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痴迷養「蛙」無法自拔,到底算不算一種病?

痴迷養「蛙」無法自拔,到底算不算一種病?

最近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被這隻小青蛙刷屏了。

這是一款來自日本的放置遊戲,

主要任務就是養一隻小青蛙。

遊戲界面也非常簡單,

一個庭院,一個房子,一個商店。

不得不承認,

這款遊戲相當「佛性」,蛙在不在家,隨緣。

蛙旅行不旅行,隨緣。

蛙吃不吃,隨緣。

蛙睡不睡,隨緣。

你的蛙是一隻完全擁有自由意志的蛙。

青蛙不管是出門旅行還是「宅」,

玩家都不能進行時間或者活動上的干預。

就是這麼一款聽起來相當無聊的遊戲,

卻冷不防的偷走了一票中國粉絲的心。

大家紛紛表示,

玩著玩著,

就有一種「老母親」上身的感覺……

開始不自覺地操心、惦記、婆婆媽媽起來……

GIF

「蛙兒子,怎麼還不回來?」

「是在外面迷路了嗎?」

「是遇到危險了嗎?」

「怎麼連張明信片都不寄回來?」

「是不是把媽媽忘了555~」

但是如果蛙兒子在家宅著不出門,又會開始操心。

這種相處的模式

是不是很熟悉?

不正是父母與我們的關係嗎?

「兒子啊,多吃點飯啊,這樣才能長身體。」

「崽啊,看什麼書這麼入迷,給爹媽分享分享。」

「剛剛還誇你呢,現在怎麼睡著了?兒子醒醒。」

「兒子悄悄寫什麼小秘密呢?是不是暗戀上了哪家的蛙?」

「兒子,削鉛筆不要削到手啊!」

「兒子出去這麼久也不知道給家裡發張照片,好想它啊!」

「真好啊,兒子交到朋友了,還是只美麗的蝴蝶。」

「崽崽又要出門旅行了,路上得多帶點乾糧和水,不要渴著餓著。」

「三葉草長滿啦,我要多攢一點金幣,等我的蛙蛙回來給它買好吃的。」

所以,玩著玩著有人就發現不對了……

開始懷疑自己……

懷疑人生……

懷疑一切……

「上癮,一會兒不看我就難受」

……

「這麼無聊的遊戲,身邊人竟然都淪陷了,大家這是咋了?」

……

「感覺蛙兒子在,它過得開心,

我的人生才有意義,靠,我是不是該吃藥了?」

……

……

……

於是,帶著眾人的疑問,小編諮詢了一位具有10餘年臨床心理治療從業經驗的心理師安忠國。他告訴小編,玩家的狀態不一定算是心理疾病,而是反映了當下的某種心理狀態。

醫小編

好多人玩《旅行青蛙》上癮,感覺不知不覺對青蛙產生了牽掛,這是為什麼?

心理師

「孤獨?陪伴?被需要?獲得內心愉悅。疾病中的人心理狀態差不多就這樣。無人懂的孤獨,自身孱弱,需要陪伴和照料,有被需要的價值感。」

醫小編

「這麼說痴迷養蛙的人都有心理疾病?」

心理師

「不一定是心理疾病,可能是當下的一種心理狀態。孤獨,落寞的一種狀態。每個人的需求都源自於內心。」

醫小編

「那算是一種內心孤獨的反射?」

心理師

「可以這樣說吧」

醫小編

「那跟精神依賴有關嗎?」

心理師

「我們心理需要什麼,就會找到什麼。算是一種心理的補償行為。」

請輸入文字

所以說……玩家們可以放心,至少證明你們的行為並不算「有病」,啊哈哈哈哈~

其實我們不必過多糾結於此,就像這款遊戲的開發團隊負責人上村真裕子在接受採訪時說的那樣,放置型遊戲最大的魔力就是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來玩。

記者:玩家似乎和小青蛙並無任何互動,這不符合一般遊戲角色的常態啊。

上村真裕子:主動權在小青蛙這裡,玩家是被放置的一方,看起來沒什麼互動,但也不完全是。自己去旅行當然很開心,看看別人旅行拍回來的照片,收到旅遊帶回來的禮物,聽聽對方講旅行的故事,也很開心啊。

雖然在這款遊戲中,玩家無法和青蛙交談、互動,但看上去愛答不理,很高冷的青蛙,每次旅行回來都會記得給你帶點特產,這種反差是不是會讓你心頭一熱?希望大家能從中感受到那種,等待心愛的人回來的喜悅心情。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彭小菲

編輯/博焱

醫心醫意

zuijiankang_bqb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心醫意 的精彩文章:

妹妹出生竟拖著比自己還大的「尾巴」!高齡產婦大幅增加,嚴重的 先天性疾病在增多

TAG:醫心醫意 |