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剛傑·索木東漢藏對照版詩集《故鄉是甘南》將出版

剛傑·索木東漢藏對照版詩集《故鄉是甘南》將出版

剛傑·索木東漢藏對照版詩集《故鄉是甘南》將出版

詩集《故鄉是甘南》(漢藏對照)

剛傑·索木東著,才讓公保譯

四川民族出版社

ISBN:9787540973285

CIP:2017310066

【內容簡介】

剛傑·索木東的詩集《故鄉是甘南》(才讓公保譯),是十卷本雙語版《藏族青年優秀詩人作品集》其中之一,由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和四川民族出版社聯合編選,將於2018年3月出版發行。

作品集包括來自西藏的白瑪央金的詩集《滴雨的松石》(赤桑華 譯)、瓊吉的詩集《瓊吉的詩歌》(尕藏仁青 譯),來自四川的藍曉的詩集《冰山在上》(奪吉華 譯)、王志國的《微涼》(環更加 譯)、唐闖的《歸來者的歌》(奪吉華 譯),來自甘肅的扎西才讓的詩集《當愛情化為星辰》(環更加 譯)、剛傑·索木東的詩集《故鄉是甘南》(才讓公保譯)、嘎代才讓的詩集《西藏集》(昂卻本 譯),來自青海的德乾恆美的詩集《身體的宮殿》(嘎爾瑪澤朗 譯)和來自雲南的單增曲措的詩集《格恰》(嘎爾瑪澤朗 譯)等。

【作者簡介】

剛傑·索木東漢藏對照版詩集《故鄉是甘南》將出版

剛傑·索木東(1974—),藏族,又名來鑫華,甘肅卓尼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藏人文化網文學頻道主編。有詩歌、評論、散文、小說散見各類報刊,入選多部選本,譯成多種文字。著有詩集《故鄉是甘南》。現供職於西北師範大學。

【作品選粹】

1 守望名叫甘南的那片草原

守望名叫甘南的那片草原

守望亘古未斷的夢想

誰遠走的腳步

在那條老路的盡頭

踩響整整一生的思念

從一頂黑帳篷開始

所有的記憶都無法忘記

一陣風吹走大草原的牛羊

一輪潔白的月亮里

坐著我以淚洗面的新娘

用烈酒和熱血燃起堆堆篝火

我親親的牧人兄弟

你用烈酒和熱血

點燃我孤居城市的每一個黑夜

而今夜無緣拷問靈魂

失落在地上的

除了辛酸還有一些沉重

來路上已經徹底模糊了

仔細數過的那些腳印

我抬頭望天的姿勢

是留在一個世紀以前的痕迹

只有那些

真真切切的預言沒有老去

只有那些

和生命緊緊相連的追求沒有老去

仍有人把一段血淚般的曲折

留在生命開始的地方

守望名叫甘南的那片草原

守望母親河的源頭

孤立在冬至以後的日子裡

我逐漸適應風雪的眼睛

正好適合收藏

這個新年已經到來的祝福

2 夢境

我夢見太陽,燦若狂血

熾烤大地

我夢見孩子,轉瞬之間

蒼老無比

我夢見黃昏,幽暗迷濛

不再消失

我夢見老人,靠牆而立

不知所終

我夢見有人,地上開門

拿走詩篇

我夢見污穢,橫流遍地

無處插腳

我夢見自己,食指受傷

握緊刀柄

我夢見眾生,依祜皆失

面無表情

3 給一個虛妄的夜晚

在黎明,打開書卷

不一定就能碰到古人

在夜半,推開窗戶

卻一定能夠,看到

真實的黑暗

半輪殘月,照上窗檯

那是清明時節的無法釋懷

那麼多的親人,還活在人世

那麼多的路口,依舊

找不到故鄉的消息

今天,我們還能祭奠什麼呢?

在這個喧囂的人世

縱使,品嘗過所有的血腥

依舊無法超脫,生命的輪迴

尚未來及擦去,鞋頭的灰塵

就已經人近中年了——

那麼多的謊言,留在了過去

那麼多的謊言,足以

讓這個三月,春暖花開

那麼,還是讓我們說說明天吧!

明天,還會如期而至嗎?

