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陪你迷茫4:父母的恩情不在生育,而在養育——看完《留學生萬字長文數落父母 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想說的話

陪你迷茫4:父母的恩情不在生育,而在養育——看完《留學生萬字長文數落父母 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想說的話

這是「陪你迷茫」話題第4期

有感於最近網上很火的一則消息

很想說點什麼

這篇文章沒有立場

也不就事論事

寫到哪裡算到哪裡

只是想說

在家庭關係/親密關係里

每個人都未必幸運、明智、完美

我們都在用或許蠢笨的方式

陪伴彼此

但還好

我們仍有彼此

也有時間

這篇文章只引用了信件很少的一部分,信件本身就超過萬字,非常長。本文不打算引用全文,只想對幾個事件說說自己的感觸。我會覺得,雖然作者本身的經歷並沒有「那麼」悲慘,但是體現了中國社會很多80-90年代的人的家庭遭遇。

1.

母親以自己的性別要求或影響孩子。

這種事情一定不僅僅這樣發生。對於中國有著「重男輕女」傳統的國家來說,尤其女孩從小對自己的性別認同,也會受到影響。甚至除了父母,再往上一輩,如果重男輕女,會明顯的感覺到對比。

2.

一件小事就下結論。

因為我自己也出現過這種問題,才意識到,我們很多時候是無法區分「事實」和「評價」的。這裡二姨的做法,就是把一個簡單的事件轉化成對一個人能力的評價。一次沒做好就代表以後都做不好嗎?小朋友學走路要摔跤上萬次,一次沒站起來你就說他永遠站不起來嗎?——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國外好的一點就是沒有人judge,就是這點。不要把某個具體事件延伸成為一個評價。

3.

我比你更懂「外面的世界」。

「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這句話除了作者自己所陳述的家庭背景中父母一直想要掌控他之外,還透露出「大人」的自以為是。

大人有些時候看到你的傷痛,看似安慰的時候其實有一種隱隱的自得:「你看,這個世界的複雜我知道,你不知道。」他們想顯示自己的高明,似乎這樣可以戰勝些什麼。而這背後更深層的恐怕也有他們的恐懼和心虛吧。

如何面對外部世界超出自身價值觀的情況,這是無論多大都需要不斷去思考和鍛煉的。永遠有我們想不到的善良與卑鄙。很喜歡朋友Sonia說的,她說自己從小就想像武俠片里一樣仗劍天涯,那麼遇到的這些幸與不幸,就都當做走江湖、長見識了。

相比於一個20幾歲的女孩,這個媽媽的說話方式,是不是挺讓人不喜歡的?

4.

為了討好外界,而讓自己家人受委屈。

在這段話之前,先講了一段父母因為種種原因把成績很好的他留在自己單位系統內學校的事情。之後,他覺得環境不好,想要跟校方溝通,被父母這樣回應。

前幾天,一個朋友跟我說,她鄰居有一家,男人在外面誰都敢懟,包括自己的領導;但是回家就是特別疼老婆。別人問他為啥,他說,自己家裡人我為啥不疼?

這樣的人是自私還是智慧呢?上面這個故事和作者的這個故事是兩個極端。我們沒必要把鋒芒全部刺向外部,也不該為了保全在外界的體面而傷害最親近的人。一定有那個平衡點。但真的很想說,中國太多家長太顧在外的面子,而苦了孩子(很多時候其實他們也苦了自己)。

5.

需要站出來說話的時候沒有。

高考以後的畢業旅行。其實和上面一段類似:在這樣尷尬的場景,以作者這麼多年在家庭環境中培養的性格,是很難自己化解的,而父母卻用什麼都讓作者「忍著」的態度來回應,未曾真的試圖理解過孩子的感受。

這樣的父母也許是「愛」孩子的,但是他們用不試圖「懂」孩子的方式「愛」孩子,怎麼可能真的愛呢?

