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前沿社的故事:必然性的預言,和一場關於時間、關係、價值、求索的並聯思考

前沿社的故事:必然性的預言,和一場關於時間、關係、價值、求索的並聯思考



這是前沿社在公眾面前的第一次公開亮相,這是面對科技有知有畏有希望的一次新開始。



本文是基於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在極客公園創新大會「前沿思考論壇」部分的演講和嘉賓訪談整理編輯而成。



前沿社的故事開始於 2017 年的 3 月份,我和幾位企業家朋友一起萌生了這個想法。因為我們經常在一起去探討一些行業的趨勢、動態,希望藉由這樣的交流讓自己能夠保持思維上的先進。漸漸地,我們想到,是不是可以把更多的、同樣願意做這種思維不斷進化的人組織起來?讓大家有一個能夠保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地方。


在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面,有 36 位企業家加入了前沿社。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能夠用全球的視野,做一些關於新的科技動態、產業趨勢的深入交流。大家每次見面,都是一種去中心化的交流。我們並不謀求通過一堂課,來獲得什麼;而是在每一次交流過程當中,通過關注別人的問題、聆聽別人的思維,來給自己帶來新的啟發,已達到認知的提升和進化。



9 個月的時間裡,前沿社舉辦了近 30 場交流活動,

我們管它叫做「並聯思考」——因為大家是一起在思考,而並不是單單某一個人在講,其餘所有人在聽。這種並聯思考能夠讓我們從日常思維方式中跳脫出來,聽聽不同的聲音,找到新的啟發


過去,我們的這些交流大多都是私密的,這是提高交流效率;但是從一開始,我們就決定,如果獲得了一些有啟發的視角,我們願意跟更多的人去開放地分享甲流。今天這樣的場合,可以理解為是極客公園前沿社跟大家一起做的一次千人規模的並聯思考——同前沿社每一次閉門交流一樣,我們仍不是為了輸出一些什麼樣的東西,而更多的只是給大家帶來一些新的信息、不同的視角,讓大家都能體驗到這種前沿社並聯思考的樂趣。


「站在未來看現在」

,這句話是前沿社聯合發起人之一周航先生當時提出來的,我覺得特別有道理,今天借來一用。

「站在未來看現在」的本質,是要看到更多的必然性

。我們天天的生活,大多是在因果循環之中——因為我今天在做這樣的事,所以明天我可能還要做那樣的事;因為這個人(競爭對手或朋友)做了這樣的事,所以我也要做這樣的事。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有機會看到一些未來的必然趨勢,再去決定每一個下一步,那將是全新的啟發和視角。


今天,我們不談風口,不談 AI;我們關注的將是一些可能沒有被認真思考過的新維度,通過這些維度當中的思考,我們一起去重新理解商業、社會、科技和我們的價值。


在今天,在這裡,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思維;在我們的探討、交流、並聯思考當中,一起得到認知的進化和提升。


時間去哪了



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下午前沿思考的第一個環節,來聊一聊時間經濟學。


時間是一個有意思的維度。每個人想起來,都覺得時間應該蠻公平的——每個人都是這麼一生,變化的,可能是這一生究竟會有多長多短。

前不久,在前沿社內部,企業家們做了一些小的調研,調研結果非常有趣。「三十年後,人們的平均壽命會有多長?」前沿社企業家們很樂觀,大多數人認為應該能達到 100 到 150 歲以上。因為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對科技帶來的正向變化都很樂觀。


在 2016 年,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啟動了一個計劃——到 2100 年本世紀末,要能夠消滅人類所有的疾病。他自己會拿出 30 多億美金投入其中。為什麼扎克伯格有這樣的信心和決心?我覺得,一方面他確實有能力去推動這件事;另外一方面他具備的,也的確是相信科技的企業家新思維,相信這種辦法相比傳統方式,能夠更快地解決一些看似一些超前的問題。


也許,企業家這個群體的優勢就在於他們掌握著科技——他們對科技有信心,也對未來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


今天,其實並不是為了探討我們生命會被拉多長,因為世界的複雜度還很高,我們並不知道,是不是我們把基因技術普及運用之後,就可以把疾病都消滅?我們就能夠永生?很可能,人的壽命終究還是有限的。


我們今天探討時間,討論的是一個叫「時間資產」的概念。而

時間資產,其實是由客觀時間和主觀時間共同構成的——客觀時間是我們生命的時長,主觀時間是你可支配的時間


科技,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更多的還是釋放我們主觀時間上的時長,以增加我們的時間資產。



我現在還記得,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從北京)出差去上海,綠皮火車坐了一天一夜,當時還覺得挺興奮;現在你發現,北京到上海的高鐵,單程也就平均五個小時多一點。如果你是那種需要頻繁往返京滬的人,平均一周一次,一年下來,你相比二十多年前幾乎可以節省下三個月的時間。


