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小刻葫蘆,以針代毛,以心為墨,在方寸間,盡顯大千世界

小小刻葫蘆,以針代毛,以心為墨,在方寸間,盡顯大千世界

「方寸間,盡顯大千世界

來源:匠風部落(jiangfengbuluo)

在蘭州,有「吉祥葫蘆牛肉麵,羊皮筏子賽軍艦」的說法。

葫蘆,音同「福祿」,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被奉作吉祥物,而在蘭州說起葫蘆,則是刻葫蘆,一種久負盛名的傳統工藝品。每個來到這黃河之都的人,都希望帶回一個充滿蘭州風情的葫蘆。

蘭州的葫蘆小的如雞蛋,大的似絲瓜,皮質細膩,色澤黃白,滑潤光潔。

刻葫蘆便是在精選的葫蘆上,用特製的小刀和鋼針,刻上人物、建築、山水、動物、文字等,供人們賞玩。

1

緣起裁縫之手

蘭州刻葫蘆的歷史,始於清光緒年間。傳說,當時蘭州有個姓王的裁縫,經常在雞蛋葫蘆上鐫刻花草,供自己欣賞,這算是蘭州刻葫蘆的始祖。

最早的雕刻葫蘆只是刻些山水風景或戲劇人物的臉譜。作為兒童玩具在鬧市出售。到了清朝末年,有一個名叫李文齋的秀才,由於窮困潦倒而以雕刻葫蘆謀生。因為他有繪畫和文學知識,所以設計和雕刻的葫蘆,內容主要取材於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等,如《桃花源記》《赤壁賦》《蘭亭序》等。

2

窮秀才苦傳承

李文齋雕刻的葫蘆,人物寥寥數筆,求其意境,強調「神似」,山水花卉疏淡相宜,形神兼具,注意風致,題款文字細如蚊足,點綴成行,圖文並茂,瀟洒自如,成為賞玩的精品,讓人愛不釋手。

20世紀20年代左右,李文齋的葫蘆由蘭州的古董商人帶到北京,受到同行關注,被譽為全國工藝品中的「絕技」。但這並沒有給李文齋帶來多少好處。恰恰相反,因為李文齋拒絕給當時的蘭州警察局長免費刻葫蘆,被無辜抓進監獄,死於非命。

新中國成立前,刻葫蘆藝人在今張掖路隍廟走道兩旁設攤雕刻,生活艱苦,衣著襤褸,酷暑寒冬,無人關顧,命運坎坷,藝術價值多被湮沒,其珍品又為古董商盤剝佔有。

3

大師積極響應

新中國成立後,阮光宇、王德山、王雲山等老藝人的特殊技藝受到了政府的重視,在有關部門的組織下,他們充分發揮一技之長,雕刻出了許多精緻的工藝葫蘆,行銷國內外。20世紀50年代末,蘭州刻葫蘆空前繁榮,並於1959年首次出口,行銷英國、德國、匈牙利和蘇聯等國,每年出口達千枚以上。

4

阮家傳承至今

20世紀80年代,名家阮光宇之子阮文輝繼承父業,博採眾長,又有創新。他將雕刻工藝分為「描寫」與「雕刻」兩種。他針刀並用,以刻、鏟、刮、磨來表現中國畫的勾勒、點垛、渲染、皺擦,從而仿刻出國畫家的潑墨、寫意山水,以及徐悲鴻、齊白石的畫風筆意,使雕刻葫蘆工藝達到了出神入化、前無古人的境界,出現了不少精彩奇妙的佳作。

他有四套六枚微雕刻葫蘆作品,如《東坡赤壁夜遊圖》,在只有約7平方厘米的畫面上刻有一葉扁舟,舟十六人神情迥異,栩栩如生,舟外遠山近樹,疏密有致,另一側不到半個香煙盒的位置上刻著637字的《前赤壁賦》,字跡工整清麗。

又如《嬰戲圖》,整個畫面上共150多個正在嬉戲的孩子,姿態神情各異,其構思的奇妙和刻工的精細,堪稱蘭州雕刻葫蘆的精品。

《敦煌飛天》是在直徑為5厘米左右的葫蘆上刻有120位飛天,有的吹笛,有的抱箏,有的反彈琵琶,人物個個彎眉秀目,櫻唇含笑,婀娜多姿,就連飛舞的飄帶和擺動的縴手,也歷歷在目。

《前赤壁賊》《嬰戲圖》《敦煌飛天》和另外三枚《唐詩204首》《唐詩桃園行》《飲中八仙歌》,都已被國家有關部門定為國家級珍品,由中國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

如今,雕刻葫蘆名家輩出,高手如林,雕刻技藝達到了新的水準。

蘭州刻葫蘆的生產過程大致可分為幾道工序:

選材

蘭州刻葫蘆主要有三種:一種是亞腰葫蘆,高不過尺,形態玲瓏;一種是雞蛋葫蘆,大的似雞蛋,小的如算珠,小巧精緻;還有一種是疙瘩葫蘆,大如人拳,表皮生有不規則的瘤突,頗具古拙意趣。雞蛋葫蘆是蘭州特有的品種,最具代表性。

原材料加工

原料加工又可分為四個步驟。即:

刮葫蘆,用未開刃的刀子將葫蘆表皮刮凈,露出堅實的木質層。

洗葫蘆,用溫水將刮過的葫蘆洗凈,然後晾乾。

壓葫蘆,用未開刃的刀子對葫蘆表面進行刮壓,要一刀緊挨一刀,不留空隙。須經過多遍刮壓,直至葫蘆表面觸覺光滑油膩。

打磨葫蘆,用乾淨的棉布對刮好的葫蘆進行細細打磨,直至葫蘆表面產生晶瑩的亮光,葫蘆原材料就算加工好了。

構思

面對葫蘆,要考慮怎樣開上下口,刻什麼內容,所刻內容如何構圖,怎樣遮掩葫蘆上的瑕疵等事項。由於葫蘆是立體實物,安排畫面還應注意葫蘆周身上下的輕重搭配,使各種因素和諧並存。

構圖

用小針出要雕刻的紋樣。

雕刻

運用各種類型的刻針和刻刀,在葫蘆上刻繪圖案。刻針一般用來刻線,根據刻針的粗細、刻線的深淺,可產生不同效果的線條,刻刀則可用來刻點和面。藝人用鏟、刮、磨等手法來表現中國畫的點垛、渲染、皴擦效果,從而可以製作出各種風格的畫面效果。

著色

將刻好的葫蘆打上墨,使墨色嵌入刻痕,形成筆墨效果。若是彩刻,就需往刻痕內擦嵌不同的色彩,使其呈現彩色效果。

打蠟

給著墨、著色後的葫蘆表面打上一層蠟,使其防潮耐久。

裝飾

根據所刻葫蘆的不同形態,有不同的裝飾手法。若是體型很小的葫蘆,一般是在葫蘆的頂、底中心鑽洞,穿吊墜或流蘇,再安置於吊架之中;若是體型稍大的葫蘆,則根據其特徵配置不同材質和風格的支架。裝飾的宗旨是巧妙襯托,更顯葫蘆之美。

-END-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匠風大師酒,選址茅台鎮7.5公里核心產地,秉承工匠精神,用極致匠,竭盡全力為消費者呈現「貴州味道,純正匠香」的美酒,滴滴都是釀酒大師經過長時間精心呵護的珍藏佳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匠風部落 的精彩文章:

匠風專欄∣隨緣就好

TAG:匠風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