後來父母介紹的在美國留學時候可以依靠的朋友也不靠譜,當孩子打算和這個人不再聯繫的時候,父母的回應卻是這樣的:

每個人最基本的權利恰恰是自由:自由原本不是什麼奢侈的事情,我們理論上應該可以決定自己和什麼樣的人交往,過什麼樣的生活,是不是要結婚生子,什麼時候……但是,也許因為文化的原因,人們頂著「愛」的名義做了「壞事」:似乎每個人都有權利去干涉別人的生活,告訴別人,應該怎樣選擇。

如果這個人生不是你的,你不必為結果負責,你說的一切就只是參考。無論你是父母、親人、愛人,決定權都在擁有這個人生的那個人。

寫到這裡,可能會有人覺得是這個作者矯情,因為這麼點兒事兒就去心理諮詢了,就有創傷了?我以前也對此不那麼了解,最近恰好讀了一些心理學的書,也對親情、親密關係等話題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更想到了一些自己的經歷,這裡先寫出來,供大家指正。

所有的感受都是mix在一起的

來澳洲打工旅行,很多人會問我喜不喜歡這裡,開始的時候我不知道怎麼說,也沒太在意為什麼自己不知道怎麼說這碼事。

後來遇到也來打工旅行的Rachel,也問了她這個問題。她很認真的想了想說:「來這裡,所有的感受都是mix的,突然好了,突然壞了,我沒辦法評價。」

於是,我明白了自己為什麼無法回答。因為就是這樣,感受都是摻雜在一起的。複雜,所以無從用簡單的「喜歡」或者「不喜歡」來表達

如果說人們對愛情有著不切實際的期待,那麼人們對親情的不切實際的期待也許更多。

我們盼望自己遇到一對完美的父母,父母期望自己生育了一個完美的孩子。於是相互改造,相互關愛,也相互折磨。

對親人的感情,我們也常常是混雜在一起的,不是嗎?

親情也如此

一次卧聊

在澳洲,遇到新的人的機會有些時候反而比在國內多,光是不斷的換室友,就能遇到很多不一樣的人。D君吧,我的第某任室友,94年的女生,可能因為都學了新聞專業,所以有很多共同語言。有一天晚上突然間說到了彼此的家庭,才了解這個歡蹦亂跳甚至有點男孩子的豪氣的姑娘的故事。

父母分開後,她和爺爺一起。雖然父母給了她很多傷痛,但爺爺卻很給她安全感。小時候的她,用各種逞強甚至打架的方式來隱藏自己的軟弱,而爺爺的「放養」甚至縱容對她來說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

她說,自己有一次給一個女孩子的臉打壞了,孩子的媽媽帶著孩子在門外一定要給個說法。爺爺在做飯,讓D好好在家呆著。媽媽叫嚷特別大聲的時候,爺爺走出去,只說了一句話:「一個巴掌拍不響。」然後就回來了。

D說,有時候會覺得,其實父母的事情還是挺讓我自卑的。我說,爺爺的「放養」也許讓你覺得沒有得到太多人生的指導,但這樣讓你隨性和強勢,其實也許是在幫你治癒這些自卑的影響。

那天我也聊了自己的經歷,她羨慕我有父親的指導,我羨慕她有爺爺的守護。

我的父親

聽到D說爺爺這樣幫她出頭的時候,我是羨慕的。雖然我爸是我幾乎自豪的想要誇耀的父親,但很多時候,我多希望他能表現出「站在我這邊」。我心裡有改造父親的執念。

我有一個很好很好的爸爸,下面幾件事,你會覺得遇到這樣的爸爸真的很幸運:

讓我獨立的老爸

我研究生時候有一次在《中國教育報》拿到稿費,講的是一件值得誇耀我爸的事情:18歲的時候,他給我的生日禮物是一紙合同。這一年我成年,於是從家裡拿的錢都算是借的,工作以後8年之內還清。

作為一個不想有負債的人,我很早就開始實習,在大二的寒假跟一家現在已經倒了的創業團隊同吃同住睡電熱毯,拿著1000塊錢和一桶有機大米屁顛屁顛的回家……成了一個「有故事的女同學」。

讓我自主的老爸

高考報志願,我除了第一專業最想報中文系(最後雖然沒有去成,但大一卻有幸一直跟中文系一起上課),沒有什麼其他特別想報的。老爸說:排除所有你不想報的,剩下的再排序吧。