科技不斷地推動著我們,把一些時間解放出來,通過科技去提升效率,本質上是在創造時間,創造我們主觀上可以支配的時間。

當科技在很大程度上解放時間的時候,位移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焦點,因為它對人類社會的推進速度非常快。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為什麼在座的很多人都崇拜他?他推動這個社會進步的關鍵之處,幾乎都跟解決位移的問題相關,電動汽車、無人駕駛、甚至後來的軌道交通和近地火箭。


很多人仍會覺得,坐火箭跨洋旅行,太遙遠太科幻了。但如果你想想剛剛關於高鐵的例子,二十多年的我們也不敢想像這樣的交通速度變化。人一直會有這樣的習慣,容易對一個處於未來的長期想像過分低估。


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科技在位移上解決的問題,是對時間的解放,更多的資本、智慧、人力參與其中,這件事情就一定會向前推進、得到解決——它就是所謂的必然性。這種必然性的釋放,就讓我們在位移問題上的時間不斷縮短。


當然,把位移時間縮短這件事也是有極限的,我們也不能只等著馬斯克來解救我們。今天,我們在路上的時間也在以另外一種方式變化著——這就是為什麼自動駕駛這個技術會這麼流行、這麼火熱?為什麼整個汽車產業會迎來變革?


我們換一個思維去理解,整個新形態智能的出行體系,實質上是把我們原來不可縮減的旅途時間解放了出來,得以被重新分配。如果你這麼去理解,它同樣是在增加我們的時間資產。


自動駕駛技術對未來的想像,是讓你可以在從 A 點到 B 點的過程當中,不在無所事事,而可以完成很多工作和娛樂。


為什麼出行領域這麼熱,大家往裡面都在想要摻一腳?因為

本質上這是在爭奪一個新的時空

。這個時空原來是沒有意義的,但是今天它被解放了出來,可以用作很多其他的事情。豐田在 2018 年的 CES 上說「我不是汽車公司,未來我要做一家出行公司。」這句話很值得回味,因為他看到了對新時空的爭奪如此重要。



再進一步,我們有沒有可能一點時間都不花就實現位移?這個事情也別認定就完全不可能。的確,我們今天的技術還不能把人直接像科幻電影一樣傳輸過去,但是仔細想一想,我們當年寫信的時候,也是把信息寫在一張紙上,通過移動這些原子到另一個地方來實現信息傳遞,然而再看現在,我們發信息都是在移動比特。

因此,在未來,真的可能有很多的事情,我們不再需要移動人,而只是需要移動信息,比如我們看到的 VR 和 AR 這樣的技術,雖然今天看起來,這些技術還沒有那麼好的體驗,甚至要戴一個很傻很笨的設備才能體驗,但是還從必然性家力度來看,一旦這項技術真的能夠解放我們更多的時間,假以時日,技術就會到達成熟的那一天。


所以,多數時候,

技術只是在路上,多給一些耐心、警惕大起大落,對未來有一些持續性的判斷

,這就是我們應該感受到的一個新的必然趨勢。


當我們的時間資產被科技不斷地解放、不斷地增加,我們再來思考,我們對於時間資產的消費態度又是怎樣的呢?這是個問題,因為和其他類型的資產一樣,每個人都會用不同的方式去消費。


如果按照年齡劃分人群,那麼年輕人的主觀時間和客觀時間顯然最多,時間消費的心態總體比較豪放。這就是為什麼在中國的科技領域,很多新產品的爆發,一定都是年輕受眾為主體,而很少看到中年群體當中爆發了某個流行應用。因為年輕人最願意嘗試,而且不太在乎一個產品花費我的時間就一定要換回怎樣的意義——開心就好。


而中年人,總體比較摳門。人到中年,不但開始意識到客觀時間彌足珍貴,連主觀時間也開始變得越來越有限,如果一個產品會浪費我的時間,我會覺得這個成本太高,我會計較意義;但反過來,如果一個產品是能夠節約我的時間,能夠增加我的主觀時間,增加我的時間資產,中年人通常願意寧願花點錢付費使用。所以在未來,知識付費這個領域,我覺得中年群體將成為其中的一個重要支撐點。


老年人群體,說實話,我不知道。為什麼?因為就在最近這些年,老年人剛剛被接入到整個互聯網的大環境和鏈條之中,我們都還不太清楚他們應當如何去定義,但是他們確實是一批新的用戶增量,很多老年消費者,都已經成為了智能手機、甚至智能音箱的使用者了,這個層面很值得研究。


我們的時間資產在增加,可是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覺得自己的時間是不夠用的,為什麼?最主要的是我們確實越來越忙,工作的節奏、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但是還有一點是,我們把很多的資產都消費了,

信息消費已經成為了我們現在對時間最大的消費領域


微信、頭條、快手,如果你同時是這三個應用的忠實用戶,那真的挺不容易的——每天 8 小時睡眠、8 小時工作,2 小時吃飯,你還有 6 個小時自我支配,其中差不多有一多半的時間都要放在這三個應用裡面了。

