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大學霸拉黑父母6年:恨不會讓你更強大,愛才會

北大學霸拉黑父母6年:恨不會讓你更強大,愛才會

這幾天,「北大學霸拉黑父母6年,12年不回家」的新聞引起了熱議。

但書單君注意到,有些討論逐漸變成了對「中國式父母」的群體吐槽,「不會好好說話的家長有多可怕」,「有種愛讓人生不如死」……

有童年創傷的人並不少,有些父母也的確應該反思自己不正確的教養方式。但書單君覺得,子女們如果只是簡單控訴,除了發泄出不滿,又有多少積極意義?

所以,我邀請書單特約作者,我的好朋友火養寫了篇文章,和大家聊聊面對童年創傷和曾給自己造成創傷的父母,到底怎樣的態度才是更可取的。

1

在父母和外人眼裡,王猛符合所有「別人家孩子」的特徵:四川某地級市高考理科狀元,被北大最好專業之一的生物專業錄取,本科後又成為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研究生……

然而,這一切光環的背後,卻是王猛和父母的決裂:12年前,他不再回家過春節;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他甚至還準備再到北大讀個心理學方面的博士,以解決自己長期壓抑之下的心理問題。

他將自己與家庭決裂的根源歸結為父母從小對自己的「過度關愛」,甚至寫下萬字長文「控訴」父母的「罪行」——

學校文藝演出要求穿短褲,但母親強迫他穿長褲。而且從小到大所有衣服都是父母包辦的;

高中畢業前,所有的社交圈子幾乎都在生活的大院里,「朋友,都是父母認識、了解或者聽過的」;

出外參加奧數考試,文件夾被人劃壞,母親不僅不安慰,還諷刺他「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小學時,因為不會剝雞蛋,被同學、親戚取笑,但父母從未保護過他。

王猛父母的這些「罪行」,你是不是感到很熟悉?中國式父母的「通病」,就是喜歡把孩子當做自己的私有財產,愛怎麼打罵教育都是自己的事情,從不會顧及孩子的感受。

當年豆瓣上就有名為「父母皆禍害」的小組,成員十多萬人,帖子內容是清一色對父母的控訴:不是過度干涉個人生活,就是經常諷刺挖苦從不顧及自己的自尊,最後還都會加上一句——

「我這還不是為了你好?」

2

為什麼有如此多的父母,在用讓子女非常不適的態度來表達「為你好」?

美國心理專家金伯利·羅斯和弗蘭德曼認為,那些不能給孩子健康的心理教育,總是諷刺、謾罵孩子的父母,有可能是「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

在他們合著的《與內心的小孩對話——如何治癒你的童年創傷》一書中,就有對這一心理障礙的剖析。

比如,「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的表現之一,是經常會改變自己的想法、觀點甚至價值觀。

書中有這樣一個例子:

一位已經50多歲的女士,仍然記得中學時母親對待自己交朋友這件事的態度——

有時候,母親為了鼓勵她多出去玩,會冷酷地說:「你怎麼沒有朋友呢?你需要加把勁。」而當她與同學們建立起友誼,有次在一個好朋友家過了個夜,母親又會罵她,「和那些小娼婦們在外面約會男人」。

做了,受責備;不做,也受責備。這種自相矛盾的說法讓她至今無法理解。

「邊緣性人格障礙」還有一種典型表現,就是容易暴怒。而且無論導火索多麼微不足道或多麼嚴重,夾雜著言辭攻擊與肢體暴力的暴風雨,都會突然爆發,然後又迅速歸於平靜。

我一個朋友的父親就是如此。他高興時就又蹦又跳,不高興了全家都遭殃。朋友和她的弟弟成長在父親不斷貶低的聲音下,性格都內向,她更是有嚴重的自卑。儘管父親現在都70歲了,可要是生了氣依然張嘴就罵,什麼難聽說什麼,不管家裡是否有客人。