這就是D說的父親對我的指導吧。

但他從不干涉。比如我要來打工旅行這件事,親戚朋友說法不一,但都是瞳孔放大的吃驚表情。老爸又是在我生日的時候煽情了一把,寫了一段話,看到「天高任鳥飛」的時候,我一下就淚崩了。(這裡我想說,誰說摩羯座不浪漫,我爸就是摩羯座)

暖男老爸

上初中的時候,周末有一天上午去畫畫,下午去上別的課程。當然我很慘,有時候在公交車上找到一個座位趕緊吃盒飯,因為沒時間。有時候在公交車上實在太累,扶著把手站著也能睡著……

可是想起有一次我背了好多書,後面有背包,前面有袋子,都是書,下雨了。老爸只有一把雨傘,為了保護我(還有書,老爸知道我特別在意書和本,這點比我媽懂我),自己淋透了半個後背。

說到這裡的時候,D說,這是應該的。

我有點驚訝地看著她。

她說:父母的恩情不在生育,而在養育。既然決定生你,你成年之前,這些照顧都是應該的。

她說這些話,是因為我還跟她說了另外的部分。看到下面的內容,你會發現,一個很好很好的父親,善良正直的父親,也會讓人難過。

照片里的父親

聚少離多

說起來爸爸年輕的時候長什麼樣子,我真的是沒什麼概念。因為我小時候他總是出差,我陪著媽媽等,陪著奶奶等,不那麼記得爸爸帥帥的樣子,反而是他有白頭髮以後的樣子看了很久。

隱約記得小時候住在奶奶家,爸爸下班回家,我好像剛上學,給他寫了一封信,說奶奶想他。

後來二年級父母從奶奶家搬走,為了不讓我換學校,就跟爸媽見面很少。因為家住得遠,初高中都住校,以致於上大學之後我已經不習慣三口之家的生活,也很少回家,研究生也是。

那個小時候的我,一定有一個未完成的願望:多陪陪我不好嗎?

和異地的ex分開以後,回想起來,覺得這個人幾乎是我自己選的腳本。因為從一開始就知道會聚少離多。第一次分別的時候在飛機上,我想起小時候爸媽跟我說的話:「誰在身邊想誰。」是我在重複小時候的經歷吧。

預見性

像要求大人一樣要求孩子

這件事爸爸不記得,直到長大後我反覆提起。

和同事以及大家的家人一起出遊,在一個公園,草長鶯飛,我覺得草很高很高。夏天,在吃冰棍,吃完的時候我問爸爸:「冰棍棍扔在哪兒呢?」爸爸說:「前面就有垃圾桶沒看見嗎?吃的時候就應該一直想著哪裡有垃圾桶,要有預見性。」可是我很矮,看了很久才終於看到了那個垃圾桶。

後來我一直問我爸:讓一個三歲的小孩明白什麼是「預見性」,對我的要求是不是太高?

後來也對心理學感興趣,說人們能有的記憶都帶著情緒。我想,三歲的我,會委屈的吧。

為什麼不能站在我這邊

不實事求是的道德

之所以羨慕D有那樣的爺爺,因為爸爸很少在我和別人發生衝突的時候站在我這邊。他說:只要有衝突就一定是兩邊都有問題,但一定要先反思自己。

父親經歷過不好的事情,不會表達憤怒,那段時間狀態很不好,而這一點我繼承了。後來才發現,有些時候有勇氣「懟回去」,察覺自己的憤怒情緒,其實也挺重要的。

兩邊都有問題是客觀事實,但只反思自己,就不算實事求是了。

其他事情上也是一樣。因為嚴格要求,而在很多時候得不到鼓勵。

評十佳大學生,差了一點,有點委屈。一個朋友說,不管是不是評上了,在我們心裡你都是十佳大學生呀。很安慰。給爸爸打電話,爸爸卻說:「如果你能做到第一,就不怕進不了前十。」那個時候很想要哪怕一點肯定,卻沒有得到。後來這件事也記了很久。也因為這樣,很多時候,別人覺得我做得很好了,還是會自卑,很想在避風港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認可。