消費信息,正在把我們增加的時間資產不斷吞噬。從基礎的通訊、資訊到娛樂,尤其是現在,娛樂的比重變得越來越大,如果你說通訊這件事還是我們必不可少的東西,跟我們的意義相關;但是娛樂這個事,已經不會再有人在意看了一個搞笑視頻之後,思考人生價值能增加多少。


我們已經過了那個時代,所有人的整體時間消費觀念越來越奢侈化了。


當我們進入到信息消費越來越豐富的時代之後,我們的一些行為已經被改變。比如說我們看到了一個趨勢,人們經常是上一秒娛樂、下一秒工作,

之前那種固化分明的場景,已經不存在


這個過程中會帶來一些新的機會,比如 2017 年,雖然備受爭議,但依舊火熱的辦公室貨架。我們可以這麼理解,企業並不是爭取在辦公室里多賣點零食,而是在爭奪從辦公瞬間轉換為消費的心態變化。



如何這個大趨勢的變化?

如果說互聯網時代是一種對流量紅利的爭奪;那移動互聯網時代,就是是對場景紅利的爭奪;而時間紅利成為了最後一塊戰場,它增加起來非常難,需要科技的推進被不斷釋放,也必將成為新的紅利爭奪焦點


所以,我們換一個思路看過去那些成功的公司,也去看看我們自己的時間是怎麼丟掉、怎麼消費的。我們會發現,不管你是在創造時間資產的紅利,還是你幫助人們解放更多的時間,抑或是發現了用戶更多的時間資產繼而誘導他們去消費。總之,這樣的核心要素,是過去一段時間裡很多新形態商業現象的一種解釋,而這個事情可能剛剛開始。


一些公司其實是在一邊解放你的時間,一邊也在重新分配你的時間,所以我們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理解,我們在那些免費產品的使用過程中其實並不「免費」——因為他在使用你的時間資產,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這裡就引發了一個問題,作為企業和產品,是不是佔用的用戶時間資產越多越好?其實不是。用戶終會有一天發覺:「我怎麼在這件事情上花了這麼多時間?」我們會很奧惱、會很沮喪,我們會卸掉這個應用,不回來了。


前幾天,張小龍剛剛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微信並不希望佔據大家無限的時間,只是希望大家用過即走,但是之後還會回來。


所以,「用完即走,之後再來」這才是一個健康的方式,這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具備的認知,也是我們應該對企業提出的要求:

不要對用戶的時間資產有非分之想


不管每個企業,還是用戶個體,應該達成一個共識:我們應該用合理的時間資產交換合理的服務,這樣才是一種可持續循環的模式。


(以下為「時間資產」部分訪談環節嘉賓精彩言論,經極客公園編輯)


余凱

(地平線創始人 & CEO):


時間怎麼樣去控制,應該是這個產品自然屬性來決定的,到最後來講,還是應該把這個選擇權交給用戶。

我覺得真正有長久價值的、有生命力的產品和服務,應該是帶著一種簡單自然的想法,不是非常不自然地控制你,而應該是去成就你、去釋放你。


我們說場景化的、適時而動,其實還是要去成就用戶,還是應該把選擇性、主動的控制性,這種將創造力交換給用戶的產品,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


李志飛

(出門問問創始人 & CEO):


未來的方向,首先你可以更精細化來管理整個社會時間,我一直相信看不見的手,我認為最後每個 APP 到底花多少時間,未來是由整個生態去優化的。時間的粒度變得更細,是更精準化的時間管理。




你會對機器說「愛你」么?





下面一個話題,我們要談一談親密關係,為什麼?因為人是社會動物,我們的時間資產和金錢,歸根到底都跟社會關聯。


多少年前,我記得剛工作的時候,跟同事、朋友去 KTV 去 K 歌,那是我們社交關係一個比較高階的體現。而現在,不光是大家去的燒了,甚至連很多 KTV 都直接倒閉了,是我們不愛唱歌了么?我們看一下數據,騰訊旗下的全民 K 歌,平均日活 4500 萬。天天有這麼多人抱著手機,陶醉在自己的歌聲中宣洩。不是人們不愛唱歌了,我們只是不願意穿過擁堵的城市,好不容易湊齊一群人,卻還還要忍受麥霸和跑調,最後一個人唱不過兩三首,太不划算了,一個人抱著手機唱,綠色環保。


人的習慣在變化,我們今天的社交模式也在演進,比特化的社交成為主流。點贊、轉發、打賞、發紅包,都成為了一種新的社交形態。這種

比特化的社交,相比傳統線下社交,對於時間資產的消耗相對較少


現實社交在減少,甚至很多的年輕人多多少少有點反現實社交;但是他們會非常積極地在虛擬世界裡享受並參與比特化社交。在這樣的趨勢下,要是有人願意花時間跟你約飯,這個關係還是很緊密的,比一般關係更近一層。


先別著急悲哀,其實比特化社交也有自己獨特的一面。有時候你很難預料一些新的比特化方式如何在增加我們社交的機會。比如說 2017 年很熱的,一個名為概率論的公眾號,舉辦了有一個活動叫一周 CP,很多的年輕大學生積极參与——把兩個陌生的年輕男女,在虛擬世界裡組成對子,讓他們在一周時間完成一些共同的任務,其實就是社交破冰。


