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沒有顏色的90後

沒有顏色的90後








「奇」這個字很奇怪。




上面是「大」,下面是「可」,連起來就是「大可以」的意思。大可以這樣,大可以不這樣,是一種很寬容的文化。




但是,這個「大可以」卻和「奇」勾連起來。為什麼?




是不是在暗示,

我們文化中默認合理的東西,其實大多是束縛,是「不可以」。

那麼,「大可以」本身,就意味著對已有規則的一種挑戰,就成了「奇」。




現實生活中,最「奇」、最「大可以」的,是90後這一代人。







我曾經試圖用一種顏色去定義某一代大部分人,比如說,這是紅色一代,這是粉紅色一代,這是活在黑和白之間的灰色一代。




而給一代人畫像上色,有個很老套的問題:三言兩語,往往是張冠李戴,也免不了滋生傲慢與偏見。




矛盾的是,

在深感無力的時代,我們厭煩被歸類的同時,在衝突和對峙後,不免人人自危起來,又需要被帶入一個群體概念當中,趨於找到那麼一點同病相憐的歸屬感。




這時,一些由星座標籤轉變而來的話總會很討巧。




比如脫髮、出家、中年少女,一傳十,十傳百,就像看到蘇格拉底的那顆蠟蘋果,人人都說若有所聞,

在自我消解中,一代人發出集體性的共鳴。




所以說,外界給90後們貼了太多投其所好的標籤,也有太多的負面評價,叛逆的是他們,佛系的也還是他們。




被誤解,可能是每代人的宿命。




但90後被叛逆,被佛系,被代表,被消費太久了,以至於我找不到一個特定的顏色去勾勒這個群體的大多數人。




你說他們灰暗嗎?那必然不是的,他們沒經歷過集體性的動蕩傷痕年代,

飢餓、下崗、信仰倒塌和英雄主義崇拜,離他們太遠了。




那就是鮮艷嗎?也未必,他們偶爾渾身是刺,

說壞人變老,說中年油膩,罵小學生傻逼

,但相比王小波王朔那代人,他們又不見得有多光明磊落高屋建瓴。



在城市化和互聯網化的歷史浪潮下,90年的和99年的,小城鎮的和大城市的,沿海的和中西部的,

他們就這樣被這個青黃不接的時代所割裂,個體的差異進一步擴大。




所以,我盲目地下了一個定義:

90後是沒有顏色的一代人。







首先,「

90後」並不是一個局限於時間概念上的詞,它更代表著有相同屬性的文化,哪怕70年出生的,也可以是90後。




從這個意義上說,最新一期的《十三邀》,許知遠與李誕的會話,是一個跨時代的交談。




為什麼說是跨時代呢?




李誕是89年生人,但他像是一個先行一步的90後;而許知遠就更不像一個典型的70後了,他是活在過去時代里的讀書人。




有過憤怒和困惑後的李誕,在節目里展現出了鬆弛的一面。



在兩人對話中,李誕說了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




「我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覺得,啥都沒勁。我後來逼迫自己,因為我喝三塊錢一瓶的啤酒,也很開心……我回內蒙,找個屋喝一杯子啤酒。這也行啊!我跟您說,最可怕的,就是這個也行。因為在我心裡,這種選擇,真的行。」