後來意識到爸爸在試圖改變自己,我對自己沒信心的時候會告訴我我可以。可是可能小時候沒有建立起安全感,還是習慣於不斷向外界證明些什麼,所以有時候很累。

不想要孩子

大概上大學不久,我就跟爸媽說未來不想要孩子。因為覺得,就算有這麼尊重我意願的父母,就算生命中的很多事情都由我自己決定,但是來到這個世界上這件事情是不由我決定的。

(今天一個同事說,也許真的天上還有一個世界,某個神在統治。也許是我們自己說要投胎來到這個世界上才來的,如果這樣,那麼來到這個世界還是我們自己決定的。這個腦洞很喜歡,但這個話題我們稍後再說)

事實上,我非常認真的觀察著身邊很多家庭,在很大程度上,我都不覺得那是「幸福」。最積極想要讓我結婚的一家親戚,自己家裡總是吵得不可開交。父母那輩喜歡穩定,但幾乎沒有讓我覺得值得憧憬的婚姻。同齡人里,發現很好的一對感情遇到問題。有人看著那些離了婚一個人的人說是失敗的婚姻,在我看來那些一直相處的將就也並不能算成功(雖然在我看來,用成功失敗來評價感情本身就是一件很沒勁的事兒)。

身邊有不止一個朋友有過抑鬱經歷,幾乎都是因為父母感情不好但是非要撐著,幾乎都是家長能夠好好分開各自幸福,孩子也才能從抑鬱中真正走出來。這些父母不愛孩子,不希望孩子好嗎?恰恰是他們用自己以為的方式讓孩子好,其實卻達到了相反的效果。當我們長大了評論這些事情的時候,也許開始能夠站在家長的角度,明白那是當時狀態下的「兩害相權取其輕」,但經歷這些事情的時候,都是孩子呀。

有時候我問自己,是不是把「幸福」等同於「完美」去定義感情了。就像《留學生萬字長文數落父母 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這篇文章里所寫的那樣,不論父母多麼希望孩子好(這種希望我們也明白),但我們又知道他們心裡的「好」和我們心裡的「好」不是一個好。

D對我說,其實你比誰都了解你的父親。你知道他是一個不善於表達感情,尤其是鼓勵的人。你們之間已經形成一種模式,他希望你達到某個看似成功的目標,而你每次都能達到。所以你對他的期望值就不應該是獲得鼓勵,而是只要他不會說我,那麼就是肯定了。

也許,這個作者沒能學會接受的一件事情是:接受。

有些時候我會想,如果我的爸爸沒有他的那些「缺點」:我也許想從他身上得到更多認可,可那些處處認可別人的人也許失去了對他人的嚴格也不會像爸爸這樣嚴格要求自己;我希望他每次都可以站在我這邊,可也許這樣的話他就不能像現在這樣客觀理智。接受父母本來的樣子,也許是和解的方法。

就好像我們考試考了85分,我們永遠看到的都是離100的那15分去哪兒了,卻不記得看看自己得到的。我們對感情也是這樣,對親人也是這樣,我們已經有了amazing的父母,但希望他們更好一點。反過來,父母對孩子也是一樣。可笑又有點可悲的是,這樣一代一代循環,所以父母當年也經歷了和我們一樣的事情,然後又把這些傳遞給我們。

我們要接嗎?

接受,不等於接下來也這樣做。

可能我們要接受的是,沒有完美的父母。

可能父母要接受的是,沒有完美的孩子。

親情和愛情有些地方很類似:

愛情裡面,我們開始海誓山盟只為能在一起,最後卻因為亂七八糟的原因對對方充滿了怨恨;

親情裡面,原本都說好只希望親人健康快樂,後來卻想要成績想要錢想要權力想要一切。

如果這樣,親密關係就無法親密。

接受不完美

接受不完美。這是我這幾年一直在希望自己學會但還沒有學會的事情。

其實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想,他們何嘗不是承受著我們不能理解的苦難。爸媽當年和我分開,其實是在我要轉學校和他們和我分開之間「兩害相權取其輕」;中學住校,是在學習環境和他們和我分開之間「兩害相權取其輕」。不知道多久之前有一集《非誠勿擾》,黃菡說了一句「我們不能十全十美,甚至很多時候都不能兩全其美。」明白了這點,會不會能接受世界上的不完美。

我乍看到「留學生萬字長文數落父母 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這個題目的時候,因為「數落」這個詞,我很擔心報道全部都倒向父母,而讓原本有心理壓力的孩子受到傷害。但看完文章之後,我又很擔心人們把問題全部指向父母。