這個想法我覺得非常人性化,因為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很善於在異性面前突破交往。一種新的比特化方式幫你做到了這一點。對於多數人而言,當躲在屏幕背後的時候,社交壓力在某種程度上會降低。


另一個關於新時代的比特化社交的正面事例,來源於探探上的一個新功能——你能夠看到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有誰曾經跟你多次擦肩而過(陌生人)。兩個也許毫無關聯的陌生人,

基於這種虛擬世界的數據沉澱,延展出了在現實世界中產生社交關聯的可能



這不就是一種新的社交維度么?在一次和獵豹移動創始人傅盛的交流中,他也提到了這一點:我們理解社交的時候,不能只按原來現實世界的單一維度看這件事兒,數據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東西,機器跟人相比也有它的優勢;我們之間交個朋友不是吃頓飯就能解決的,我們需要長期認識、日久見人心,但是機器不是,基於足夠的數據,它可以將人一眼看穿。


談到關係,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陪伴,這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很奢侈的親密關係。相比點贊或者是瞬時的關係相比,這更高級,也意味著我們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消耗我們極其有限的時間資產。


但是今天科技的發展帶來了一些改變。比如,以前大家理解直播是一種新形態的娛樂,但是實際上,不管你在這邊幹嘛,那邊都在很賣力地演繹、聊天、展示,很真實的溝通,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陪伴,而且這種陪伴其實是他在陪伴你,而不是要求你在陪伴他。


這也是為什麼會演化出打賞行為——你會對他的陪伴關係有感情,繼而你也會有情感投入其中,然後會轉化為價值的投入。類似的陪伴形式不只視頻直播,聲音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甚至是一種更好的陪伴方式,因為它的侵入性更低。


舉個聲音的例子,一個名叫夜聽的公眾號,在 2017 年 3 月到 6 月,漲粉 1500 萬,令人震驚。而它提供的,只是每天晚上一段哄你睡覺的人聲音頻,沒有任何實在內容,不像當年羅振宇的講知識。


想像一下,夜深人靜,你在家裡一個人躺在床上,有一個聲音每天晚上陪伴你,可能帶來的是什麼?我覺得就是陪伴的感覺,所以它能夠贏得很多人的喜愛和支持。


人的精力時間有限,你不可能無限地將時間投入社交。在線上,人們已經釋放完了情緒,線下社交必然會有面臨縮減。


在另一個維度,

未來和我們建立和維繫親密關係的還不一定只是人

。舉個例子,2017 年,最受關注的科技產品之一就是亞馬遜的 Echo,截止 2017 年 9 月,這款智能音箱已經出貨 2000 萬台。你可以想像有那麼多的家庭、那麼多的人,已經開始天天跟機器對話——沒有別的輸入方式,只能語音。它能聽懂你,會回復你,這是我們建立關係的第一步,這是已經在發生的趨勢。


所以,如果我們站在未來看現在,接下來機器會怎麼樣?不只是聽你的指令,可能會加入更多的感測器去觀察你、了解你,甚至是呵護你,而且一定是 24 小時、365 天。


而這樣的事情已經開始發生,2017 年,一個 Apple Watch 三代的用戶,夜裡被振動喚醒,原因是手錶監測到他在靜息睡眠時心跳異常,他自己是不知道的,枕邊的太太也不知道,當他出於安全,去醫院檢查時,發現他已經有了早期心梗的癥狀。如果不是被機器觀察到這樣的問題,真的可能會發生更可怕的、更嚴重的結果。



你突然發現,機器開始比人還要靠譜,可能比人還能值得信賴(在某些事情上)。所以曾經很多科幻電影里的想像,今天去看,不再單單只是一種意淫。可能你今天看著一個音箱不會滋生出太複雜的情感,但是如果科技再演進,你的情感會不會有變化,我們不知道。


在 2017 年非常火爆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 2049》之中,高司令飾演的複製人 K 回到家中,和虛擬女友 Joi 的親密對話,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一個科幻電影的深度粉絲,我認為這個情節的拍攝非常專業。


它體現的,正是目前人工智慧語音孜孜追尋的終極方向——多輪語音對話加情感計算。站必然性上去思考,當我們對機器開始有信賴、有依賴,並且技術會讓它變得更接近人、讓人從情感上更加舒適的時候,人們對於機器的情感變化可能就會無從避免——

你會不會愛上一個機器?


對於企業而言,可能以前的科技產品只是一個工具,多快好省地給到大家,簡單實用最方便,不要錢最好了,但是接下來是這樣嗎?