李誕是我很要好的朋友,我很喜歡他,他對世間的看法比我通透。他說的「這個也行」有悲涼的底色,但他自己可能都沒有意識到,

這種「也行」其實是很有韌性的

。比如,更有張力的一個版本,一首情詩——




「月亮很亮,亮也沒用,沒用也亮;我很喜歡你,喜歡也沒用,沒用也喜歡。」



這種從容感,這種心開天籟,其實就是90後身上的那種「大可以」勁兒,

或喪或燃,都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




大部分90後,比我們這幾代人要從容得多。




就像李誕說他理解許知遠一樣,他們這代人本質上可以容忍其他年代身上的各種顏色,而不是堅持非黑即白。




他們也容忍被定義被代表,他們大可以刻薄,大可以寬容,大可以不結婚,大可以在包養李澤言白起周棋洛許墨,大可以不生子,也大可以在網上養一隻青蛙。






「大可以」的原因,

其中一半是因為他們被時代所逼。




我們常說,90後是時代的受益者。但這個事的魔幻性在於,

90後們享受到了互聯網的便利,卻沒有享受到相應的紅利;他們是有很多選擇,但他們很多時候又沒有選擇的權利。




他們拿起手機,手機上面有無數的洞眼,爭先恐後地展示城裡世界的聲色犬馬名利場,彷彿一切觸手可及;但手機一旦鎖屏,洞眼被擋住,他們就陷入了無止境的慌張。




這是個很酷的時代,殘酷的酷。




姜文在《那些陽光燦爛的日子》里說,城市裡大人走光了,它屬於孩子們。




可是現在,70後歡快地佔山為王發家致富,我們80後則趕上了進城的末班車,

90後們長大了,

發現幾乎沒有機會沒有空白,

發現城市裡的大人還在,大人不想走,走的只是一些非高端的中年人。




大城市進不去,小城鎮回不去,大多數90後就在城鄉結合部,

掙扎著,自嘲著,左右騰挪著。




大可以這樣,大可以那樣,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他們沒有得選。在掙扎後覺得「那樣也可以」,保護著自己全身而退。




他們的「大可以」,只是他們的保護色。





而「大可以」的另一半原因,

是90後的聰明。




每一代都有聰明的人。但不可否認,90後要比之前的幾代人聰明的多,這是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給予他們

唯一的恩惠




先前的非理性、集體主義倒掉了,90後的成長伴隨著個人主義意識的覺醒,

這使他們跳出了原有的理念框架,不再執念於對錯是非。




所以說,90後有著更正確的婚戀觀,更正確的倫理觀念關係,和更正確的上下級領導關係,等等等等。




之所以說是「更聰明」「更正確」,簡單地來說,是因為他們在沒有選擇中做出了選擇,而且讓自己活得更自在從容,更精彩。




我是80後。我們這代人很有意思的一點在於,遭遇痛苦困厄,

就嘗試著給命途多舛尋找附加意義,以求一絲微妙的平衡。




90後不一樣。




他們比我們感受到更強烈的壓抑,被時代逼到牆角。90後的聰明就在於,他們會找到自己的出路,可以翻牆,可以鑽洞,可以跳出去。




不結婚不生子,貌似很奇怪,貌似離經叛道,

其實只是不局限於我們默認的規則,而且他們是真的能開心,

就像那句台詞所說的——




「人窮盡一生追尋另一個人類,我一直無法理解,或許我自己太有意思,無需他人陪伴,所以我祝你們在對方身上得到的快樂,與我給自己的一樣多。」







這樣來說,90後必然不是先鋒的一代,但徹底地喪,倒也不至於。




他們就在先鋒和喪氣之間的灰色地帶。

那個地方喜歡避重就輕,喜歡大事化小,喜歡更多元化,你往上一點,還是往下一點,好像都不過分。




基於這種想法,我最近參與創立了一家書店,在廣州。這家書店就是為這樣的90後而開。




店名叫CallmeMOSAIC。我個人更喜歡他的中文名:

馬賽克書店。









其實書店從來都不缺情懷的。就像我嘗試著定義90後一樣,我們也試圖去定義這樣一個專門為90後而開的書店,尋找它磅礴的意義,但最後無從下筆。




它不神秘也不先鋒,但是又因為它足夠包容,足夠多元,所以就難以描述。




它不只有圖書、咖啡和一般文創產品,還有雜誌、手帳、零食、泡麵、啤酒……那就意味著,你可以在那喝著啤酒吃著泡麵翻書。







讀書本身並不高級,所以也不需要太多儀式感

。但就讀書這個行為,就意味著

你並沒有完全認同這個世界的約定俗成的理念,也還想掙扎幾下。




這也是馬賽克書店的初衷。




也許在那裡,你會遇到李誕,會找到和自己一樣的人。




當然了,也可能遇到我,畢竟我也算是那的小老闆。










往期


我為什麼喜歡交「一次性朋友」


不要以為結識了圈子裡的人,你就進了圈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左中右 的精彩文章:

戴墨鏡的真的惹不起
這才是真正的大老闆

TAG:王左中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