穴中的冬眠的蟲們醒來了;後五天魚兒頂著碎冰到水面上遊動。雖有冷冰冰的「倒春寒」,但是天地萬物都在萌發了,所有生命都在歌唱了,這就是『陽氣』的生髮。

《黃帝內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

立春開始後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這時人們應當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之景,夜卧早起。春氣通於肝氣,春季正宜養肝護陽。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要保持愉悅的心境,切忌憂思惱怒。飲食方面應該少酸多甜,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避免過度耗損,要採納自然之氣以養陽,宜舒展形體,克服倦懶思眠,多做室外活動,使情志與大自然相適應。

春季養生保護陽氣,著眼於一個「生」字。按自然界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肝的生理特點主疏泄,在志為怒,惡抑鬱而喜調達。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理氣的草藥和食品,草藥如枸杞、鬱金、丹參、元胡等,食品選擇辛溫發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靈活地進行配方選膳。

古諺語:「百草回芽,舊病萌發。」可見立春後是疾病多發的季節。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對於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道功夫 的精彩文章:

TAG:武道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