人們會越來越期待機器的一種夥伴關係和思維,而這,是必然發生的趨勢


(以下為「親密關係」部分演講和訪談環節嘉賓精彩言論,經極客公園編輯)


賴奕龍

(荔枝 App 創始人 & CEO):


現在的年輕人,虛擬就是真實的一面,虛擬不再是現實的前戲了,這個跟以前不一樣的。


就陪伴來說,以前是我們給你講個故事;但是現在不是,現在有很多種方式,說什麼不重要,關鍵是你有個聲音在那裡響,他能夠感覺到。


傅盛

(獵豹移動創始人 & CEO):


長期來看,機器一定可以滿足你在情感上的很多需求,把機器做成寵物貓和寵物狗那種沒兒撒個嬌,只要全力做還是有機會的;但真正像一個伴侶一樣不斷地配合你,說一些你喜歡的東西,還有挺長的路要走,在我們看到的幾年內,都不抱有太大的希望。


有時候我在想,人進化太慢了,才會覺得這一切你無所適從。事實上,我們就在越來越回歸本質,回歸那種真實。數字化帶來最大的好處就是,你社交的深度和可選擇性都是過去所不能彌補的。當我女兒在玩《我的世界》(Minecraft)的時候,我發現她們幾個小學生為此單獨成立一個俱樂部,每周六下午去咖啡廳討論拍電影,她們其實比我們社交豐富太多了,比你(當年)玩泥巴好很多。


黎萬強

(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 & 品牌戰略官):


做產品,關係都是分成了強關係和弱關係,這種區分,背後代表了用戶對這個產品信任的期待,你希望這個產品離你很近,你需要它有高頻的交付的時候,它可能是個強關係的產品,比如說手機、AI 音箱就是強關係的產品;你也會發現智能家庭裡面有很多產品,比如說空氣凈化器,它就是弱關係的產品。


本來的弱關係產品,但卻給它強加了一堆的所謂的情感的需求或者是做了很多噱頭性的功能,那是沒有必要的;反過來說,像 AI 這樣強關係的產品,在未來的進化來講,對我們的理解應該還是離你很近,是個親密夥伴。




我們的價值又在哪裡?



下一個環節要探討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關心的話題:我們的工作向何處去?我們是升值還是貶值?


剛才說了半天機器和 AI,以前我們看那些東西,無非是個工具,買來用一用,可在過去的一兩年里,這些東西突然被視為對我們自身的威脅了。當年 AlphaGo 戰勝李世乭的時候,當時有一個極客公園的同事就在中國棋院看現場直播,他目睹了棋院的圍棋選手們們非常驚訝地發現自己研習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年的技藝價值,在機器面前瞬間崩塌,這種衝擊很多人體會不到,但卻非常真實。


現在也不只在圍棋領域,比如說今天我們的會場裡面,已經開始有 AI 在進駐了,正在替代著過去一部分人力工作——比如語音識別,它的記錄速度越來越快、翻譯得準確度越來越高,這樣的東西一定會影響著原來同傳、翻譯、速記等工作。


今年對很多做內容的人來講,是心情很複雜的一年。今日頭條、騰訊旗下都出現了寫稿機器人的實際應用,他們已經可以把信息聚合得非常有效,結構化得非常完整,效率和準確度都超過了剛入門的記者。


這件事情給人的心理衝擊還是很大的。類似的,在設計領域,阿里的魯班,可以在一秒內設計出 8000 張海報,但就速率而言,沒有一個設計師或一個設計公司能夠做到這點。


我們在前沿社內部做了一個調研,問這些企業家:「你們覺得未來十年之內 AI 的崛起對社會怎麼產生影響?就業怎麼產生影響?」50% 的成員認為,十年以內我們就會面對一個脫離 AI 我們人類就無法獨立完成自己工作的狀態。


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要跟科技和機器有更緊密的結合,要與之建立新形態的夥伴關係。這件事讓很多人一下子覺得壓力巨大,因為

你要學習很多東西、你要進化、你要習慣、你甚至要改變原來的行為模式


也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有這麼大的動力來面對如此變化。很多人會說:算了,我的人生沒有追求多大的成功,這麼快的迭代、這麼大的壓力,我能不能更田園詩一點?小確幸一點?



真的的能實現嗎?我看,其實挺有挑戰的。


比如說現在的農林植保,已經比較廣泛的應用了無人機,新的一年,這個勢頭會更加明顯。未來,你想信馬由韁看看林子,這個事越來越難。


再比如,英國還有一個「解放雙手」的項目。以前我們總說農業自動化、機械化,現在則完全是智能化,拖拉機都已經無人駕駛了。所以當你面對整個農業生產力的大幅度升級的時代,還要「逃離北上廣」、「回家種地」,挑戰很大。


你說,那實在不行,我去做養殖吧,養豬總可以吧?在 2017 年,京東推出了豬臉識別大賽,人臉識別剛剛普及,現在發展豬臉識別,意義是什麼?現代養殖要求能夠識別出每個豬的個體,然後再結合數據,來評判每隻豬是不是健康的、需不需要介入和調整;我們再說養雞,眾安科技 2017 年就把區塊鏈的技術也投入到了養雞領域,目的是把雞的一些數據,比如健康狀況、生活數據,甚至是走了多少步,能夠進入到區塊鏈,成為一個不可篡改的信息,讓你們建立信任的一個憑證。


