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眾多游牧帝國中為何蒙古人成了「世界征服者」?

眾多游牧帝國中為何蒙古人成了「世界征服者」?

眾多游牧帝國中為何蒙古人成了「世界征服者」?

編者按:成吉思汗麾下蒙古鐵騎擁有著「世界征服者」的赫赫威名。但也有很多人好奇一件事情:如果說蒙古人是憑藉著游牧民族馬快弓強的優勢做到了這一點,那麼為什麼其他那麼多的游牧帝國,如匈奴、柔然、突厥人卻沒有實現這一點呢?蒙古人或成吉思汗到底有什麼秘訣?

關於蒙古人的戰法,很多讀者可能都有了解,比如他們會驅使佔領區內的異族人充當肉盾,運用中亞先進的巨型投石機——回回砲,以及無孔不入的高效情報網等。這些戰法確實幫助他們彌補了人口和兵員的不足,提高了攻城掠地的效率等等。但實際上,蒙古人之所以成為世界征服者,還是依靠其不同於以往其他游牧民族的騎兵作戰方式。

眾多游牧帝國中為何蒙古人成了「世界征服者」?

回回炮

1211年,成吉思汗親率10萬大軍南下攻金。這時候的蒙古騎兵還是典型的游牧輕騎兵。面對金國的長城,成吉思汗利用其輕裝騎兵的速度優勢,聲東擊西,命令三個兒子率軍3萬牽制金軍,自己親率主力一舉突破防守薄弱的金國防線。金國主將完顏承裕被蒙古人的進軍速度所震懾,擔心蒙古人偷襲後方,因此放棄了位於前線的桓州、昌州和撫州三座富裕城市,集結重兵40萬防守野狐嶺一帶山地要塞。這不光將大量糧草、裝備和軍馬,全白送給蒙古人了,也讓幾十萬軍隊分散駐守山地要塞,彼此聯繫不便,反而給了快速機動的蒙古人重兵突進的機會。成吉思汗也是利用這個方法,集結優勢兵力將金軍堡壘逐個擊破。

眾多游牧帝國中為何蒙古人成了「世界征服者」?

影視劇中的成吉思汗

可見這個時期,蒙古人的勝利還是靠著成吉思汗那種不世出的戰術高手的出色指揮,以及金國的「無腦送」。也正是通過對金國的侵掠,讓蒙古騎兵富裕了起來,開始擁有了開創新的騎兵作戰模式的資本。

眾多游牧帝國中為何蒙古人成了「世界征服者」?

1219年,蒙古軍隊開始攻擊花拉子模,揭開了蒙古大軍第一次西征的序幕。在西征的過程中,蒙古人讓人聞風喪膽的騎兵戰術開始逐漸成型。他們逐漸組建起了自己的重騎兵部隊,大概佔到全部騎兵的四成。他們人馬都會披甲,既有繳獲的鎧甲,也有自己製造的鐵札甲和皮札甲,以及一種蒙古特色札甲——羅圈甲。

眾多游牧帝國中為何蒙古人成了「世界征服者」?

這種鎧甲由鐵片和皮革綴連而成,兼具輕便和不錯的防禦力。由於那個時代歐洲還沒有出現後世常見的金屬板甲,歐洲騎士們也還裝備著鎖子甲,蒙古重騎兵的防護水平是當時第一流的。其餘六成則是輕騎兵,往往只是著輕便棉甲甚至不著甲,這是因為蒙古馬吃苦耐勞,但體力和速度並不出眾,因此不得已犧牲防禦來換取速度。

眾多游牧帝國中為何蒙古人成了「世界征服者」?

這張圖片展現的是蒙古重騎兵和輕騎兵一起欺負羅斯貴族重步兵的想像場景。上面是被欺負的「螺絲」,左邊是著羅圈甲的重騎兵,右邊是以騎射為主要攻擊方式的輕騎兵

在戰場上,輕騎兵和重騎兵是配合作戰的。戰役開始之前,蒙古人會派出許多輕騎兵試探敵方軍陣,以便尋找敵方的弱點。輕騎兵一般在較遠距離向敵方射箭,試探對手。如果敵方不上當攻擊,他們會繼續騷擾並尋找其他機會。如果敵人無法忍受這種被調戲的打擊而發動進攻,那麼蒙古輕騎兵不會與之硬碰硬,用打帶跑的回馬箭消耗、吸引敵人。在這個階段,蒙古重騎兵不會輕易接戰,而是保護己方的輕騎兵。等待敵人被消磨得人困馬乏、損兵折將、陣型不穩,這才是蒙古重騎兵發動反擊收割人頭的大好時機。

眾多游牧帝國中為何蒙古人成了「世界征服者」?