——巨大的虛妄里

我已不再,淚流滿面

4 十個蟈蟈,或遠離的高原

那十個來自高原的蟈蟈

在水泥鑄就的窗檯邊

叫了整整一夜

那十個遠離潮濕的泥土

和陰涼洞穴的蟈蟈

在尾氣和悶熱充溢的陽台上

叫了整整一夜

這些遠離高原的生命啊

我知道,此刻

在這座不夜的喧囂的城市

你們和我一樣

無法享受

真實的黑夜

那十個來自高原的蟈蟈

在竹篾編製的籠子里

叫了整整一夜

那十個遠離嫩綠的草芽

和甘甜的露滴的蟈蟈

在自來水和溫棚菜的飼料里

叫了整整一夜

這些遠離大地的精靈啊

我知道,此刻

在這座臨水的乾涸的城市

你們和我一樣

無法做到

優美的高歌

那曾經伴隨麥浪曼舞的

十個自由的蟈蟈啊

當生靈被視為玩物

有誰還原意

仔細聆聽

羸弱的我們

嘶啞的訴說

那曾經伴隨微風輕歌的

十個高貴的蟈蟈啊

當尊嚴被輕輕忽略

又有誰能夠

仔細聆聽

卑微的我們

咳血的音階

5 故鄉,只是一段未醒的夢

沿著並不陌生的小路

或者,一段

始終沒有醒來的夢

一直往裡走

一直走到

往昔的深處

我知道,很快

就能抵達

故鄉的內心

年關的那一場大雪

已經不再那麼可怕

所以,我有

大把的時間

和大把的心情

給在城裡出生的兒子

堆一個憨憨的雪人

這樣,在他的尖叫聲里

就會找到

回家的路

偶爾也會

在宿醉的夜半

偷偷醒來,偶爾

也會在靜謐的院落

數數童年的星星

溫暖的爐火里

已經很難聽到

親人太多的叮嚀了

因為自己,也在

慢慢的老去

也許,故鄉就是

這樣一段

無關輕重的

春秋大夢

當我們慢慢醒來的時候

只能在偶爾裂開的縫隙里

偷偷看到自己

彆扭奔走的

尷尬姿勢

6 塔爾寺

再次來到的六月

丁香已經凋謝了

萬片葉子的脈絡里

我依舊無法洞悉

菩提的開示

或者,佛陀的謁語

穿過一場陰雨

就會抵達一縷陽光

穿越一座雪山

我卻回不到

命定的青藏

神聖的經卷中

袞本賢巴林

絳紅色的僧衣

正在隱去

喧鬧的塔爾寺

我只能空手而來

空手而去

7 喜馬拉雅,向著蒼穹

億萬年前的那次隆起

只是關於地球

和生命的

一個機械猜想

而我知道

這片絳紅色的大地

背負一個民族

多舛的命運

還在繼續,向著蒼穹

慢慢成長

高的不能再高的

雪線以上,稱王的

只能是鷲

而那些,活在

零度以下的生靈

正背負大地的陣痛

在地縫間行走

只能把

尚存純潔的眸子

交給藍天

交給那些鷹翅上

飄蕩的風

在百年之後的瞭望里

把骨縫殘存的

傳統和信仰

史詩一樣

靜靜傳唱

8 在晨風裡掩面而泣

月亮升起來了

一切喧囂,終將

歸於寧靜,一切

生機盎然,終將

歸於秋天

我慶幸生於北方

唯有這樣,才能

和春夏秋冬及時相遇

我慶幸生於青藏

唯有這樣,才能

時常仰望

雪線以上

掬起一把露水

沐浴節的早晨

就能看到,拉薩河畔

涼透了心的妹妹

誰在晨風裡掩面而泣?