你看,不管是種地,還是養豬、養雞,都在面臨科技快速的演進,你想用自己田園式方式去做,幾乎不可能了。所以,

我們沒有辦法逃避,也許註定在這段時間裡,有一兩代人,就會受到巨大的衝擊,甚至這個過程中被犧牲


因此上,那些科技領域的真正思考者,會開始思考一些超過我們常理思維的東西,比如在當機器人技術快速演進的時候,是不是可以通過稅收的方式,讓社會發展得更加順暢、得到一些緩衝?這就是在最近,比爾·蓋茨提出的一個觀點。


蓋茨的大意,是如果科技帶來的機器效率提升很大地超越了人力,是不是可以將這個裡面的一些價值轉換成幫助那群被替代人的福利?


在座的各位,作為科技領域的一群推動者,我們需要意識到這一點:科技永遠是銳利的,我們永遠是進取的,但是面對帶給社會的一些負面影響,我們必須考慮到平衡和緩衝。我覺得它應該成為科技領域裡面的一個基本常識。


我們剛才說了很多,好像機器就必然搶走我們的價值,卻也不一定,不必如此悲觀。



似乎在一開始摧毀了人類棋手信念的 AlphaGo 在 2017 年推出了圍棋教學工具,我們才意識到,圍棋不但並沒有被摧毀,反而還被新技術點亮了。事實上,因為 AlphaGo 的存在,學圍棋的人反而變得越來越多,機器人在新的緯度上,幫我們打開了新的視野。


再舉一個例子,剛剛我們談到寫稿機器人,在 GeekPark 內部,我們自己做了一個「極客內參」(不對外,只給我們的記者用)。以前記者每天早晨要五六點鐘爬起來收集信息,開選題會、定選題;但現在,是「極客內參」這個機器幫助我們匯聚、整理、輸出,甚至提煉選題。我們的記者,就獲得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創造。


科技帶來的變化,不只是衝擊,我們需要很好地理解跟科技怎麼協同協作,讓它成為夥伴,幫助我們往前發展,這其實才是最重要的


讓每一個科技帶來的新趨勢,能夠對大家有利,而不是冷漠地認為,犧牲掉一部分人是理所應當的;應該讓更多人的都有機會獲得隨科技一同升級的機會,讓科技站到他們身邊,成為他們的優勢。


引用來自於前沿社聯合發起人之一,搜狗 CEO 王小川的一句話:我們要看到科技其實也在讓每一個人變得更強大,它把一些只屬於少數專業人人士的創造力釋放出來,變得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與其中。


比如我們都熟知的 B 站、A 站當中的彈幕,早年間很多人不理解,這東西怎麼看呢?但仔細想想,彈幕正是是由一堆人在一個東西上做出的共同創造——一群人用一些小小的評論,形成了新形態的內容,這讓每個人的創作顆粒度降低了,是件好事。


再比如過去一年持續火爆的抖音,通過一個手機、一個應用,讓很多非專業的人,在裡面做出一些看起來也非常專業的內容形態,這正是一種創作力的民主化。



當年知乎崛起的時候,提出過「認知盈餘」的概念——大家將很多自己的認知經驗,通過互聯網和一個好的問答機制分享給更多的人。


那麼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會不會也將我們的「創造力盈餘」釋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是不是也會有新的產品形態和商業模式出現?專業的內容是不是會被非專業的創作內容影響和改變?


其實,更多的創新出現,才有可能催生更先進的東西。

專業和非專業邊界正在模糊,不要再以專業的人自居,更廣泛被賦能的創造力才代表著未來


(以下為「個人價值」部分演講和訪談環節嘉賓精彩言論,經極客公園編輯)


羅振宇

(得到 App 創始人):


雖然比特會吞噬世界,將來整個世界會由數字驅動、由線上驅動,但是所有的價值會變得更有價值。


比如,這兩天大家說你不懂區塊鏈,你快死了。我們經常會被這種事兒嚇破膽的,但是後來你會發現,人類的整個經濟體量會越長越大,就像馬化騰沒有搶潘石屹的錢一樣,區塊鏈也搶不了馬化騰的錢,它是不斷地增量爆發。


周航

(順為資本 投資合伙人):


我越來越希望看到在某個領域做到追求和卓越的那些人,這個卓越不在於你是不是趕到了新的風口,而在於那個領域中,你是不是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如果做到這點,放大到今天整個互聯網交付的大平台環境下,價值會比以前可能有十倍、百倍甚至更大量級的增長,你的價值會被極大地放大。




數字陰影



最後一個環節,我們來說一說,從科技里,我們到底想要什麼?


前沿社內部還做了一個調查,是關於企業家們對於未來科技對社會影響的預測態度。多數成員對於這個問題的期待都是正向、樂觀的。


沒錯,總體來看,科技一定會帶給社會更好的明天。但是,在這背後,是不是還有一些被我們忽視的陰影蠢蠢欲動呢?


