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開封龍亭——潘楊湖水辨忠奸

開封龍亭——潘楊湖水辨忠奸

「楊湖清,潘湖混,奸賊謀害忠良臣。」這首民謠,在開封居民中流傳很廣,也很久遠。話雖簡略,卻蘊含了一段關於潘楊湖的生動傳說。

開封龍亭——潘楊湖水辨忠奸

潘家湖

遊覽龍亭公園,人們跨進午朝門,就會看見甬道左右,水面廣闊,兩湖相對,東為潘家湖,西為楊家湖。兩湖曾經一濁一清。據傳,潘家湖原為北宋太師潘美的住宅,因他為人奸詐、陷害忠良,故而湖水渾濁;楊家湖是北宋抗遼英雄楊業的住宅,因楊家世代忠良、捨身報國,所以湖水清澈。這「潘濁楊清」的奇特現象包含著一個歷史故事。

開封龍亭——潘楊湖水辨忠奸

楊家湖

北宋太宗年間,遼國經常興兵南下,侵擾中原,圖謀北宋江山,使北宋王朝處於極大的威脅之中。在抗擊遼軍的鬥爭中,以「楊家將」為代表的一批英雄人物,英勇的保衛北宋江山。楊家將第一代英雄是楊業,他文武雙全,英勇善戰,屢建奇功,人稱「楊無敵」。遼軍聞名喪膽,只要一見「楊」字大旗,就無心戀戰,抱頭鼠竄。楊業聲威卓著,自然要遭到奸臣潘美等人的忌恨。潘美嫉賢妒能,心胸狹窄,眼見楊業本領比自己大,唯恐其功高譽重、地位超過自己,早就盤算著要尋事陷害。這個機會終於來了。

開封龍亭——潘楊湖水辨忠奸

有一次,遼軍南侵,宋太宗派潘美為主帥,楊業為副將,統帥三軍北上抗擊遼軍。由於楊家將奮力作戰,很快收復了一些失地。但潘美卻和監軍王侁合謀,私自下令,從前線撤回楊業麾下的許多人馬,準備伺機加害楊業。遼國的蕭太后探得這個情況後,便親率十萬精兵,乘機猛攻宋軍。宋軍損失慘重,情況萬分危急。楊業看到敵我力量懸殊太大、遼軍氣焰很盛,硬拼肯定吃虧,便請求潘美速發救兵。潘美製造借口,遲遲不予增兵。楊業眼看援軍無望,再次建議採取聲東擊西的辦法,一部分一部分地殲滅遼軍,卻又受到潘美和王侁的堅決反對。他們還心懷叵測的質問:「楊將軍素有『無敵』的稱號,如今面臨強敵,故意避免接戰,莫非有什麼別的企圖嗎?」楊業是一個正直的硬漢子,怎能識破他們這種借刀殺人的詭計,他聽罷那血口噴人的話後,不僅怒火中燒,把心一橫,明知是以卵擊石,也硬著頭皮帶領人馬前去迎擊遼軍。臨出發前,楊業心裡很明白此去定是凶多吉少,就耐著性子和潘美等人商定,在陳家谷口,埋伏一支人馬,布置強弩,張開兩翼,守住谷口,準備接應。等他要是吃了敗仗轉戰到此處,就進攻敵軍,配合作戰。否則,他率領的這支人馬難逃全軍覆沒的厄運。潘美表面滿口答應,暗地裡根本沒有布置伏兵,早率人馬一溜煙地撤走了。

開封龍亭——潘楊湖水辨忠奸

楊業統軍拚死同遼軍作戰,被團團圍住,楊業父子和手下雖然英勇,可是寡不敵眾,打得人困馬乏,只得且戰且走,指望退到陳家谷口,救兵接應,便可脫險。哪裡料到陳家谷口竟是冷冷清清,連個人影也沒有。楊業目睹此情此景,氣憤到了極點,便奮不顧身回馬殺向遼兵。宋軍殺聲連天,左衝右突,勇猛非凡。當部下戰死殆盡後,楊業還不顧遍體鱗傷,仍揮舞手中大刀,上下翻飛,親手殺死了幾十個敵軍士兵,最後因戰馬傷重,不能行走,落入遼軍之手。被俘後,楊業嘆道:「我一心想盡忠報國,反而被奸臣陷害。現在兵敗被俘,活著還有什麼臉見人!」於是絕食三日而死。

開封龍亭——潘楊湖水辨忠奸

楊業的夫人佘太君聞此噩耗,悲憤滿腔怒闖金殿,告了潘美等人的御狀。由於潘美是宋太宗的親家,所以,昏庸的宋太宗只是裝裝面子,免了潘美的幾個虛職,沒有過多追究潘美等人的責任。這怎能叫人心服?於是,佘太君滿懷義憤,帶著一家老小離開了開封,回河東老家去了。可就在這時,忽然颳起了三天三夜的狂風,下了三天三夜的暴雨,隔路相對的潘、楊兩府頓時被淹沒成一片汪洋。楊府已經沒人,潘府卻遭到滅頂之災。風雨過後,兩府蹤跡全無,陷進地里,變成了兩個湖泊。由於潘奸楊忠,所以湖水也是一濁一清。那麼,潘家湖和楊家湖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在今天楊家湖的西邊,自明朝以來有一片水泊,因楊業之子楊延昭(即楊六郎)曾在此居住過的緣故,群眾俗稱為「楊六郎水泊」。

開封龍亭——潘楊湖水辨忠奸

清朝以後,龍亭南邊形成了東、西兩湖,西湖同楊宅水泊相通,所以人們就稱為楊家湖。至於潘家湖的名稱,則是受楊家將故事總與潘美相連,並受忠奸並提的影響而來,既然湖水清澈的西湖叫楊家湖,那麼湖水渾濁的東湖就一定該叫潘家湖了。人們根據潘、楊故事附會成的潘家湖和楊家湖名稱,經過世代口傳,已經約定俗成,並且沿用至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