我不能,眼睜睜看著

那些曾經繁茂的綠意

逐漸乾枯成

歷史的謊言

9 昨夜的留白

錯過了一場春雪

在你離開的早晨

攥緊一隻空空的酒杯

也錯過了,春暖花開

繞過那麼多的

假設,就這麼

輕易抵達

真相的中心

——既然,伸手

接過了黎明

也將,義無反顧的

接過,黑夜的

所有留白

10 大鵬、孔雀,或遺失的世界

(1)

站在地上太久了

我們已經缺乏

足夠的想像,或者

洞察長空的能力

所以,寧願相信

大鵬,扶搖直上九萬里

只僅僅是一個

誇張的比喻

高原之上,雪域大地

每一座佛殿里

金翅的大鵬

就是一切

智慧忿怒的部主

突然明白,我的祖先

為什麼要留下

那麼多的聖跡

(2)

在古老的東方

孔雀,是傳說中

鳳凰得交合之氣育生

是佛母金剛

是大明王菩薩

在遙遠的西方

孔雀,是天后赫拉的聖鳥

集美麗和智慧於一身

而在越來越多的城市裡

孔雀,只不過是

一個豢養的牲畜

唯一懂得

用鮮艷的尾巴

取悅人群

(3)

平凡如我,只能從街頭

帶回一把雀翎

那麼多黑幽幽的眼睛裡

銅質的羽毛,輕柔

如一管葫蘆絲

碩大的指甲,是大鵬

留給世界的最後念想

記得那年,離開

命定的高原

骨頭裡的鈣質

開始慢慢流失

靜坐,在暗夜深處

還是無法學會

對一些東西視而不見

一縷檀香里

尚能聽到,大地

溫潤的呼吸

【詩歌評論摘要】

剛傑·索木東是西部「70後」詩人的重要代表,故鄉甘南高地卓尼賦予他獨特的精神品質,長期居住在都市的他不時在兩種文化之間遊走。他以飽含情感的詩行耕耘著故鄉的高山與草原,並在藏傳佛教的精神關懷下彰顯出的人文主義情懷,對受難的個體和群體都有著溫情的關照,並通過詩歌中對時間的客觀感知和主觀把握,實現「時間之流」中的靈魂叩問。與此同時,索木東以赤子之心書寫出一個身居都市的藏族人的鄉愁,然而,在現代城市文明和消費理念的衝擊之下,作為一個詩人,返鄉者索木東到達故鄉之後,卻無法真正抵達故鄉。

——張曉琴(女,評論家,博士,博導,西北師大教授)

製造短句、動態化敘述以及情緒律動,這三者構成了索木東凸顯其「不安感」的詩學表現,顯示了他的抒情詩所具有的獨特品質。在「離散寫作」中蘊含「文化棄兒」心態,由此展開「不安感」的詩學努力,索木東給予當代少數民族詩人的啟示是當我們擁有民族身份、異質文化和話語雜糅等這樣重要的精神資源時,我們是安於淺薄地歌頌,歡樂和欣喜?還是要守住精神純粹性那座沙渚,時刻保持生命的銳度和痛覺?這關乎民族作家對自身符號化與否的價值取向,也關乎民族文學將原本複雜的精神和生活多義性地加以呈現的文學取向。

——卓瑪(女,藏族,評論家,博士,碩導,青海民大教授)

「故鄉是甘南」,是剛傑·索木東的創作母題,這使得他的詩歌自然地被劃歸到了鄉愁詩的譜系。鄉愁詩一路走來,風情萬種,「悲涼之霧,遍被華林」。雖然如今的鄉愁,其產生的背景時勢已大不同,但古典的傳統的影響還是明顯地表現在剛傑·索木東的詩歌中:對民族的認同、歸依,對故鄉的思念、眷戀,對文化的摯愛、追尋。深沉的悲患情懷,強烈的民族意識和鮮明的文化精神,使剛傑·索木東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詩美建構。而慣常的主題在他的詩中因其獨特的藏族文化和甘南地理,而顯得更加深邃、斑斕,他以他清新流麗的詩篇為源遠流長的中國鄉愁詩划上了一筆別樣的色彩。

——嚴英秀(女,藏族,評論家,甘肅「小說八駿」,蘭州文理學院教授)