1223年的卡爾卡河之戰,可謂蒙古騎兵這一戰術的集中體現。當時,蒙古人只有哲別與速不台的兩個「萬人隊」,而對手羅斯—庫曼聯軍擁有30000-80000人。(注1)於是蒙古人選擇佯裝撤退,羅斯—庫曼聯軍仗著人多勢眾,奮力追擊。蒙古人一連撤退了9天,而且撤退始終是秩序嚴明有序的,展現了堅韌如鐵的紀律。而他們的對手卻無法做到這一點。當追到卡爾卡河畔時,聯軍陣型開始混亂,庫曼人單獨沖在前面,後面的羅斯人則一盤散沙,此時蒙古軍開始了反擊,庫曼人首先被擊潰,敗退中又衝散了羅斯人的陣型,導致他們在蒙古軍隊衝擊下無法組織有效反擊,最後全線崩潰。在這場戰役中,蒙古人的嚴明軍紀和詭詐計謀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和詮釋。

眾多游牧帝國中為何蒙古人成了「世界征服者」?

對於蒙古人那超強的紀律,中國史料也有記載,「故交鋒之始,每以騎隊輕突敵陣,一衝才動,則不論眾寡,長驅直入。敵雖十萬,亦不能支。不動則前隊橫過,次隊再沖。再不能入,則後隊如之。方其沖敵之時,乃遷延時刻,為布兵左右與後之計。兵既四合,則最後至者一聲姑詭,四方八面響應齊力,一時俱撞。」(《黑韃事略》)

其實,當時世界範圍內,擅長弓馬的游牧民族並非只有蒙古人,比如被蒙古人擊敗的庫曼人就是典型的游牧輕騎兵。而且輕重騎兵協同配合,也不僅僅是蒙古人專利,從公元前的帕提亞人,到之後的波斯薩珊人、柔然人、突厥人等等都很擅長。但如蒙古人真正突出的,就是在卡爾卡河之戰展現出的令人生畏的紀律性!

眾多游牧帝國中為何蒙古人成了「世界征服者」?

從騎兵戰術角度分析,蒙古人擁有比對手更嚴明的軍紀和戰鬥意志,從而能夠施展「兵以詐立」的各種戰術。也是紀律使得他們擅長誘敵深入、分割包圍的戰術,能以最小的代價殲滅敵人。

而蒙古騎兵的紀律則來自於制度與組織,特別是成吉思汗所設立的大札撒(法典)。蒙古人採用的是十進位的軍事體制,最基層的是軍事單位是十戶,由十夫長統領,十個十戶形成百戶,由百夫長統領,依此類推,還有千戶和萬戶。一個萬戶要出一個萬騎隊。這在表面上跟以往的游牧帝國沒什麼區別。

眾多游牧帝國中為何蒙古人成了「世界征服者」?

但實際上,以往游牧帝國的萬戶制其實依然以部落為核心,而蒙古的萬戶制更類似一種戶籍制度。因為大札撒規定,每個人都只能居住在指定的十戶、百戶和千戶轄區內,不能隨意遷移到另一個單位去,也不能到別的地方去尋求庇護。如有違抗該命令的,遷移者要當眾被處死,收容的人也要受到嚴厲懲罰。這樣一來,鬆散的部落聯盟就變成了層級分明的軍事組織;而且在一個軍事單位中,往往由來自不同部落的蒙古人組成,這樣就可以保證他們效忠大汗,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小圈子。

眾多游牧帝國中為何蒙古人成了「世界征服者」?

另外,成吉思汗還成立了自己的宿衛軍——怯薛軍,並將各級將領、部落首領的子弟招納進來訓練、指導、參與管理與作戰,這樣既培養了軍事人才,還能防止下屬叛變,一舉兩得。而且,怯薛軍的作用不僅僅是戰場上。大札撒規定,怯薛軍普通軍士的身份高於在外的千戶長。這樣,怯薛軍就成為了大汗的耳目、手臂,從而將整個蒙古帝國、整支蒙古軍隊牢牢地控制在大汗的手中。通過這套軍事體制,蒙古軍隊可以做到軍令如山,這使得他們在戰場上有著鐵一般的紀律,既不會爭功冒進,也不會輕易潰退,軍隊的戰鬥力相對於以往的游牧帝國有了質的飛躍!

注1:為人所熟知的,所謂蒙古軍隊擊敗歐洲騎士的1241年萊格尼察之戰,其實沒那麼重要,因為當時面對兩個蒙古萬人隊的亨利二世的「歐洲聯軍」成色嚴重不足,現代歷史學家估計其人數在8000-25000人之前,真正的聖殿騎士只有68~88人左右。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格洛米,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本文由百度知道日報作者原創,未經同意嚴禁轉載,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不經耳朵同意就胡亂掏,你憑啥只顧自己爽?
大敗諸葛亮的張頜:屈指可數成語因他演變而出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