我們還是從一個真實例子講起:一位前沿社的成員買了一輛特斯拉,然後,他的人生發生了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每天他出門上班的時候,他的太太會給他煮好一根老玉米。他特別愛吃,但是以前就是沒有時間。現在好了,煮好老玉米被他帶到車上,他把車開上四環,開啟自動駕駛,然後雙手捧著老玉米開啃。


當他特別驕傲地給我講了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的內心是充滿憂慮的。因為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本質上是 L2 級的輔助駕駛,並不是 L4 級完全的自動駕駛;但是,駕駛員在中間成為了變數,技術原本還沒有到位,但是人把它提前到位了。


每當技術在路上的時候,人其實都是其中最大的變數

。因此上,我會有一點擔心,咱們這麼多的人,未來都將是新造車、智能化、自動駕駛的用戶。到那時,即便它的說明書上說,它屬於哪一級的自動駕駛,我們會如何對待?一旦我們不自主地把自動駕駛默認到更高級,若是出了問題甚至危險,我們的第一反應都是會對這個技術失去信心,也許一次刮蹭就足以讓你對自動駕駛失去安全感。



就像最早我們用 Siri,剛推出的時候,很多人去「調戲」,後來發現它連識別都沒有完全做到位的時候,這件事基本上就宣告失敗了。所以,技術如果想要更好地往前發展,謹慎的宣傳是必須的——作為消費者,我們本來就很難識別技術的準確級別,如果這個時候再被誇張的「黑科技」噱頭過度引導,就很有可能出問題。


再來看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你是一個天生慢動作的人,你知道有可能會影響你的信用評定嗎?我們在座的一些人嘗試過小額信貸,裡面風控機制其實都基於一些弱關聯的信息,比如說填表的速度、填身份證時候的連貫度,甚至如果你給予了它授權,你的通訊錄記錄都可以被讀取,你的接聽電話多還是撥出電話多、有沒有很多人拒接你的電話,這都可能變為衡量你信用評定的要素。


這裡面並不存在一個簡單的因果邏輯關聯,但是當幾十個、幾百個這樣的弱關聯數據匯總在一起的時候,機器就會形成一個關於你個人信用的判斷。


或許慢動作的例子有些過激,但是,

在這樣一個關聯性取代了因果性的數字世界裡,數據和演算法成為整個產業的王道

。很多時候,

「我們是誰?」已經輪不到我們自己回答了

。機器會從自己的視角形成判斷,你甚至不知道這種判斷的原因,你去問企業,他也說不出來,因為那是機器學習自己尋找弱關聯數據而形成的判斷。


這正是我們今天面臨的趨勢,數據和演算法真的正在成為整個科技產業里不可動搖的核心。而我們面對的那些數據,其實只是一個數字的影子——當企業想要了解用戶需求的時候,就會有一束光打過來,投下一個影子,企業把它拿走——而那並不是我們的真實存在,它不可能絕對的準確、絕對的真實。


這樣的數字影子該被如何運用?這是我們應該關心的話題。會不會在光線投下、影子形成的某一瞬間,我的一個失誤或者一些偶然行為,被更廣泛的錯誤運用了?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在這些科技公司的眼裡,如果只是一團數據,那我們作為活生生的人的存在,會不會被忘掉呢?如果,我們這些人的幸福、成就、價值,跟這個數據最終抵觸又會怎樣?



這就給全球的科技界帶來一個問題,

我們到底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我們要拿數據演算法去解決什麼問題?

是通過數據演算法,把用戶體驗做好,讓我們更有黏性,花更多的時間創造更大的價值給這個平台?還是平台付出很大的精力,實現給用戶一個幸福的、健康的、不斷創造的收穫?


這件事聽起來似乎價值觀,但其實恰恰是方法論。如果你把用戶當成一個人好好的對待,我對你是有情感的,我會更願意跟你們在一起;如果你只把我當成是一團數據,我終有一天就會被別的產品和平台帶走,被別人解放。這是我們每個人作為用戶應該具備的感知,這樣,企業才會有這樣的意識。


今年,扎克伯格主動地調整了 Facebook 的使命(Mission Statement),以前的描述是「連接世界,開拓不已」(Making the world more open and connected)——當年,他認為社交網路是一種特別高效的方式,可以把世界緊密的連接,而且他一直這麼推進,也是這麼實現的,成就了一個非常偉大的產品。


但是今年他的使命變為了「拉近人與人」(Bring the world closer together)。不知道大家能感覺到什麼變化,我感受到的是,前者是我要做一件事兒,要完成一個工作;而後者是我有一個判斷、我有一個夢想想要實現,我有自己的價值體系在裡面。


在過去的一年裡,扎克伯格有過多次這樣的反思——雖然 Facebook 不斷地通過優化演算法,讓大家看到沒有偏見、沒有衝突的信息;但是大量失實的、散播仇恨的、鼓勵歧視的信息,還是不斷地在出現。扎克伯格開始意識到:我把世界連接了,把過去的一些東西摧毀了,卻沒有帶來一個新的平衡,我該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這件事兒是接下來他要面對的挑戰,也是一項更了不起的使命。