剛傑·索木東詩中的藏族元素包含三個方面:地理層面、人物層面和文化基因層面。在他的第一部詩集《故鄉是甘南》里,字裡行間幾乎一直繚繞著對故鄉、民族、母語的無盡鄉愁,文化基因的流失,旅居別處的流浪,終將造成漂泊感的與日俱增,尤其是經歷了數十年滄桑,遂濃縮為詩人人到中年後的慨嘆。在他詩里,準確地說,在他的血液里,同時流淌著冷和熱的兩股強流,沖刷著他的心靈,也激蕩著讀者的情感。讀他的時,我們眼前浮現的是一個流浪的歌者,一個無鄉可歸或不能回鄉的牧人的深情歌唱,他面向廣袤的蒼穹、面向無邊的草原、面向千年的神示和預言,甚至是面向祖先出發的地方。他希望有人懂他,所以他的歌喉真切而響亮、悠遠而流暢、痛徹哀傷而能夠抵達詩意的原鄉。

——周航(評論家,博士,長江師範學院教授)

索木東的詩浸潤著他對故鄉的懷戀。幼年時藏地生活的滋養,藏族文化的種子長成了詩人心中的大樹。如今這個棲身於城市的藏人將他的鄉戀和深情用詩歌吟唱出來,其詩歌的民族特色就與伊丹才讓、扎西才讓等藏族詩人的詩歌有所不同。從索木東的詩中,可以看出他植根於藏族文化的人生感悟,但又將其置於當下現代生活的觀照中。民族性與現代性摻雜在一起,幾乎各執一端,形成了詩歌的張力與一種困惑感。這也許恰恰是在民族性與現代性的碰撞中,具有一種時代典型性表徵的詩。。他的大部分詩自然抒情,風格清新空靈,音韻和諧,又琅琅上口的音樂美。

——葉淑媛(女,評論家,博士,蘭州文理學院副教授)

剛傑?索木東是用漢語寫作的藏族詩人。他的詩歌作品豐富,其早期詩作多為抒情詩,創作風格較為一致,在當代中國少數民族漢語詩歌創作中較有代表性。其漢語詩歌既表述了甘南藏族地區的群體記憶,又飽含了私人的日常經驗,對其詩歌的討論有益於觀察中國多民族詩歌創作的一般特徵與話語空間。他的抒情詩所展示的溫暖和樂觀的情緒,可謂藏族當代知識分子的理性、溫和與真實的代言。在他的個人經驗里,黑色的大地既是藏文化的母體所在,又喻示了遭受現代性衝擊的鄉村現狀。無論從自然環境還是文化傳統的角度而言,兩地的差異性造就了詩人的離鄉知識分子寫作,因此文化原鄉成為他寫作中極其重要的主體部分。詩人自身對於寫作的言說,充分體現了「文學混血」與「文化混血」在當代話語場中生長的可能性,對當代少數民族詩歌研究也提供了一定的話語參照。

——邱婧(女,評論家,博士,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副教授)

剛傑·索木東的詩歌,有三個突出的特點:一是有鮮明而強烈的民族情結,詩人藉助詩歌,或探尋,或追問,或警戒,或沉淪,總有一首讓你沉鬱嗟嘆,流連忘返;二是題材的集中與凸顯:飄零者的故鄉記憶、一個人的秋境、家族式的親情,彷彿三口悄然打開的百寶箱,你總能找到沾染著你傷感往昔的寶貝;三是接近於口語的詩歌語言,綿軟、柔滑,在自言自語中開始,在眾生聆聽中結束。這三個特點,雖不能概說他詩歌的全貌,但其實就是三條絲線,能各自串起各自的108顆色澤明亮質地「溫潤」的珠子。

——扎西才讓(藏族,甘肅「詩歌八駿」,作家,甘南州作協主席)

索木東的詩,大都以故鄉甘南為背景,描寫這片厚重大地的山山水水、父老鄉親,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人間真情和拷問意識,讀起來感人至深。滿懷深情的訴說、懷念、反思和挖掘,在他的詩歌中已經成為一種氣質,似乎很難剝離。這一方面,使得我們在讀他的詩歌時,心靈不由自主地得到一種凈化和提升。另一方面,對人本身在當代物慾社會和都市生活中生存的價值和意義深感懷疑。這樣,一種立足城市現實生活而回歸草原故土夢幻的被放逐者意識便油然而生。

——敏彥文(回族,詩人,甘南州作協副主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詩歌網 的精彩文章:

「我是凡人愛這慾望一生」——楊慶祥詩集《我選擇哭泣和愛你》
90後詩選(三十):康承佳的詩

TAG:中國詩歌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