從小就看親戚看足球。其實我最討厭的就是在那裡看球的人說「這個球真臭!」這句話沒什麼,很多時候是客觀描述,但是那種輕蔑和不屑的語氣讓人討厭:你有本事你去踢呀!所以很多時候我想,我們成為父母的時候,真的能比我們的父母更好嗎?寫文章的人或許覺得父母可以做得更好,但是畢竟此時踢球的不是他。在我看來,做父母是一種修行,那些你曾經的缺點,稍不注意就會放大投射到孩子身上,這邊是父母難以承受的責任之重吧。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我們成年以後,會發現——父母也會說:「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要開始聽你的了,真是的。」我們從權利(包括在家庭中的權力)和義務都更多,和父母的關係幾乎反轉。這個時候,我們照顧父母的時候又能否比父母對我們的時候做得更好呢?也未必吧。

其實當我們成年後,父母是弱勢的。相比於我們有網路等方式可以表達自己,父母有些時候甚至無從發現察覺自己這麼多年來的性格中存在的弱點,更如從學習和表達。

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很想對作者說:你不孤獨。因為我們都是第一次來這個世界,難免犯錯。因為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也難免犯錯,不是嗎?

看水木丁的小說《所有年輕人終將在黎明前死去》,雖然是正經八百的小說,但裡面竟然提到了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上去了但是對性與愛的理解進入迷茫這個話題。也許是國家發展太快了,我們物質上的提升,無法掩蓋我們精神上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東西,包括家庭關係、親密關係。所以,作者不孤獨,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也不孤獨。

之前看柏邦妮說和馬東爬山。馬東說,人生就像爬山。你以為自己快要爬到一座山的山頂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在另一座山的山腳下。但是,反正你要爬山,就繼續爬吧——這段話很像西西弗斯的比喻。如果人生就已經註定你要把大石頭運上山,那麼無論你是在山頂還是山底,你在做的,都是同一件事,運石頭。或者,爬山。

如果人生原本就是來經歷考驗的,那麼無論你是「起」是「落」,你都是在經歷考驗。

前面說,父母沒有經過我們的同意,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前段時間讀書看到一句話,大概是說:不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而是這個世界生了我們。如果相信自然的強大,我們原本就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那麼或許我們只能相信,造物主給我們安排好了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任務,而我們要來是命中注定的事情,我們帶著某種使命。這個意思在一些心理學、哲學甚至宗教的書里都有體現。所以我們不是未經同意而衝撞到這個世界的人,我們是原本就要來做點什麼的人,只是恰好帶我們來的是父母而已。這樣想,不知道能不能成為一種和解。

我們可以做

在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我所說的內容基本上對應原貼回應了父母一方需要注意的問題。接下來,我想稍微說一下,作為子女(或者有抑鬱傾向的年輕人)可以做什麼。

1/和父母嘗試溝通。關於三歲時候「預見性」和評十佳大學生的事情,我和父親溝通過。父親沉默了很久。我知道他聽進去了。過了一會兒,我跟父親說,但是希望您不要太內疚,因為內疚會讓人失去界限過分遷就。幸運的是,多數情況下,我們的父母仍然是講道理的。

2/對自己負責。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已經「成年」,但其實會做一些並沒有成年的事情。真正的對自己負責至少包含以下三點(來自KnowYourself文章):經濟獨立/自己決定/對決定的代價負責。其實這沒那麼容易,所謂對自己負責,不僅是理智上的,還需要對自己的情緒負責。我們傷心,而要知道解決傷心的人不是別人是自己。我們曾經有過傷痛,要知道能夠治癒傷痛,更多要靠我們自己。

3/尋求專業幫助。如果很多事情自己解不開,需要尋求專業的幫助。進行心理諮詢或者到醫院看醫生是很重要的,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來做。這篇文章的作者自己主動尋求了自救進行心理諮詢,是非常正確的選擇。我們未必最後每個人都要成為心理學的專家,但我們要學會保護好自己內心的那個小孩。

祝福每一個人

真的擁有幸福

P.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相思賦予驕 的精彩文章:

TAG:相思賦予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