過去的一年,在中國的互聯網行業當中,也發生了許多值得反思的事情。比如說前不久的支付寶年終賬單風波,明示用戶協議,本來是支付寶做的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對於細節的處理走了捷徑,一下子好事變壞,導致了大家對於整個行業的質疑。


我覺得很可惜,如果他們能夠做到對自己狠一點、要求更高,也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錯誤,事情的結局反而會成為更加正向的。因為我們所有的人都更希望有更值得信賴的科技公司支持我們每一個用戶,在這一點上,我們只能對科技公司給予更大的希望,讓他們對自己要求再嚴格一點、狠一點。


下面是一個也許略顯吹毛求疵的實例。美團和餓了么,都在自己的平台加入了可以選擇是否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用戶選項,這是一項凸顯企業價值觀的大好事。但是實際使用中,這樣的選項埋藏太深,既不夠明顯,也不夠只能。如果我們要對這樣兩家已經很優秀的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是不是可以在我們結賬的時候,跳出一個提醒,讓我們的選擇變成一個引導?這樣是不是能夠讓更多的人都去更好地實踐環保的責任?既然他們已經在推動這件事兒,我覺得完全可以有更好的方式把它做到位。


當然,無論這是我們的吹毛求疵,還是我們更好的預期,我們都不希望這些話只是過去找馬雲、王興、和張旭豪去聊。這些問題,聽起來似乎是給 CEO 們說的,還是那句話,

我們不能等少數的人、英明的人去解放我們;我們需要每個個體都對這個事情擁有認知,當我們的認知和訴求傳達到這些公司,這才是一切改變的起點


今天到這裡,我們論壇的已近尾聲。整整一個下午,我們聊了很多必然性的東西,也聊了一些超過原來我們想像的東西,我們真正想實現的是什麼?

面對科技,最早的時候我們都是無知為畏的,因為一個科技要創新、要突破,不能有太多的畏懼和算計;而現在,我們終於來到了一個需要有知有畏的階段,我們會看到其中的一些隱含問題,知道了他可能帶來的影響和傷害,那怕這些影響和傷害只是針對少數群體的,我們仍該把他們計算在內



我們這群人對這個事兒有認知了,當我們明白了自己的需求了,這就是希望的起點,很多科技的改變會從這兒開始。這就是我們要說的:面對科技,有知、有畏、有希望。


(以下為「科技希望」部分訪談環節嘉賓精彩言論,經極客公園編輯)


周航

(順為資本 投資合伙人):


我的看法不能簡單的用樂觀還是悲觀來說,隨著科技的力量(權利)越來越大,其實自然帶來的責任就越來越大。我們看到問題並不是因為悲觀,而是因為看到問題之後,你會發現你要承擔更多解決問題的責任,當你解決了這些問題,而不是掩蓋這些問題,或者說迴避這些問題的時候,你的產品、你的服務會更有可持續的生命力,用戶才會不離開你。


創新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其實也在製造著新的問題,這世界上從來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這是一個創新者需要意識到的,這是新的倫理問題。


王小川

(搜狗 CEO):


因為人除了理性以外,你對自己的認知總是有限的,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但是機器和外界跟你說你是什麼的時候,也許是一個正能量幫助到你,讓你提升了、讓你更成就,也許你就信了。


所以在數據裡面如果不準,可能會毀掉一個人,其實機器這麼干,人也會這麼干。我們樂觀地去想,機器不一定幹得比人差,但是也有可能就是因為機器的嚴謹,最後(反而)把你限制住了。


未來,在整個人和機器博弈或者是共生的過程當中,我們會越來越失去自我和自己的性格。


張志東

(騰訊主要創辦人 & 前 CTO):


我感覺這個時代是一個非常好的時代,全民在進入一個全數字化的時代,跟十年前、二十年前非常不一樣,當一個產品或者一個服務,你做的非常好,把用戶真正當成人,而不僅僅是一堆數字,用戶是會感受得到。


他能夠產生的正向循環不像十年前那麼的困難,十年前各種支付、各種環節,用戶的付費意願等等這些,都跟現在差得非常多。我相信這個時代是可以支持很多不需要作惡、不需要刻意的利用人性的弱點,也能夠把事情做好,這樣的時代其實已經到來。



2018 年 1 月 19 至 21 日,極客公園攜手前沿社企業家和前沿社思考夥伴 ThinkPad,通過前沿社的思維體系梳理 2017 年熱點事件的關聯邏輯,運算出隱藏在背後的科技本質,共同提升科技素養,擊退喧囂,構建屬於科技主義者的價值判斷體系。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繫 zhuanzai@geekpark.ne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物聯網設備正面臨黑客威脅,我們該怎麼辦?
為解決高危漏洞,WPA3 Wi-Fi 協議預計將在今年到來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