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中美市場都出現智能手機的銷售下滑?

為何中美市場都出現智能手機的銷售下滑?

小刀馬【作者微信:xiaodaoma】

據IDC的最新數據顯示,在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供應商銷售了總計4.307億部智能手機,較2016年第四季度的4.035億部下跌了6.3%。本季度中國和美國等成熟市場均出現下滑,IDC給出的理由是:因為消費者似乎不急於升級最新一代的高價位旗艦手機。那麼,是不是如此呢?

我們觀察或許並不是用戶不急於升級自己的手機,而是諸多原因交織在一起,才催生出在去年歲末的第四季度手機銷量出現下滑的可能原因所在。當然,我們觀察的也僅僅是中國市場的發展脈絡。中國手機市場的銷量出現下滑,尤其是在雙11和雙12覆蓋的第四季度,多少有點出乎人意料,不過仔細衡量和觀察市場的發展需求也在情理之中。

其一,用戶數量基本已經飽和,原有的人口紅利期早已經釋放殆盡。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41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網民規模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全年共計新增網民4074萬人,增長率為5.6%。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普及率達到55.8%。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的佔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可見現有的手機用戶已經異常龐大,已經沒有井噴發展的市場環境,既有用戶幾乎是滿負荷運作了,網民人數和手機網民基本成正比,不可能再出現大量的新增用戶。

其二,蘋果iPhone X居高的價格讓一部分用戶望而卻步,雖然有部分用戶會轉移到其他品牌中尋找差異化購買。不過,當可以對標的產品不能明確自己的市場地位的時候,用戶的升級慾望會出現停滯或者滑坡。雖然雙11以及雙12期間有一定的優惠幅度,但還是難以打動用戶的購買慾望。這也促成四季度手機銷量不夠堅挺的原因之一。

其三,2018年的春節來得有點晚。對於部分喜歡在春節期間當作一種禮物進行饋贈的用戶來說,四季度購買顯然有點早了,再加上部分用戶也在期待手機廠商在春節前能有新品問世,因此選擇觀望。或者也在期待春節檔是不是有其他的服務措施或者優惠力度再度跟進,進而也選擇推遲購機,間接地影響了四季度的手機出貨量。

其四,蘋果手機的高價格間接地也拉升了國產手機廠商的價格定位空間,部分產品價格定位區間也悄然上浮,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用戶的購機熱情。這一點其實可以從小米銷量的攀升窺得一些端倪。有意思的是,在全球手機出貨量排名中,只有小米的銷量增加了。在IDC的報告中稱:「小米一直重視在中國市場以外的發展,尤其是印度和俄羅斯。在東南亞,電商巨頭Lazada是小米的官方線上銷售渠道,小米還與Indosat合作,消費者購買一年的移動數據包,即可免費獲贈一部小米手機。在印度,小米發布了紅米Y系列,售價78美元的紅米5A在一個月內賣出一百多萬部。」可見,在某種程度上,價格才是根本所在。

其五,雖然全面屏成為2017年手機市場的一個亮點,但顯然還不是驅使用戶去購買的真正殺手級應用。智能手機同質化嚴重,很多都是大同小異,只有顛覆性的功能體驗才能贏得消費者的青睞,而這樣的技術需要強大的研發投入與市場開拓精神。在全面屏之後,屏下指紋識別功能、臉部識別、強續航能力、AI應用手機等等,都有可能是智能手機下一步的發展重點,也只有真正能有吸引用戶的買點,才能再次催生一種換機的熱潮。

此外,還有一個發展重點就是應用場景的搭設,以及對用戶的尊重是不是做的足夠好,蘋果「降頻門」事件就是最愚蠢的一種做法。雖然很多手機也在升級系統的時候,打自己的小算盤,但蘋果畢竟是號稱品質最好,信譽最好的手機廠商,如果吸引用戶換機也用這種伎倆的話,那顯然就令人不齒了。對於國產手機廠商來說,價格是其一,服務是其二,差異競爭是其三,用戶體驗以及本土化應用場景的搭設是其四。這些都是需要滿足的用戶需求,只有不斷地推陳出新,才能得到用戶的認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馬物語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技術的正確打開方式到底是啥?
抓住中國市場,高通未嘗不可「甩掉」蘋果?

TAG:刀馬物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