有一次,她的父親喝了點酒,就開始打母親。朋友阻攔,父親就罵她:「你狗屁都不是,除了生個好孩子你一文不值,一點價值都沒有,我要是你就去死……你別活了,去死吧!」

儘管從旁觀者的角度看,這些父母的行為非常過分,甚至近乎病態,但他們對自己的認知卻可能完全不同。

就像王猛的父母,他們在對王猛進行打擊和傷害的時候,完全不會意識到這是一種性格障礙,只會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甚至面對王猛發來的「決裂信」,最初也沒覺得有啥特別,而且不明白「為啥兒子老是揪著過去不放」。

3

儘管許多人都遭受過原生家庭帶來的童年陰影,但現實的情況是,每個人都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也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

絕大部分人,就算曾經受過父母的傷害,也不可能像王猛那樣決絕地拉黑,12年不回家,也從不聯繫。更現實的情況是,我們依然會去看望爸媽,甚至成年後還會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只是對於過去,依舊無法完全釋懷。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該考慮的是:如何才能撫平童年創傷這道心靈的疤痕?

《與內心的小孩對話——如何治癒你的童年創傷》給出了很實用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改變看待父母的視角。

我們默認是從孩子的視角看待父母的,而不同的家庭成員和朋友可能會對我們的父母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嘗試站在其他成年人的角度,或許就能對父母了解得更多。

再比如,嘗試篩選過去。

不論你的父母有多麼忽視你或者虐待你,靜靜地坐下來,想一想你與父母在一起的美好回憶,哪怕這段記憶多麼短暫。有沒有一首歌、個故事、一段散步、一件禮物或者一個瞬間讓你覺得,與父母在一起很開心,他們很愛你?

篩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像螞蟻搬家一樣一點一點持之以恆。

不過,我覺得書里最為精彩的論述,是關於對父母的原諒。

也許你會說,父母對我如此過分,甚至至今還不覺得他們做得不妥,我憑什麼要輕易地原諒?

但《與內心的小孩對話》會告訴你,原諒不是忘記或否認你的經歷,原諒也不代表免責或既往不咎,也不需要被原諒的人表現出悔過或作出懺悔。

原諒是你為自己做的事,別人不需要知道,你也沒有義務告訴他們。你可以原諒一部分,而不原諒其他。你也可以在幾個月、幾年的時間裡慢慢原諒,它不是一個動作,而是一個過程。

原諒不是忘卻。它會幫助你繼續生活,使得你不再需要為應對過去而耗費精力。

4

有句話說,中國的父母永遠在等孩子的一聲謝謝,而孩子卻在等父母的一句道歉。

雙方往往就在這樣的無聲等待中,蹉跎了歲月,隔膜了親情。

《與內心的小孩對話》在最後一部分寫道:記住,你不應當期盼自己的父母改變。但你可以改變,而且你也應該改變。

我覺得,這是對每一個曾經受過童年創傷的朋友們最好的建議。

就像我一個朋友,童年也曾受過父母的傷害,為了逃離,他特意選擇了離家鄉很遠的大學。但後來,隨著父母年齡的增大,自己閱歷的增多,他慢慢理解了父母當年的很多無奈:

「父母並不像我們這一代人,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經歷過上山下鄉,挨過飢餓,在年輕力壯的時候下崗失業,他們總是希望子女能夠過得更好,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以此來達到控制孩子的目的。但是很多是時代造成了他們的性格上的很多缺陷,但這並不是他們本身的錯。

恨並不會讓人強大,愛才會。比等待父母說一句「對不起」更有勇氣的,是選擇原諒。

在看這篇文章的讀者,即使曾經有過童年創傷,如今很多也已為人父母。經歷過對原生家庭的原諒與和解,我們不會重蹈覆轍,更會明白該怎麼與自己的孩子相處。

我想,相比治癒童年創傷的方法,《與內心的小孩對話》里的這句話也許對大家更有建設意義:

「不論養育子女多麼具有挑戰性,培養一個健康、自信、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孩子的基本方法其實是很簡單的。孩子需要支持、尊重和贊同、表達、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始終如一與安全感。

希望每個人都擁有健康和諧的家庭關係,我們童年不曾擁有的,希望它不要再成為孩子的遺憾。

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單 的精彩文章:

90後:我們不是佛系,是窮系
40歲,辭掉百萬年薪,他的人生下半場從零開始,卻比很多人都精彩…

TAG:書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