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時隔一年,高曉松終於回歸

時隔一年,高曉松終於回歸

馬東、高曉松、蔡康永、趙又廷擔任導師的《奇葩大會》第二季於2月3日晚八點上線。

最令觀眾期待的當屬高曉松的回歸,上一季《奇葩說》高曉松的退出讓不少女粉絲「悲痛欲絕」。

為什麼高曉松這個「矮大緊」這麼受大家歡迎,很多看過節目的人都變身「小迷妹」呢?

原生家庭

高曉松成長於北京大院,家中長輩都是中國科學界的扛鼎大牛,林徽因跟梁思成就住在他們家前院,曾自嘲「在我們家,不是碩士學位那都是文盲。」

外公:張維,深圳大學的創辦者,中國工程院的雙院士

外婆:陸士嘉,流體力學家,創立了中國第一個空氣動力學專業

父親:高立人,清華大學教授

母親:張克群,著名的建築學家,師從梁思成

1月31日,高曉松在微博上發了條狀態,宣布正式入職哈佛成為研究員,並立志「在哈佛認真做點研究,努力做一個較好的知識分子」。

他能獲得今天的成功,與他母親的影響密不可分。

作為從大戶人家走出來的新知識女性,高曉松的母親既當師傅又當師娘,教兒子琴棋書畫,做母親的手把手教兒子這些雕蟲小技,並不是為了謀生,而是以備兒子人生不如意時用以解憂。

母親經常教育高曉松的一句話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你要覺得眼前這點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這一生就完了。」

高曉松說過「媽從小就教育我們,不要被一些所謂的財產困住。所以我跟我妹走遍世界,就覺得很幸福。」

高曉松的母親(左)和妹妹

在高曉松以及我們很多人的成長年代,琴棋書畫等藝術形式在大眾眼裡基本是無用的、不務正業的。

很多家長即便給孩子報什麼美術舞蹈聲樂班,多是跟風從眾心理而已,真正允許孩子把藝術當做專業來學的,少之又少。

高中時代班主任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我所在的高中里,學文科多多少少是要受到歧視的。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今天再回過頭來看高曉松母親對兒子說的話,除了感動,不得不佩服這位母親的智慧和遠見。

個人成長

高曉松的家庭不是普通人能夠企及的,但決定你成不了高曉松的必然因素,其實是你自己。

少年就讀於全國數一數二的中學北京四中,高考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雷達專業。

然而,在清華讀了三年雷達專業後,高曉松卻發現自己不適合當科學家,便毅然從清華退學,放棄了無數人夢寐以求的清華文憑。

對於他這樣的人來說,一眼望到頭的人生,絕對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他想要自己組建樂隊,想要去流浪。

在家人全部反對的情況下,為了音樂夢想,高曉松和老狼等人組建了「青銅器」樂隊;在「搖滾才是音樂」的年代,高曉松堅持做校園民謠;為了音樂夢想毅然決然從清華退學。

不難看出,高曉松的這條音樂路走得並不是十分順暢,他遇到過太多太多反對和質疑的聲音,卻從來只聽從自己內心的選擇。

2011年5月9日,高曉松參加完《大武生》的活動,回去時,等不及代駕,醉駕被捕。

儘管他的辯護律師說,血樣傳遞過程中存在程序瑕疵,本可以成為一個有力的辯護點,爭取寬大處理。但高曉松誠懇認錯,主動放棄了律師為其辯護,選擇承擔酒駕的最高量刑:六個月的刑拘。

然而,這段苦澀的監獄時光,反而給了他冷靜思考的機會。

遠離名利場,他看清了少年成名的自己曾經多膨脹、多自負。他說:我在裡面回想從前的生活,經常把臉埋在褥子里說,我以前怎麼是這樣一個人? 所以活該還債。

清苦之中,他開始重拾少年熱情,讀書、寫作、翻譯、教獄友寫詩。這段反省時光讓他在近知天命的年齡,選擇了人生另一種生活方式。

出獄後,他正好趕上了知識經濟、內容搶灘的黃金時代。於是,文人高曉鬆開始大展拳腳。

從2012年開始,連續6年,做著脫口秀節目《曉說》和《曉松奇談》(後者現已停播),以及音頻節目《矮大緊指北》。

很多時候,他就只在節目里坐著,拿一把扇子,談他去過的那些地方,談他遇到過哪些有趣的事兒,卻也值得玩味。聊歷史,古今中外,任意一個話題,都能侃侃而談。

如今高曉松終於入職哈佛,在追逐詩和遠方的路上又邁了一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園藝養心 的精彩文章:

心理話 巴普洛夫的狗

TAG:園藝養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